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本地人不愿干,年轻人不想干,老师傅要退休,以后谁为上海修历史建筑?

2021-04-20

要让现在年轻人意识到当工人不是件坍台的事,进而对这份工作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包括红色建筑在内,要尽量做到修旧如旧、修旧如故。”19岁就入行的上海新长宁集团建筑装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福,对老建筑修缮有着执拗的坚持,可要达到他所说的“要求”,所下的功夫是外行不能想象的。

“修旧”前提是“知旧”

一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建筑摆在你面前,该怎么修好?

陈建福说,“修旧”的前提是“知旧”,也就是要掌握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历史变迁、用料材质等信息。由于老建筑年代久远留下的原始资料比较少,便需要到现场仔细查勘、测量,取得实际数据资料。

“有些问题不通过现场查勘是发现不了的。”他举了修缮岐山村的例子。表面看,岐山村2号房屋木架构屋顶完好无损,但工人师傅进入内部进行检查,这才发现大梁已被白蚁侵蚀,建筑屋面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安全隐患问题。

现场查勘、设计方案、建筑施工,对于老建筑的修缮来说,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在准确数据的基础上方案设计才能合理可靠,施工才能有序推进。”陈建福说。

在施工过程中,选材用料也要尽量采用原材质,这是决定建筑是否“修旧如旧”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木材为例,不仅品种不能变,甚至最好是同年代的老木料,这就需要花费精力各处去寻觅,“毕竟现在老木料不多”。在做岐山村历保修缮项目的鹅卵石墙面修复时,为找到与原材料相符的石子,团队寻遍了长三角建材市场,反复进行筛选,力求达到完美的修复效果。

修缮后的岐山村。

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是不是要唯传统技艺马首是瞻?陈建福认为要辩证看待。

由于材料限制,修缮中需要灵活变通。比如,过去修老房子的清水墙多用黏土砖进行修复,现在由于环保等因素,黏土砖已不再生产。一种方式是,采用新型材料“砖粉”对清水墙进行修复,材料未必能完全符合原材质的要求,但还是能达到修旧如故的效果。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陈建福说,老建筑的修缮不能完全排斥新材料,既要传承,也要创新,运用现代技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把握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度?要坚持一个前提,不能破坏建筑的原风貌、老味道。”

在陈建福强调的这些“规矩”背后,是他对建筑发自内心的热爱。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到新地方就忍不住观察老房子的职业病。在他看来,老建筑的修缮,不能只有好不好用这一标准。“建筑是一门艺术,特别是优秀历史建筑,其本身就是艺术作品,不是随便修修补补就行的,要用心追求完美的效果。”

而完美与否,往往取决于细节。以老洋房里的水龙头为例,以前多采用进口紫铜制,而现在市面上紫铜不好找,需要定加工,这就势必会增加修缮的成本。“只要符合‘修旧如旧’的原则,就值得去做。”陈建福说。

工人在修缮“二大”纪念馆。蒋迪雯 摄

修缮人才青老不接

采访中,陈建福坦言,目前历史建筑修缮的最大问题是专业人才青老不接,“主力军是50岁到60岁,小部分是40岁到50岁,40岁往下极少数”。一方面,这与专业本身有关,一位成熟的技术工人,培养周期至少需要10年;另一方面,也与培养路径不足有关,过去上海中职学校有“修建班”,但这些年已难觅踪迹,“现在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做管理的多,学技术的少,难招科班出身的一线技术人才”。

大环境可能一时改变不了,陈建福希望用好老法师,进而培养两拨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作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专业房屋修缮企业,公司有一批六七十岁、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可以请他们为年轻人传经送宝。

比如,外墙黏上鹅卵石后要轻刷一层水泥砂浆,以此加强石子与墙面的黏结。之后,还要用清水洗刷卵石表面的砂浆,其中时间把握就非常关键。洗刷早了,鹅卵石黏度还不够,会从墙上脱落;洗刷晚了,附着的水泥浆已硬化,无法洗刷,“中间的窍门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更多是师傅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修缮后的岐山村。

多在工地少在办公室

师傅认真教,还要徒弟努力学。对于80后为主的企业管理人员,他们更多时间要在工地而不是办公室。

陈建福有自己的理解:这批年轻人和自己那一代不同,没有当过“学生意(学徒工)”,三年萝卜干饭没吃过。因此,去工地学手艺这关必须要过。“如果自己不掌握工艺工法,怎么有能力去指导一线工人?”

至于以外来农民工为主体的工人队伍,一是要靠收入留人,二是要靠平台留人。企业每年保证一线工人能够工作量饱和,有了活干,就有保证收入。对于工人中的技术骨干,使之成为劳务公司员工。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工人可以接触到外边少有的一些修缮场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没错,肯定有人会来挖我们的工人,企业培养多年的业务骨干也会流失。”陈建福看得比较开,开枝散叶,去其他企业工作也能修缮保护更多的建筑,这是一家国企应有的责任与胸襟。

这些年,陈建福花了不少心思带领企业技术团队编撰“修缮工艺工法汇编”,把企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图片化、文字化。他亲切称这些汇编为“武林秘籍”,可以留给年轻人慢慢学、慢慢摸索,至少不会因为老一辈离开而“失传”。

“还有一点,全社会要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陈建福强调,要让现在年轻人意识到当工人不是件坍台的事,进而对这份工作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洪俊杰 顾杰

未标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纳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