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希望中国的合唱事业汇成“合唱” |专访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李培智

Image 2021-04-07

▲ 李培智

有很多人的事业和职业是混为一谈的,从一个岗位上退下来,或者从一个单位办理了退休手续,就宣告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事业便会随之终结。但还有一种人,即使职业生涯告一段落,事业也并未停歇,他们天生带有使命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因为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责任在肩,任重而道远。

01

临危受命,为合唱事业步履不停

2015年,时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不幸罹患肺癌去世,千斤重担压在了田玉斌的老同事、老朋友——中国合唱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培智的身上。为了中国合唱协会的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也为了心中对合唱事业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李培智深孚众望,接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确保了协会的事业接续,开启了他担任中国合唱协会主要负责人的5年工作。

作为协会的带头人、领头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李培智要求自己迅速调整状态,进入新的角色。而在当时,他的身体状况也并不容乐观,他于2014年查出胃癌,接受了全胃切除手术,后续的放疗、化疗等把他折磨得几近脱相,体重从170多斤骤降到120斤。就是在术后身体亟待康复、休养的状态下,2015年底,他接过了中国合唱协会更重的担子,为合唱事业奔走呼号,步履不停。

李培智的工作履历并不复杂,196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同年分配到中央乐团合唱队工作;1989年进入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学习;1991年获大专学历,同年担任中央乐团合唱队队长;1996年中央乐团更名为中国交响乐团,他担任合唱团团长;2000年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党委副书记兼合唱团团长;2006年任北京音乐厅行政总监;2010年退休。

从参加工作到光荣退休,李培智一直在中国交响乐团(原中央乐团)默默耕耘。退休前和退休后,始终在他热爱的合唱事业中贡献着光和热。

在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任内,李培智积极推动协会合唱品牌繁荣发展。上任不久,2016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上,他在《当前中国合唱的战略构想》主旨发言中指出:“合唱教育的普及、推广、提高工程浩大,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热情。我们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与世界各合唱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在国内凡是为合唱事业做出奉献和努力工作的人和组织,都是我们尊重的朋友,凡是对合唱发展有益的事,我们都坚决支持;我们要狠抓创作,培训指挥,引领合唱事业发展;同时我们要深入基层,合唱扶贫,为音乐素质教育做贡献,实实在在地创造有利条件,组织更多的合唱志愿者加入合唱扶贫的行列。只要我们把以上三点实事做好,合唱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出现。”

02

希望中国的合唱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希望外国人能唱中国歌

近几年,中国合唱协会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合唱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李培智说:“德国文化交流基金会、国际合唱联盟是国际上比较大的合唱组织,开展活动比较多,当时我的想法是一定要跟国际加强联系、加强沟通。让中国的合唱团和合唱作品有机会更多地走出去。”

据介绍,近几年,中国合唱协会广泛发动和组织国内的合唱团参加国际级的合唱比赛和展演,足迹遍及瑞典哥德堡、俄罗斯索契等国家和地区。平时的比赛,国内合唱团每次能去三四十个,前几年在俄罗斯索契的赛事,中国去了100多个合唱团。

2019年8月7日,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举办的2019世界合唱大奖赛暨第四届欧洲合唱比赛中,还专门设置了以合唱音乐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致敬‘一带一路’中国日”主题活动。这场中国日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几位中国知名合唱指挥家介绍中国的合唱发展历程和作品,梳理中瑞合唱文化交流脉络,以及北京深空合唱团、哥德堡青年合唱团、哥德堡天使之声童声合唱团、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等多支中外合唱团现场穿插演唱中外经典曲目,形象生动地推介中国合唱音乐文化。

主题日还举办了“中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并世界合唱文化论坛”,来自中国的指挥家参与了以“中国合唱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主题的讨论;瑞典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合唱协会代表还与中方代表共同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合唱教育普及”的主题探讨。

“在哥德堡的中国日合唱专场活动是一个尝试,未来,希望我们中国的合唱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李培智说,希望将来能专门做一些中国合唱作品的国际化比赛,选取一些中国经典的合唱作品,把国际音标、拼音都标注好,外国人拿起谱子,看着音标就能唱,把英文版歌词大意附后,帮助他们了解这些作品的歌词大意、创作背景和演唱情绪。现在中国合唱国际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这些工作将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继续下去。李培智说:“希望以后的国际合唱节上都有中国歌,都是由外国人来唱,这样的国际交流是我们非常期待的。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将更生动鲜活地得到他们的认可,融入他们的生活。”

03

把合唱团打造成音乐学校

由于业余合唱团成立门槛不高,只要组队就可成团,所以,国内合唱团的总体数量也一直难以统计出准确的数字。有人估算,中国民间有数十万支合唱团。

中国合唱协会面对的正是大量业余合唱团,如何提高业余合唱团的水准、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是协会工作题中应有之义。

“30多年来,在中国合唱协会和全国各级合唱组织及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关心下,全国业余合唱团的总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有些合唱团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但也应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在一些边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音乐教育和普及还比较滞后。有些合唱团,特别是老年合唱团就是教唱歌,一句歌词一句歌词地教,他们连简谱都不认识。还有的民间合唱团体,虽然在唱合唱,但并不知道合唱是怎么回事,声音、乐理一窍不通。”李培智在谈到中国合唱音乐教育的缺失和缺位时感慨良多,“曾经有一个阶段,社会舆论把音乐教育看成娱乐范畴,耽误了一代人,导致大多数人不识谱。我的一个理念是把合唱团打造成音乐学校。”

合唱指挥和合唱创作一直是中国合唱的瓶颈。担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期间,李培智充分发挥合唱协会专家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组织合唱指挥培训、合唱编创培训工作,邀请赵季平、陆在易等名家组织了大量的培训。与此同时,继续利用协会的品牌活动——中国合唱节、中国教师合唱节、中国民歌合唱节、中国城市合唱节、中国童声合唱节等,搭建合唱比赛和展演的平台,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让这些展演项目在各地落地生根,并不断辐射和滋养着当地的合唱事业,同时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合唱作品和合唱指挥。如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合唱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支合唱团队、5000余人登台展示,共同唱响和美之声。

在中国合唱节等权威性、示范性的国家级文化活动的引领下,不仅为来自各省区市踊跃参与展演的合唱团队提供了交流竞争的平台,也为合唱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专业讲座、座谈和交流的机会。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众多音乐赛事和展演,也以音乐为媒,进一步推动了活动举办地的音乐产业、音乐社团的发展,擦亮了当地的“合唱名片”。

2018年,也是在宁波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全国合唱指挥大会,为全国各地参加大会活动的上千名指挥提供了学习、交流、提高的艺术平台,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04

合唱扶贫,

让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感受合唱的温暖

在大中城市合唱发展势头良好,到了乡村一级尤其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合唱队伍就十分稀少了。一些公益组织关注到了老少边穷地区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继以“合唱”作为扶贫的抓手,投入了一些扶贫公益项目。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就是其中一员。

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由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及夫人李克梅设立,成立以来,致力于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深耕中国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10余年。自2015年起,德清公益基金会开始聚焦“快乐合唱3+1”乡村中小学合唱艺术推广公益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与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合唱学会(合唱联盟)、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共同设计推出。

“德清公益基金会在湖南十几个县进行合唱扶贫。那些县基本没有什么音乐教育,因为评职称慢,有的音乐老师不得不改行去教数学、语文。也有的语文老师略懂一点音乐,学校就安排他们兼职做音乐老师。基本没有专职音乐老师,音乐教育很不受重视,合唱就更别说了。”李培智说,德清公益基金会联合湖南、湖北贫困地区的教育局、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共同把合唱扶贫的事情做得风生水起。

当时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负责人李克梅与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周跃峰一同来中国合唱协会汇报合唱扶贫的项目设想时,原计划是中国合唱协会的领导班子集体听取汇报,当时合唱协会几个领导都因为临时另有安排,只有李培智自己去听了汇报。

听完这个项目规划,李培智觉得非常可行,跟他之前的设想不谋而合,德清公益基金会合唱扶贫的项目为协会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做了协会一直想做却鞭长莫及的事。

后来中国合唱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积极参与德清公益基金会的合唱扶贫。这些贫困县都地处偏远,有些在两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不便,在长沙下了飞机,还要坐几个小时的长途车才能抵达。尽管李培智的身体情况不是很好,他依然不辞辛苦,不顾舟车劳顿,深入一线,在几年间,多次调研走访湖南省龙山县、桑植县、宁远县、沅陵县4个贫困县,出席这些县的扶贫项目启动仪式和新年音乐会,无私地给予支持和指导。

“我很乐意到一线实地看一下那里的情况,尽管县里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希望我们的到来能为他们打气鼓劲,让他们觉得这件事在中国合唱界是好事。”李培智说,每次在贫困县走访,他都喜欢跟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聊一聊,跟孩子们聊一聊。

李培智坦言,之所以认同德清公益基金会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扶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每年要派一两支队伍参加全国性的合唱活动,展示扶贫成果,让孩子们借此机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此外,德清公益基金会的合唱扶贫每到一地就会跟当地的教育局合作,把合唱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3年之后由教育局接手这个项目,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些其他慈善团体也纷纷前来取经,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合唱项目作为扶贫的抓手特别好,特别有感染力,面也比较宽,所以德清公益基金会不仅自己在做这件事,也带动了很多慈善团体一起去做,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也是合唱扶贫队伍的一员。该基金会致力于多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以及民族童声合唱艺术的发展,截至目前,成立了40余支少数民族童声合唱团,在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发展合唱,让少数民族的语言得以保存,以童声合唱传递民族文化之美。

这些少数民族童声合唱团来深圳参加中国合唱协会指导的民族童声合唱节时,一个来自新疆、从未出过大山的塔吉克族小朋友,见到李培智兴奋地说:“爷爷,我这次过来是第一次坐长途车,还坐了两次飞机。”李培智深有感触地说,是参加合唱让这个塔吉克族的孩子和像他一样的孩子有了这样的人生体验。

“这些公益组织做了以前协会手伸不到、想做做不了的一些事。如果多几个做合唱扶贫的公益团体,中国的合唱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李培智说,只有把这些事连成一片,发动更多的社会团体来做这些事情,中国的合唱事业才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一代一代做下去。

05

沿着老一代合唱艺术家未竟的志业走下去

在合唱领域干了这么多年,从一个普通的合唱队员到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李培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老一辈合唱艺术家为合唱事业奠定了如今的良好局面,他们谦虚、宽厚的为艺、为人,也深刻影响了李培智。

严良堃老师把《黄河大合唱》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黄河大合唱》,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时代记忆和精神财富。“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严良堃老师不喜欢别人叫他著名指挥家。演出报幕的时候,别人说现在有请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老师,他说如果称他是指挥家就不上台,就叫指挥——严良堃。”李培智说,“严良堃老师不但艺术上造诣深厚,为人处世也特别有胸怀,是我毕生的恩师。”

“当时我还是个合唱队员,因为合唱队的一些事情,直接给严良堃老师提过意见,后来他一点不计前嫌,力荐我出任合唱队长,并给我提了三点要求:第一,要出正主意,不要走歪门邪道;第二,要用好人,用人一定要用得力的助手;第三,不许脱产。”李培智说,因为恩师的这些要求,他一直不脱产,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直到退休前3年,因为工作调整,他辞去合唱团团长职务,调任北京音乐厅工作,才告别一线舞台。

现在从事合唱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的合唱机构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李培智曾经请教过严良堃老师,社会上这么多家合唱组织,中国合唱协会怎么找准自己的定位呢?严良堃说,他就希望一加一大于二,不要等于二或小于二。

李培智一直谨记恩师严良堃的话,所有搞合唱的都应该团结起来,所有合唱活动都应该支持,这也是他担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期间一以贯之的理念。中国合唱协会与社会上很多合唱机构、组织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李培智说:“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中国太大了,14亿人口,合唱的事做得完吗?就是再有一倍的组织来做,也做不完。中国的合唱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美好愿景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希望下一代、再下一代继续为之奋斗下去。”

无论是在扎根深植大半生的中国交响乐团(原中央乐团),还是退休后在中国合唱协会继续星夜兼程、发光发热,李培智始终满怀对合唱事业的热爱,初衷不改……他一直保持着谦虚和低调,这份胸襟和气度,风范和风采,也将鼓舞和激励合唱界的“后浪”继续前进。

2021年4月6日《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