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江苏大剧院京剧《青衣》来沪,梅花奖得主李奕洁演“戏痴”筱燕秋

Image 2021-04-14

戏还未开演,舞台上悬着一袭霞帔,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穿上它,“筱燕秋”就变成了“嫦娥”。

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剧照

这是江苏大剧院原创京剧现代戏《青衣》,4月13日至14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青衣》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毕飞宇的同名小说,塑造了“戏痴”筱燕秋的艺术形象。

这场原定于今年1月来沪的作品,迟到了3个月,不负观众等待。120分钟的演出,将月宫中凌云而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和平凡琐碎生活中的筱燕秋形象塑造得丰满动人。

《青衣》舞美简约素雅

“筱燕秋在此!”梅花奖得主李奕洁打动上海观众

“再难回田野小径,再难听泉水淙淙……”“嫦娥”于月宫中独舞,转身低眉间,身上的长帔水袖,不知不觉地好似随着山间水流缓缓送出。演出一开场便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梅花奖得主李奕洁所饰筱燕秋一袭素衣登场,台风稳重,行腔顿挫,表演细腻。“与星辰同寐,与众鸟同飞,与山川同翠,与日月同晖,海阔天空任描绘,天光云影共芳菲。”优美的唱段收获了上海观众的掌声。

“梅花奖”得主李奕洁演筱燕秋

青衣是中国戏曲里的“正旦”,因为扮演者常着青色长衫,也唤“青衣”。有人说:“花旦易得,青衣难成。”

这场演出是江苏“紫金文化奖章”名家展演李奕洁专场。她9岁开始学青衣,有30多年的舞台经验。对她而言,这个角色是本色出演,她可以真实感受到筱燕秋的纠结。“青衣是我的职业,筱燕秋的努力和挣扎、放弃与割舍,我有共鸣。这次的专场对我来说是一次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我永远在路上。”

“再难回田野小径,再难听泉水淙淙……

精心打磨制作,展现京剧的写意之美

2016年首演,京剧现代戏《青衣》便被《人民日报》评为当年全国五部推荐戏剧之一。五年以来,《青衣》走过了许多城市,文学与戏曲之美,打动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观众。

京剧《青衣》的舞美素雅干净,令许多观众赞赏。它保留京剧传统道具“一桌二椅”元素,又充满留白。无论是京剧老戏迷,还是第一次看京剧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京剧的写意之美。

京剧现代戏《青衣》开场前,一袭素衣悬在舞台上

剧中筱燕秋教导春来时曾说:“观众?你想的是自己不是嫦娥……你这卖弄,为了叫好。”一个真正的青衣,在舞台上没有自己,唯有角色。剧终,筱燕秋让台给了年轻的春来,她的戏剧人生与《青衣》一起谢幕。“从此后每到月华升天际,便是我碧海青天夜夜心。”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荣广润看完演出说:“京剧《青衣》改编自毕飞宇同名小说,有一个完好的改编版本。这样一部佳作来到上海,对上海的观众、包括上海的戏剧界来说,是一次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文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京剧《青衣》所代表的文化交流显得非常必要。”

《青衣》演完,迟迟不愿离去的观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