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阅读上海老街区,来一场精神的行走

Image 2021-04-12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提到:“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人在城市生活时间愈久,对城市的记忆与认知就愈深。

作家朱惜珍从2001年开始行走上海,在她看来,保护上海的老建筑,是对建筑所在时期的历史加以珍存,也是为这座城市留下可以想象的地标。上海丰富的建筑结构造就丰富的生活形态,那些散发着市井气息的街巷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活色生香。建筑因人的居住而有生命,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朴素却有着雕饰不出的韵味。

作家朱惜珍

“20年前行走上海的人不多,写上海马路的更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上海,写城市建设和空间的文章也铺天盖地。但上海是写不尽的,每个人的视角也不一样。”朱惜珍说。近日,朱惜珍以近二十年在上海行走的经历,出版新书《上海:精神的行走》。4月10日,她和摄影师傅鼎在朵云书院旗舰店展开对话,和观众分享她眼中的上海城市风貌和城市精神。

上海老建筑,见证城市演变与新生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家,在朱惜珍的印象中,近年来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童年时代的上海马路上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车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多,当然,绿化也没有这么好,马路也没有这么宽。城市面貌的更新虽然离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是它带来了现代生活气息,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适。这些变化,使上海越来越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了。”

说到上海有哪些网红“地标”,不得不提到武康路上的武康大楼。在朱惜珍看来,作为上海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近百年来,武康大楼见证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本身共同构成了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性格。

她提到,自己曾多次走进武康大楼,在孔二小姐的闺房里和艺术家王文娟长谈,在楼下拱廊里的老麦咖啡馆闲坐,在武康大楼底层的大隐书局做讲座,在文化留存的美丽地标——巴金故居里徜徉。“我喜欢它是因为这条有着100余年历史的武康路至今依旧保留着时代的痕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演变和新生。这条路在我的生命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那是最上海的画面。”

武康大楼

令她格外钟爱的是“老麦咖啡馆”。当时,老麦咖啡馆还在桃江路上,当时她是老麦咖啡馆的常客,去多了和老麦成了朋友。后来,老麦想开一家新店,朱惜珍便推荐了武康大楼:“在武康大楼底层那个拱形走廊里在上世纪30年代原本就有一家很文艺的咖啡馆,上海的电影界人士平时喜欢在这个咖啡馆里聚会、讨论剧本、切磋表演,这里洋溢着文化界名流的欢声笑语。老麦咖啡馆如能驻足其间,无形中传承了武康路和武康大楼的文脉。”

继老麦咖啡馆、大隐书局之后,在业界享有盛名的元龙音乐书店也于2019年在武康大楼底楼正式开张。这一切,与武康大楼的气息是如此契合。咖啡、书和音乐的入驻构成温馨怡人的生活氛围,让梧桐树下这幢将近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的海派风情更为浓郁了。

老房子与有故事的灵魂

走访上海的近二十年经历中,遇到哪些令人难忘的人和故事?朱惜珍提到,在上海的老房子里,住着不少“有故事的灵魂”。例如坐落在复兴中路1363号的克莱门公寓三楼,住着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打一次麻将。

克莱门公寓

在拜访屋主张老先生时,朱惜珍得知,他从1951年搬来,在这里一住就住到今天。在他家阳台面南有一排长长的玻璃窗,临窗放着一张八仙桌,每周的麻将会就是在这张桌子上摆开的,阳光下,四位耄耋老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地打麻将的情景正是最上海的风景。

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周克希也住在克莱门公寓。作为文化界耳熟能详的名字,周克希曾翻译法国文学巨匠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中的第一、二、五卷,还翻译了大仲马的《三剑客》、《基督山伯爵》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以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王子》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朱惜珍回忆,登门拜访周克希那天,他带来两本新作送她,一本是随笔集《草色遥看集》,一本是他翻译的《包法利夫人》。“这两本书都是周先生在克莱门公寓里写(译)出来的。可以想象他在这所法国公寓里伏案疾书的场景。”

“老房子里的这些有故事的人是老房子的魂。能够遇见他们是一种幸运。“朱惜珍感慨。在摄影师傅鼎看来,上海是一座富有魅力和人文气息的都市,他提到,江苏路安定坊5号是傅雷安逸温馨的家,也是他经年写作之处,傅雷译著中的经典,如《约翰·克利斯多夫》《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等都在这里完成。安定坊的院子里种满了各式玫瑰。天气好的时候,傅雷夫妇会坐在小院子里赏花喝茶,那是傅雷写作中短暂的休憩时刻。安定坊里岁月静好,夫唱妇随,相濡以沫。当玫瑰凋谢时,那地老天荒的爱终成安定坊的绝唱。

傅雷故居

傅雷先生5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在安定坊5号他自己的家里,这让这幢房子笼罩着一种忧伤。在拍摄时,他发现曾经怒放的玫瑰已经凋谢,满地枯萎的花枝也早已收拾干净。“作为优秀历史建筑,安定坊的这幢房子在建筑上不算杰出,但是它的人文价值却是绝无仅有的。”

“一幢幢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上海历史的一个个片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人世、命运的悲喜故事,透过它们,能感受到上海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这座城市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朱惜珍表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