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何海霞在中国画艺术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021-04-12

何海霞(1908年—1998年8月5日),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市人。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何海霞60年代与赵望云、石鲁深入生活,共同谱写了中国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他与石鲁、赵望云成为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的领军人物。他的艺术唤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1908年9月生于北京,其父母酷爱文艺,对少年时代的何海霞影响颇深。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

从1951年到1984年,何海霞在陕西生活了三十余年。这里的山川和人民哺育了他,他也对三秦的父老乡亲及自然风貌有着深厚的感情。1992年,何海霞在自己书画集的序言中写到:“我又到陕北深入生活,这是一片令人神魄飞扬的天地:雄浑连绵的黄土地,玛瑙般的红高梁,白云尽头动的羊群,还有依稀传来牧羊老汉的“信天游”……我真的有些醉了。在以后的十年中,我又游遍了陕南山乡,黄河两岸。

我结识了农民、船夫、林场工人做朋友,我和他们说古论今宛如家人,他们也给予我知识,给与我创作激情。我终于打破了旧的模式,冲出了羁绊,画出了我的心声与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在他70年代创作的一幅作品《华山气象站》的题款中写到:“峨帽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吾陕华山天下险矣…”显然在这些时刻何海霞是把自己当作陕西人了。

从1950年正式加入西安美协期间,何海霞主要在卫生局工作,1953年加入由赵望云、石鲁负责的西北中国画研究会,且参与该会工作。他随同事一起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参加展览,教学授业,共享“长安画派三杰”之美誉。后奔走于陕西、北京、四川、山东等地,专题讲座,应邀创作、义卖捐助等社会活动频繁,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称赞。何海霞在保持了优秀传统的纯度和高度的基础上,以他谦虚温和的学习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深入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审美意境、绘画图式和笔墨语言。为共同创造长安画派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文忠在《何海霞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贡献》中写道:“何海霞用自己一生的艺术实践,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中国画坛上,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