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不想被司藤吐槽字丑,你需要看看这本书

2021-04-08

最近你在追什么剧呢?有没有磕到什么新cp呢?

近日,景甜和张彬彬的新剧《司藤》正在热播,傲娇美艳霸气女主死心塌地忠犬男仆组成的“放肆疼你”cp,让一众网友大呼kswl!

电视剧《司藤》改编自尾鱼同名小说,讲述了张彬彬扮演的建筑师秦放意外坠入山崖,唤醒了由景甜饰演的沉睡了数十年的外星人司藤,由此展开的一系列奇幻故事。

目前,这部电视剧在豆瓣上获得了7.8分的高分评价,此外,还在各大数据榜霸榜,曾一度拿下播放冠军。

不同于以往电视剧里的傻白甜女主,由白藤异化而来的司藤全程智商在线、能力超强,傲娇又霸气,甚至还被其他角色描述为“性狠辣”,但日常生活中,司藤却是一个优雅的民国女子,画眉、看书、沏茶,还时常写书法,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古典美。

写得一手好字又颇为毒舌的司藤,自然是看不上其他人的字。“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长鸣山李正元李悬师的字,就被司藤吐槽:状如鸡爪,形如鬼爬,仓颉为之吐血,夫子为之上吊。

不得不说,文化人骂起人来更是厉害。

据说李正元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练字,却毫无进步,那么,练习书法到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01

一笔书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一点为一字之规,一字为终篇之准。”同样,清代的戈守智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凡作字者,首写一字,其气势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

孙过庭 《书谱》(局部)

过去讲王献之“一笔书”,讲陆探微“一笔画”,一般人理解“一笔书”就是从头至尾一笔连下来写。旧传为王献之,实际上是米芾临的《中秋帖》,22 个字,每个字都连着。但如果一笔一笔连下来写就叫“一笔书”,那就很容易了。

米芾《中秋帖》

“一笔书”的含义其实是指它的气脉自始自终是贯通的,是一气呵成的,开始的第一笔就暗含了后面的发展。

欧阳询 草书《千字文》拓本(局部)

当开始写第一笔的时候,就已经暗含着后一笔的趋向了,当写完第一个字的时候,也就预示着后面很多个字,无数个字的趋向。

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暗含着后面的一个宏大篇章的开始,所以 “一笔书”是在发展中丰富。

02

虚实

书法讲究虚实结合,两者是辩证的关系。

实是基础,没有实,就没有虚。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在楷书里可以被认为是虚的。字与字之间可以空出一个字,甚至空一个多字,行与行之间则可以空出超过一行的宽度。

杨凝式 《韭花帖》

但是它也有实,比如第四行 “实”字在宝盖下留空,宝盖与下面的距离非常大,下面那部分向右偏,挪让,越出了规范,但却很实,只有这样上面中间虚的部分才站得住,加强了虚实对比,是神来之笔。

实是很重要的,但是虚更可贵。虚是我们民族很重要的美学思想,从我们的京剧到民族音乐、绘画、书法,都展示了虚。虚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表现,其实时间意识也可以表现为虚,这是中国艺术里面很独特的传统。

那么,空白的地方是不是虚?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空白的地方都叫做虚,有时候甚至是多余的。空得不恰当,就会空洞。

马远 踏歌图

虚和实之间必定有一个中间地带。从一个字到一篇,都要有虚实,这样才有意味。

虚以实为基础,常常给人一种联想。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的背影,谁都要掉眼泪了,就是虚。如果只是写他的父亲给他买了很多桔子,两个人握手道别了,就没有虚。虚是无处不在的,是一个很高的美学境界。

03

疾和涩

疾,就是快。涩,就是战掣前行,相传为蔡邕《九势》里说的。在每一笔往前的时候要有一种往后的感觉,往右的时候要有一种往左的感觉,往左的时候要有一种往右的感觉,所以叫积点成线,有时候我们说这是一种屈铁的感觉。

傅山《赠魏一鳌书》

疾并不是简单的快,涩也不是简单的慢,这里头也有一个快慢之分,疾和涩的辩证关系需要多考虑。

正如虚实一样,黑的不等于就是实,白的不等于就是虚。在这个范畴中,疾更可贵,要快,下笔风雨疾,笔所未到气已吞。但是因为快,所以要有涩制约着。

傅山《赠魏一鳌书》

第十一屏

涩可以指涩笔,比如所写的字里头有飞白,就是涩笔。但是有飞白,行笔慢并不等于就做到了涩,该快的时候要快,该慢的时候要慢。能速而不速,用孙过庭的话来讲就是“淹留”,因迟就迟那也不行,这需要各人各自去领会,按照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去发挥。

04

松与紧

写一幅书法作品,应该按尺幅、比例、字数多少,有特殊的整体安排和构思,这里就需要注意松与紧。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的结字就是有松有紧,似松而紧,它内在的紧张通过行笔的挪让、连接实现,每个字有紧必有松,让人感觉舒缓自然。

王献之

《洛神赋十三行》刻石(局部)

比如,其中的“倚”字,立人旁的一撇和一竖,略微离开而扣紧,立人旁的一竖和“奇”的一竖,像两根柱子,一横好比是一根梁,梁和柱之间卡得很紧。

有了内在的“紧”,外在的“松”才不是松松垮垮。《洛神赋十三行》的整体,虽然是楷书,但并不是每个字一般大,它有大有小,有的字向左一点,有的向右一点,充满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非常微妙的,绝对不是“做”出来的,让人看出“做”的痕迹,就不高明了。

写书法,要给自己提出另一方面的难题。追求“松”时,就一定要想到如何“紧”,反过来,如果写得很紧张,就要想着如何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05

贯气

“一笔书”讲上下相连、左右顾盼,“一笔书”的根本道理在于贯气。贯气在于上下左右之间互相配合统一。

书法就像算盘一样,整体看是全盘,单独看是一个一个的。写楷书也要贯气,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有贯气,杨凝式的《韭花帖》,也有贯气。虽然字与字的之间距离很大,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很大,但貌不合而神在,虚可贵。

沈鹏《庄子 · 逍遥游》

行与行之间要通,即“气通于隔行”。每一行之间的气要是相通的,和音乐中的和声差不多。

如果写第一行、第二行的时候,每个字的笔画写得一样粗,每个字都是用一样的力道,那么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就不会形成有意味的形式。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上下之间的关系。

怎么才能“气通于隔行”呢?是不是第二行第一个字起笔的时候,与第一行最后一个字的“气”要相通呢?唐代张怀瓘有这样的说法,但更重要的是,行与行之间要有相互的关系。要在书写第二行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和前面一行有一个对应的关系。

沈鹏 《沁园春·吴哥古窟》

这种对应是辩证法的对应,而不是机械的对应。就像写一副对联,不是说上联七个字和下联七个字互不通气,好的对联,上下联要有一个互相协调的关系。

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音乐中和声对位的关系,它不是前面简单的重复,而是能够贯通在一起,形成更加丰富的内涵。

06

融合

融合,从书面工夫来讲是各种书体的融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笔书”。简言之,就是用笔不能脱离最基本的方法。

我们讲到书体,通常有三种概念 :第一,真草隶篆。“行”,一部分归“草”,一部分入“楷”。第二,碑、帖、简牍、砖瓦陶文,等等。第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等。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如果把一种字帖练上几百遍,可以跟着它,也可以跟定它,但这不是融化,融化是要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这就要求在临的同时还要悟。这样在创作的时候,有些笔法才能自然而然地流出笔下。

此外,还要临不同的帖,要吸收里面的精华,把它悟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真正地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当中。不管你临了多少,悟了多少,不进到自己的潜意识当中,流露不出来,都不是真正的融通。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当然还有一个书外的问题,任何一个事物的“外”远远超过它的“内”,书外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有一些东西我们看起来不能够立即应用到书法上面,但是能提高我们的修养,提高我们的素质,在我们潜意识当中保留着,它们就能够在书法当中不期然地流露出来。

一般来讲,对于书法家来说,古典文学、古诗词,还有音乐、美术、戏剧、舞蹈,懂得越多越好;不仅要懂得多,还要善于吸收到我们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书法的融通有几个层面,不同字体、不同派别的融通,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表现方法和内在规律的融通,还有人把自然现象融会到书法当中,这也是一种融通,社会实践同样是一种融通。为什么苏东坡在黄州流放期间,能在绘画、书法、散文等几个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社会实践是他的铺垫。

文天祥《木鸡集序》(局部)

书法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一点一画的功夫,但实际上,只有一点一画的功夫是不行的。书法要是不善于融合、不善于创作,按傅山的说法,那是“奴书”。

我们要多注重自己的个性,既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也就没有两个相同性格的人,没有两篇相同性格的字,一定要把自己原有的天赋发挥出来。个性里头有些东西并不好,所以要宏扬我们个性当中美的部分,值得宏扬的部分。

强调原创,但原创不是说把什么东西都推倒重来,而是要在整合前人的创造的基础上加入我们自己的那一份。自己的那一份可能很小,甚至小得微不足道,但那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所特有的。

今日活动

你有哪些练书法的小秘诀?通过练习书法你得到了什么?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随机送出两本今天的主题图书《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

中国书法大家沈鹏先生第一本体系完整的书法讲演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