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作为演员,戏比天大!”——记越剧女小生黄燕舞

2021-04-07

有句行话叫:“不疯魔不成活。”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科学巨人等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不乏疯魔之辈,唯有此等痴迷投入才能完成大业、终成大器。此话用在浙江省温州市越剧演艺中心主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燕舞身上,也不无几分道理。

钟情舞台 痴心不改

1995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后进入温州市越剧团(现越剧演艺中心)的黄燕舞是个戏痴,痴到在舞台上可以忘记一切。她怀孕三个月时,剧团下乡演武戏,她演薛丁山,在剧情关键处有一个倒僵尸的动作。上台前大家吩咐她换个简单的动作,别伤到胎儿。结果上台后,戏演到那个份上,她想也不想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不知情的观众拍手叫好,一旁的许多同事却心疼极了。下台后,她轻描淡写地说:“作为演员,戏比天大!”

黄燕舞

黄燕舞就这么怀着孩子一直演到实在不能演为止。然后,刚生完孩子不到三个月,她就又复出排练《蛟龙扇》了。说起来,又是一段佳话:当时产后的黄燕舞不算胖,但为了塑造出更好的舞台形象,她背着家人偷偷吃减肥药,结果吃坏了身体,为此落下许多毛病。

除了减肥药事件,20多年的舞台生涯给她留下一身伤病。有一年全国巡演,她韧带撕裂,脚肿得像馒头,靴子也穿不进。本来可以换人来演,但宣传海报都贴出去了,为了对观众负责,她咬着牙硬撑下来。在浙江艺术学校读书时,黄燕舞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苦练基本功拼劲十足,被同学们取了个“阿牛”的绰号——犟得像一头牛。凭着这股“牛劲”,使她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为团里的当家小生,从1995年起,黄燕舞就连续三次获得浙江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曾获得首届中国越剧节“十佳新秀”奖和第三届中国越剧节“优秀表演奖”;浙江戏剧奖 金桂表演奖······一个个奖项背后,是黄燕舞艰辛的努力与付出。

内外兼修 屡创佳绩

2013年,黄燕舞正式拜越剧宗师徐玉兰为师,成为徐玉兰的关门弟子,亲得大师言传身教后,黄燕舞的表演艺术水准有了质的飞跃。

《论语·子张》里有句话叫“学而优则仕”,黄燕舞却是“演而优则仕”。2017年,黄燕舞出任温州市越剧团团长一职,肩上的担子重了,不仅要坚守舞台,还要兼顾后台。难能可贵的是,黄燕舞不但修炼自身、屡创佳绩,更承担起了推广越剧、发展越剧的重任,成为温州市越剧传承的领头羊。

自2013年以来,她每年暑期都如期举办越剧公益讲堂,亲授戏剧表演形式、技艺和欣赏内容,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服务水平。剧团日常演出任务十分繁重,她以身作则组织演职人员下社区、进乡村进行公益演出,充分发挥剧团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职能,使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成果。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戏曲,让越剧走出国门,黄燕舞曾出访香港、台湾、匈牙利、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特别在提携新人方面,她是名副其实的伯乐。作为越剧表演承前启后的一代,黄燕舞将越剧事业的延续传承看得比自己的事业还重,为培养新生代演员做出了大量传帮带工作,尽心尽职、毫无保留。同时,注重培养和推出优秀青年人才,为她们的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遗余力加强剧团梯队建设,2017年选送15位学员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习,使剧团人才队伍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助力青年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崭露头角。

从艺20多年以来,黄燕舞塑造过众多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如《宝莲灯》中的刘彦昌、《荆钗记》中的王十朋、《宦门浪子》中的马倚天、《三请樊梨花》中的薛丁山、《蛟龙扇》中的高德怀、《孟丽君》中的元成宗、《泪洒相思地》中的张青云、《温州女人》中的张慧、《大唐骊歌》中的薛绍、《凤冠泪》中的周仁、《风乍起》中的周方平等。这些角色的塑造,为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行云流水的戏曲程式、流光溢彩的舞台呈现,黄燕舞为广大基层观众献上一场场别具特色、精美绝伦的戏曲盛宴。

越剧《大唐骊歌》饰薛绍

人物塑造 痛并快乐

对黄燕舞来说,《凤冠泪》中的周仁是一个全新的、原创性的人物,在表演上,角色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是黄燕舞自己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

《凤冠泪》取材自昆曲《忠义烈》,讲述的是周仁献嫂的故事。在这个版本中,周仁并未真的献嫂。面对奸相严嵩管家严年的威逼,走投无路的周仁纵然有过保全家人的动摇,但依旧践诺全义,成为传颂千古的“忠义侠”。同时,在剧中增添了周仁之女周平儿一角,放大了周仁忍辱负重的坚强和作为慈父的伟大。

信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周仁,以舍妻救嫂的自我牺牲、忍辱残延的坚定决心,将“君子言出必行”古训诠释得淋漓尽致。演出至今,黄燕舞对周仁的理解更为明确:不敢哭、不敢死,不甘无奈、不愿苟活,却不得不偷生。他活着,可随着妻子的逝去他的心也死了;他死了,可为了女儿他依旧苟活在世上。可以说,周仁是一个带有悲剧意蕴又闪耀着人性光彩的古代书生。

人物照

创作是快乐的,但过程却是痛苦的。演这个人物黄燕舞要跨行当,前半场是官生角色,后半场演的是老生角色,尤其是京剧、秦腔、棒子等剧种的“周仁哭坟”已深入人心,甩发等技巧也运用到极致。如何能既不抛弃传统戏曲程式,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这是黄燕舞努力的方向。比如,在第四场《哭妻》中,先是一句“天昏昏地沉沉荒野寻妻”的幕内导板,乌啼、枯枝、彻骨的寒意,耳边声声辱骂,低头遮面过闹市,踉跄的步履,周仁的出现悲愤而无奈,刺心之痛憋而不发,几声笑五味掺杂,道尽心酸:“妻啊······你在哪里呀!”忽然,看到“杜少夫人”的墓碑,一个前磋步到墓碑前双腿而跪。这样的动作处理既表达了周仁对亡妻李素贞的歉意,也体现出人物此时濒临崩溃的心情。在身段表演上,除了固定的戏曲程式性动作外,黄燕舞更多地采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全情投入,表演时演员即人物,以真情动人。为了烘染周仁悲愤、愧疚、自责的情绪,在“我那屈死的贤妻,妻啊”这一句起腔处理中,“贤妻”二字之后捂住嘴,慌张地左顾右盼,再深吸一口气,紧接“妻啊”的叫头,尾音的小腔收得较为缠绵,强化了悲情色彩,使观众感同身受。

《嫁女》是周仁十八年后嫁女儿,这一场的舞台表演充满了仪式感,且从三个层次推进。第一层是周仁对女儿出嫁的喜悦之情,此处笑中带泪;第二层是对女儿的愧疚,因为自己,女儿从小遭受白眼和讥嘲,但他不能把残忍的事实告诉她;第三层则是对亡妻的告慰。这样层层递进的情感演绎,丝丝入扣地把这个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达到催人泪下的观剧效果。

人物照

《凤冠泪》通过主人公周仁一生的起落变化,来展现传统道德观念的当代意义。而黄燕舞作为院团领导,对上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对下要带好整个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说,黄燕舞就是周仁。通过这个角色的演绎,不仅让黄燕舞看到中国文人仁士忍辱负重的风骨与重诺守信的精神,更体察到了坚守初心的人格魅力。

女扮男装 勇攀高峰

2018年,浙江举办第四届中国越剧艺术节,还有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创作导向,更有讲好温州故事、弘扬正能量的艺术创作责任。肩上的担子很重,但黄燕舞迎难而上。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温州,剧团决定推一部现代题材的作品——《风乍起》。

越剧《风乍起》饰周方平

《风乍起》是第一部以“温商”为主题的越剧。该剧根据温州知名商人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中国企业不畏艰难的海外维权故事。

现代戏对于女子越剧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男演员,而温州市越剧演艺中心历来有在现代戏中女扮男的传统。为了挑战这个难题,《风乍起》还未提上议事日程,黄燕舞已把自己的一头长发给剪了,并开始以男装示人,神态和动作也向男性靠拢。特别是那段时间她还一直在偷偷抹燃脂瘦胸霜。

由于创作时间紧迫,她严重睡眠不足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导致有一天她在排练场突然休克倒地,被送进医院抢救室,但在急救室留观一晚后,第二天她又顽强地出现在排练场。

黄燕舞

温州精神有十个字:“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就是说,温州人身上流淌着勇于拼搏、不愿服输的血液,他们不甘人后,通过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个新天地。黄燕舞身上的这种“烈性”特别明显。她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走自己想走的路。正如《中国戏剧》主编罗松在《吹皱一池春水——当代越剧的新突破》一文中所说:“《风乍起》中饰演周方平的女小生黄燕舞,个头不高,身体苗条,甫一出场,让观众不免心中感到些许遗憾,但很快就被演员惟妙惟肖、生动自然的表演所征服。她选择整体造型不刻意强化伟岸阳刚的男性特征,而是在表演上随人物性格准确代入潇洒、豁达、幽默的角色特征。她自然收放、张弛有度、不动声色的表演成功地将观众引入对故事悬念和人物走向的关注,而非对演员性别错位的纠结,收到了良好效果。”

《风乍起》获得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第四届中国越剧节展演剧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等。可以相信,黄燕舞的这股韧劲是周方平这个角色塑造成功的原因。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