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辽宁朝阳市水泉辽代M5~M7发掘简报

Image 2021-04-25

辽宁朝阳市水泉辽代M5~M7发掘简报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6年6~9月,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在龙城区七道泉子镇水泉村西山果园抢救性发掘清理了13座辽代墓葬,出土了刘知新三兄弟的墓志,知此处是辽代晚期刘氏的家族墓地。其中M5~M7出土了精美的随葬品及壁画,为研究辽代晚期的丧葬习俗和历史又增添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朝阳 辽墓 壁画 石棺

水泉辽代墓地位于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水泉村西北约0.7千米的一片低矮丘陵的西山果园南坡。东距朝阳市区约7千米,背倚大青山余脉马山山脉,左右两侧为由西向东的狭长丘陵冲积沟,南约2.5千米为水泉敖包山,北约1千米为G25和G16高速公路交会处(图1)。墓地所在的丘陵低矮舒缓、植被丰厚,栽植着大片的大扁杏树及枣树。

图1 水泉墓地位置示意图

2016年5月末该墓地被盗掘。6月上旬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清理墓葬13座,依其发掘清理先后,编号为M1~M13(图2)。出土了刘知新(M1)、刘知微(M2)、刘知古(M10)三兄弟的墓志。M5~M7出土了精美的壁画及随葬品,现将M5~M7三座墓葬的发掘情况简述如下。

图2 墓葬分布示意图

一、五号墓

(一)墓葬形制、葬具、人骨

M5东北20米为M1(刘知新墓)。墓圹在基岩上开凿而成,砖筑圆形单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向205°(图3)。

墓道:位于甬道南端,平面呈梯形,阶梯式,共12级台阶,斜壁,未经修整,上口宽0.68、下口宽2.1米,台阶宽0.3~0.67、高0.06~0.3米,全长8.7米。

墓门:为仿木结构门楼式建筑,残高2.86、宽2.1米,中间开券门,门洞高2.07、宽1.4米。门洞上方单砖平砌普柏枋,枋上承托两朵斗拱,斗拱残损,仅保留栌斗、泥道拱、散斗和劈竹昂,斗拱以上部分不存。券门左右上角及拱眼壁内绘有壁画。门洞内0.15米处用条砖封堵(图4;图版一,2)。

甬道:南接墓门,北通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宽1.4、进深1.48、高2.07米。两侧立壁由七组“一丁一顺”形式砖砌,高1.6米,顶部以单砖起拱。顶部和立壁均白灰抹面,立壁绘有壁画。甬道立壁砖顶部留有凹槽,高23、宽15、深2厘米,地面有安置门槛的沟槽,此处应有木质墓门,现仅残存一些朽木块。地面以条砖铺设。

图3 M5平、剖面图

墓室:平面为圆形,直径3米,墓底铺青砖,北部砌有长方形棺床,长1.74、宽1.15、高0.17米。墓室立壁高1.25米,白灰抹面,绘有壁画,脱落严重,砌法与甬道立壁相同。立壁顶部为普柏枋,枋上承托6朵斗拱。斗拱由栌斗、劈竹昂、泥道拱、慢拱、散斗和替木组成。斗拱以上开始发券形成穹隆顶。墓顶内部白灰抹面。外部砖缝以楔形砖条塞堵,于中部向外反叠涩一层砖,出檐一周,然后叠涩内收,至第七层处遭到破坏,缺失不存(图版一,3)。

石棺:顺置于棺床上,石质,由6块青砂岩石板组成,因被破坏,仅保留两侧面、后部和底部石板,并被移位。

人骨:火化。由于该墓被多次盗掘,仅在石棺底板上见有零星的骨灰。

图4 M5墓门立面图

(二)壁画

墓门壁画:门顶两侧与普柏枋之间以墨线绘祥云两朵,内施橘红色彩。拱眼壁内以墨线绘莲花,两侧绘祥云,内施橘红色彩。斗拱构件边缘,以墨线勾边,内施橘红色彩。劈竹昂通身施橘红色彩。

甬道壁画:东壁残存一朵橘红色莲花,以墨线勾勒边线。西壁残存两朵莲花,均为墨线勾勒,其中一朵内施蓝彩,一朵内施橘红彩,仅存五分之一。

墓室壁画:壁画脱落严重,从残存壁画看,拱眼壁内绘有壁画,墓室立壁绘有壁画。拱眼壁仅东南一面能辨认出为牡丹图案。墓室立壁普柏坊下绘一周垂帐纹,先以墨线画出边界,墨线间画橘红色竖条纹。垂帐下对应斗拱处绘褐色立柱至墓底,共6个,将墓室立壁壁画分为7个部分,仅东南侧部分能够辨认,其余无法辨出。第一部分(东南壁)可见一侍者。侍者髡发,两鬓黑发下垂向后飘逸,目视前方,圆脸、高鼻、闭口,身着圆领长袍,腰系橘黄色丝带,双手托渣斗,整个人物均以墨线勾勒。隔褐色立柱为第二部分,绘一条状案几,案几四腿,板面四边框内嵌整板。案上摆扣碗四层,正面可见下数第一层4碗、第二层3碗、第三层2碗、第四层1碗,扣碗的左侧置有2件执壶、1件海棠花式盘。案几后面站立一髡发侍者,侍者头部略向其左侧扭,目视前方,双手端一大盆,身着淡蓝色圆领长袍,衣纹流畅,案几下露出双足,足穿黑色尖顶靴(图5;图版一,1)。

图5 M5墓室东南侧壁画

(三)出土遗物

由于墓葬多次遭到盗扰,仅出土一枚铜镜。

铜镜 M5∶1,圆形。素面。背部中央置一桥形纽,锈蚀。直径15、缘宽0.5、厚0.2、纽高0.5厘米(图6,1)。

二、六号墓

(一)墓葬形制、葬具、人骨

M6东8米为M5。墓圹在基岩上开凿而成,砖筑八边单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方向175°(图7)。

墓道:平面呈梯形,阶梯式,共有台阶8级,斜壁,未经修整,上口宽0.6、下口宽1.2米,全长7.4米。

墓门:现已无存,宽1.2米。地面残留部分滴水、板瓦等建筑构件。

甬道:南接墓门,北通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0.8、宽1.2米。两壁有立式凹槽,应是安装木质门框所用。

图6 墓葬出土器物

1.铜镜(M5∶1)2.白瓷花口大盘(M6∶1)3.青白瓷盏(M6∶3)4.白瓷花口大碗(M7∶1)5.白瓷大碗(M7∶3)6.陶盏托(M7∶4)7.陶盘(M7∶5)8.三足陶盘(M7∶6)9.三足陶碗(M7∶7)

墓室:平面为八边形,东西长3.1、南北宽3.1米,立壁高1.26米。墓壁以“一丁一顺”形式砖砌,白灰抹面,绘有壁画。墓顶塌落,仅北壁及靠近甬道处残存3层起券砖。墓底以方砖铺设,铺设规整(图版二,5)。墓室后半部以两层平砖砌筑长方形棺床,棺床长1.35、宽0.86、高0.13米,上置石棺。

石棺:以整块黄砂岩雕凿而成,长1.33、宽0.86、高0.68米,石棺内外立面刻斜线。石棺盖亦以黄砂岩雕成,盝顶式,素面,长1.33、宽0.86、厚0.09米,正面两角被凿掉。

人骨:火化。置于石棺底部,由于该墓多次盗掘,骨灰已失原位。

图7 M6平、剖面图

(二)壁画

墨线勾勒,极少部分残存彩绘。前部保存较好,后部坍塌脱落。画中绘一车、一马及五个人物。车为直辕、高轮大车。车轮宽辐,有轮辐20根。车辕在左,车厢在右。车辕略前屈下倾,前辕上有斜支的凉棚。车厢内坐女主人,发髻高耸,神情庄肃,目视前方,伸手欲下车状。车厢旁站立一侍女,束发高髻,面部表情虔诚,目视前方。身着长裙,裙下露双足尖儿,双手于胸前托一圆形食盒,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侍女前绘一男侍,男侍睁圆眼、高鼻、口微张,目视车厢内女主人,神情虔诚。身着长袍,腰系丝带,袍下露双脚,脚穿高筒靴,身体前倾,伸出双臂,张开双手,做接扶车厢内女主人状。最左边绘一站立侍女,头略前倾,束发高髻,髻插一钗,高鼻,小口,柳眉杏眼,目视车厢,表情凝重。身着曳地宽领长裙,领内露有丝带,丝带下垂至腹部,长裙下摆处露出右腿,足穿黑色圆靴。双臂前屈,双手置于胸前执一圆形铜镜,左手握镜缘,右手握镜钮。车轮旁跪坐一光头驾车人,头前倾,右手握住食物送入口中,左手牵马的缰绳置于左膝上,缰绳于膝前弯折成椭圆状。驾车人后绘一跪卧马,仅存颈部、头部、前腿(图8;图版二,1、2)。

墓道东壁壁画保存不好,依稀可辨出一马、马后四个站立人物及马前一人物,大部分漫漶不清。仅见人物的长袍、手、足等。似为出行图(图9;图版二,3)。

墓室东南壁,前置一矮方桌,桌上放置两鸡腿瓶,形制相同,为小口、束颈、鼓腹。桌左右两侧各有一站立人物,仅见一脚。桌后侧为一四条腿高桌。

墓室东壁绘一组人物,拱手持笏板,似为官员迎接图,仅隐约见有头部、长袍,头部戴帽。

(三)出土遗物

由于墓葬多次遭到盗扰,墓室内零乱,出土瓷器、陶器及铁器,共8件。

图8 M6墓道西壁壁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