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三言两语很难回答的问题, 但哲学研究的问题却是言简意赅的。哲学围绕的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哲学就是研究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第一性的不同,分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基本派别。谁是第一性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你想考试取得好成绩,如果你认为精神是第一性,那么你就应该求神拜佛;如果你认为物质是第一性,那么你就应该努力学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么几千年来的各种学术思想是唯心还是唯物的呢?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
实际上在近代科学没有发展之前,人类社会唯心主义是主流的,但并不代表古代没有唯物主义。比如,众所周知的“五行说”,以及“气一元论”。这些理论进步性是承认世界由物质组成,但受到科学技术限制和认识的不全面,对于本源是什么停留在猜测阶段。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颇有建树的是荀子。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就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荀子不相信怪力乱神学说,而是认为天道自然,是没有意识的客观存在。因此荀子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等思想,强调在自然面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然规律让它更好的为人服务。
除了荀子外,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唯物论者,他就是范缜。范缜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中国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当人们面临着苦难时,自然要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具有唯心主义的宗教自然就有了市场。范缜的那个时代,佛教在南朝进入了全盛时期。范缜不按常理出牌,大肆宣扬无神论,引起了权贵们的不满。范缜认为“形神相即”,身体与精神是无法分开的,人死亡后精神也就是跟着消亡了,精神不可能脱离肉体轮回转世。虽然范缜的想法是正确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唯物论并不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理学与心学的激烈碰撞
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唯心主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当属“理学”与“心学”。唯心主义也是可以细分的,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怎么区分两者呢?确实有一个技巧,是否和人有关,如果和人有关,那就是主观的,反之就是客观的。中国历史上“理学”与“心学”之争,本质上就是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之争。
古代“理学”成就较为著名的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人。他们认为“理”是万物的起源,可以看作是一种天道。同时强调“理”是善的,它是人最本质的属性。人可以通过对“理”的认识,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为此大谈“存天理,灭人欲”,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私欲的扩张,就偏离了天道,无法成为圣人。在我看来,程朱理学这一套理论提出的一个凌驾于皇权的价值观,对于社会是具有进步价值的。
心学就不像理学那么复杂,“吾心即是宇宙”顾名思义心就是本源。相比较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理”,心学显得更接地气一点。心学的开端是陆九渊,而集大成者则是王阳明。"理"什么?说不清,但是很重要。于是王阳明回答:要从自己心中找“理”,它全在心中。怎么找呢?就是“知行合一”。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不是很理解他们所谓的“理”究竟是什么?有的说是天,有的说是道......不过王阳明理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很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