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文物|唐代贵族的豪华坐骑——三彩黑釉陶马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们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 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目前关于现存动物的文字、语言、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表现形式中马的表现形式最多,也最丰富,而且制作工艺和技术达到了顶尖的水平。
三彩黑釉陶马杨晓君摄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依赖于强大骑兵才夺取天下的唐朝统治者眼里,马具有其他动物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和意义。当时,马受到国家的特别重视,马大量用于军事、交通、贸易等方面。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唐人养马爱马的社会氛围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正因为如此,唐代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论是造型各异的彩绘陶马,身形骏逸、气势恢弘的“昭陵六骏,”还是阎立本笔下的“八骏图”都塑造得奔放俊美,无可挑剔。三彩匠师更是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区,陈列着一件1972年出土的唐代三彩黑釉陶马。高66.5厘米,长84cm,河南省洛阳关林出土。
这件马俑全身黑色,唯马面、鬃尾和四蹄为白色,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马头低俯,作嘶鸣状,体态雄健,气势雄伟,华丽的装饰与黑色相配更加显得醒目明快,处处都透出一种内在的、真实的美,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和谐统一,是唐三彩马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彩黑釉陶马杨晓君摄
这件黑釉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它四足挺立,头小,领长,膘肥体壮,结构准确,骨肉均匀,色彩纯正。马的身体看起来很肥壮,但腿部细长,着力于肌腱和骨骼的表现,正是这骨与肉的变化对比,使得它浑圆而不臃肿,矫健而不失俊雅。
唐马雕塑一改秦汉时期那种平稳古拙的风格,而以生动的高昂姿态著称。唐墓中出土的各种三彩马,尽管千姿百态,却都有头小、臀圆、体态均匀、膘肥体壮的特点,是当时西域马体型的写照。随着东西方交通的开发,中亚出产的良马不断传入中国,除一部分优异的品种作为宫廷御用外,多数用作马种的改良和繁殖,所谓“既杂胡种,马乃益壮”。这也就为三彩工艺品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完美的造型,高贵的气质,体现了泱泱大唐万国来朝的风范,是唐代艺术美的典型。洛阳出土的黑釉马反映了唐代人们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成功地诠释了古典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谛。唐代艺术家不仅以高超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创作了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艺术佳作,而且还将大唐盛世的欣欣向荣凝固在了永恒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