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陈深贵:读书是为了静下来,营造全民阅读氛围要从儿童抓起

2021-04-23

一本好书不可多得,像是人生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们成长。当我们累了时,总会想起一些书,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慰藉;当我们迷茫时,也总会拿起一些书,从中获取生命的启发。

但阅读不仅仅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日积月累,书籍宛如一位引路人,默默浸透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

2021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我们也和六位图书馆人、书店人、出版人这些“钟书分子”聊了聊,谈谈那些“读书教我的事”。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陈深贵。

“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读小学一年级时,爷爷送给我的一本《儿童文学》合订本,我一直非常感谢这本书。”广州图书馆副馆长陈深贵表示,这本书让他发现,书里面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等到二三年级,他还会把零用钱省下来走几里地去镇上的书店买书。“我搬了几次家,这本《儿童文学》都留着,但到了大学时回去就找不到了。”

现在,他主要会看一些经济或者时政类的评论,或者社会学、人文传记类书籍。偶尔空闲时就会翻一翻书。“现在读书已经超越了功利的需求,更多是休闲,让自己静下来。一般喜欢有品质、有口碑的书籍,但买回来不一定会马上看。”陈深贵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也在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党史类的书籍。

近年来,广州也在打造“图书馆之城”。从全民阅读的角度,陈深贵表示,希望从青少年、儿童甚至学龄前开始培育孩子的阅读习惯。广州图书馆的书籍有50%以上都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借阅的,特别是到了社区,青少年比例更是达到八至九成。

在图书馆配书时,重点关照“一老一少”。在广州图书馆有阅读攀登计划,主要针对小朋友。“有一个好处就是小朋友来了家长也会来。”陈深贵提到,小学生或是一个学龄前的小朋友,去图书馆起码是一大一小,还有可能是两大一小。“小朋友在图书馆办了证,家长也想借本书,是一种自然的带动,更多的是小手牵大手,让大家一起来读书。”

现如今,文化资源也愈渐下沉到镇街、社区。“我们为图书建立了物流保障体系,会分析一下相应的借书点哪些书借的多,后期会有针对性地配送过去。”陈深贵说,在实施“通借通还”后,图书也逐步流通起来。在广州星罗棋布的290多个图书馆内,除了图书馆配送过去的书,还有很多一部分是读者从其他地方借后还进去的。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也推出诸多举措,让资源最大化发挥社会效益。“现在在广州办读者证是免押金的,不用到馆在小程序就可以办理,图书可借册次也达到了30次,经常看到好多人拉着个小箱子来借书。”陈深贵说。

针对一些重点群体,广州图书馆还特别提供了一些盲文图书,并与残联、学校、协会等机构合作做一些集体的活动。“针对行动不便且有二代残疾人证的重点人群,会将他们注册成免运费证。借书快递是不用付邮费的,可以帮他们送书上门。”陈深贵说,图书馆也会将盲文图书送到盲人学校,定期更换。同时,针对一些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会在门口帮他们登记进入,不是说一定要微信预约。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