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内蒙小伙捡到块辽国金牌,专家建议无偿上交,他的做法让专家愤慨

2021-04-07

国宝,之所以能拥有超乎其本身材料价格本身的价值,就是在于它们身上所承载的历史。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沉甸甸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印记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替代的。而且若非真正理解其中含义的考古专家,或是明白“文化”二字所代表的寓意的人,是根本不能理解所谓古董或文物的价值的,顶多也就是为了钱跟风收藏罢了。

1912年,清朝灭亡后,众多流传了几千年之久的国宝流失民间。它们要么葬身于战争,要么从此石沉大海,真正将它们保护起来的情况甚为罕见。文物一旦流落到个人手上,在没有专业知识去保护它们的情况下,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了找回这些流失的国宝,更好地保护和修复这些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文物,国家曾要求将文物统一上交,后来又允许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收藏。但是意外捡到的宝贝并不属于私人财物,肯定是要求上交的,这便要求捡到宝物的人具有自觉性了。

早几十年的时候,大家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还没有那么强,很多时候还需要专家们劝解,但也总会引发持宝人的不解和不满,以至于使文物遭受无妄之灾。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生一件令人心痛的宝物被毁事件。

内蒙古有一名高姓的小伙子,十分喜欢钓鱼,隔三差五地便会去河边走一走。哪知有一天他突然被上天眷顾,在退潮的河边发现了一枚金光闪闪的方牌子。高某捡起来后看了看,他并不认识这东西,还以为是一块上了漆的铁块,但这“铁块”身上还有很多他看不懂的“鬼画符”。

高某将“铁块”带回家中,和家人商量怎么处置。家人见了都觉得这有可能是金子做的宝贝,建议他去找懂行的人用火烧一烧,就知道是不是真金了。高某心中火热,兴奋地跑去找文物专家鉴定。

专家们看到方疙瘩,一眼就认出,这就是距今1000年前辽国的金牌,上面的符号便是辽国的契丹文,极具考古意义。文物专家们爱不释手,都迫切地想弄清楚这块金牌具体是干什么的,哪个年代铸造的,心急之下就劝高某将金牌上交。

哪知高某听见是“金牌”后就已经兴奋得忘乎所以了,对于他来说值钱的是金子,而不是文字赋予金牌的价值。当恍惚间听见专家让他上交的时候,高某顿时怒不可遏,他觉得自己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哪有给别人的道理。

高某当即就抢下金牌愤愤离开了,专家们也没阻止,以为等申请上报了此事,再联系高某谈一谈价也不迟。结果高某当天就跑到金店,把这辽国金牌烧融,重新锻造成了金手镯。专家们联系高某得知此事时已经太迟了,他们都气得直跳脚,还有专家实在忍不住将高某训斥了一通。

但是不管他们再怎么心痛也没有办法了,手镯再也变不回辽国金牌,专家们也只能心灰意冷。高某因为自己的愚昧和贪婪,毁掉了一件无价之宝,却不自知,让人痛惜。但是大家也要提高自己的文物保护意识,切勿因自己的私心使得文物遭受无妄之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