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进入陈丹燕的文学游线,上海街区藏着多少秘境是你所不知道的?

2021-04-27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发布 | “艺术在浮梁2021”项目五一于景德镇开启 | ......

4月23日,在淮海路上两座百年风尚地标——淮海大楼和武康大楼,相继举办了作家陈丹燕的两场关乎阅读和行走的分享活动:记忆城市容颜,阅读建筑风景。老字号的乔家栅和新生代的织城网络,以自己的方式,与“《陈丹燕的上海》系列”跨界对话。

上海故事、年代记忆、咖啡文化、阅读品享,在这里碰撞,老字号从岁月中一路走来的辉煌与艰辛,以及人物故事交融在建筑故事记忆中。活动主办方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徐汇区文旅局、乔家栅、UTC行家、织城网络。

从1990年代,陈丹燕就开始持续不断地书写上海的非虚构故事。从“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到“外滩三部曲”(《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成为和平饭店》), 书里提到过许多诞生在1960年代的上海、曾经在中国人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产品,如上海牌手表、培罗蒙西装、红双喜乒乓球、光明牌雪糕、白玉牙膏、英雄钢笔、龙虎清凉油、恒源祥毛线……这些老品牌构成了陈丹燕笔下上海故事的生活气氛,也构成了人们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020年,陈丹燕在新书《陈丹燕的上海》系列中发现,作品中那些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已被这些老品牌的细节渗透,从中足以洞见生活在那个时代留下的样貌。她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如何使曾经的海上国潮,焕发出新的沪申摩登?

沿着这套书,陈丹燕和伙伴们做了第一个尝试——复刻了印有“上海”二字的上海牌包包。这个行走的包包在怀旧的记忆中融入时尚的品味,恰好把陈丹燕写上海的7本书收纳其中。复刻包包的初衷是向年代致敬,向记忆致敬,也是对上海精神、上海老品牌革新的一种致敬。

此外,织城网络与陈丹燕合作,将“上海三部曲”做成了三条文学行走线路。首条特别线路“‘建筑记忆,城市风景’——《上海的风花雪月》”将于五一期间正式推出。

陈丹燕的上海现场分享记录(有删减)

当我知道我要在这里(乔家栅乔咖啡)做一个讲座的时候,我一直有回到娘家的感觉,因为我从三岁到上海,就住在五原路,这个地方在没有变成咖啡馆以前是一个照相馆,我们家的全家福都在照相馆里拍的。还有一个美发厅“红玫瑰”,我最早就是在红玫瑰看见妈妈烫头发,现在变成了咖啡厅,所以这个咖啡馆对我来讲有着非凡的意义,在这里借《上海的风花雪月》讲这个街区,跟读者分享,对我来讲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一个经历。

这个我们做的包包,对我来讲,是我小时候妈妈用这个包上下班。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包,是因为我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孤独的,但是我妈回来,我把包包黑包的拉链拉开,里面夏天有汽水,有妈妈买的馒头,很重要的还有她在单位订的《参考消息》,上世纪70年代的《参考消息》就像我70年代上的中文系一样,我觉得可能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会知道《参考消息》对我们后来成为作家的人,建立自己的文字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后来一直喜欢写非虚构的作品。

在我们想要复兴一个上海自己的时髦点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个上海包包。这个包包来的非常不容易,最开始是因为去年的上海书展我们为这个书做一个函套,还不如做一个包来装它,然后黛西就开始做样品,第一个样品拿出来实在是太好看了,老师傅的针脚,每一个都好。我们不舍得换别的材料,就贵一点吧,先赔一些钱做,就这样慢慢做起来的。所以我相信在这个包上,承载了很多人童年和青少年的回忆。跟我一起工作的人,没有一个是上海人,但是每个人都说“我小时候看见过”,这个包后面是大白兔奶糖,所以我觉得它不是我个人的回忆,是整个这一代人或者两代人的回忆。

摄影 / 丁晓文

我们现在具体来讲讲这一条路和自己的书。

柯灵故居在复兴路口,我觉得我很有印象的是在要修复柯灵故居的时候,湖南街道的人,加上徐汇区文化局的局长共同打开他家的门,我是跟着他们一起进去的。那个门已经关了六七年了,因为他们夫妻相继过世了,六七年之后再打开的时候,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时光隧道。

我在《上海的风花雪月》里写到这个街区的变化,他们家住在2楼,1楼的常春藤爬上来,爬到二楼,把整个阳台封起来了,把他们家洗手间的窗户全部都爬满,所以我进去看的时候窗户打不开。阳光从爬山虎这里进来。在洗澡缸的上面,住在这个街区的人大家都知道,有的时候在澡缸上面挂一个绳子,要滴水的衣服挂在上面滴水的。六七年前柯灵太太送到医院以前洗的衣服还挂在上面,而打开门还看到乔咖啡那样的陶瓷杯子,还有半瓶辣椒油,盐和白砂糖都结成一块了,都还在。

所以在这个街区有很多秘境,这个秘境走在街上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你能够深入到这些秘境里,你就知道你跟这个街区活在一起,它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这是傅雷故居,现在的江苏路市三女中的对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长乐路上,里面做东西的人是贺友直的外甥,贺友直过世以后他就用1:20的比例做了这个小房子,还原贺友直家的家具。他在做这个房子的时候我去看,因为他自己是个艺术家,所以他在还原他外公房子的时候他用了画油画的功夫,不光还原了颜色,还还原了所有的东西。他说这是他对消失的岁月最好的纪念。

而且他还原了一幕,是我非常感动的,很多住老房子的人都会知道,夏天梅雨季节的时候会阴水,特别潮湿,特别是冰箱的后面,他们家的冰箱有整个一块阴的水,发霉的痕迹,他都用油画的方式画出来,这是非常精美的1:20的纪念。

他是一个1970年左右生的艺术家,他在这里面还原了他外公的房子,还原了他们家的一举一动,因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我给大家看这个,其实我想请大家知道,对于街区的怀念和文化性的保护,很多人都会。因为你知道这个街区的价值,这个街区里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份认同,所以你要做这个事情。

这张照片拍的是1992年的夏天,那个时候我和我的朋友常常在这一块玩。我小时候在淮二小学,在楼上音乐教室排练。当时我们只是道听途说,我们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本,但是没有见过,觉得这两个人好相爱,这是最理想的爱情。知道有一个人爬另外一家人的阳台,要相会。但是我们讲错了,应该是朱丽叶的阳台,但是我们都叫“罗密欧的阳台”。

读者跟随行走来到“罗密欧阳台”

那个时候的“罗密欧的阳台”,后来还有一个故事,这个房子被一个台湾人买了,台湾人就讨厌爬山虎,就把爬山虎全部砍掉了,他又觉得他们家很有钱很怕小偷,又建了很高很高的墙。武康路的居民就写了一封信给那个时候的《东方早报》,《东方早报》就登出来了,这封信上,居民就说这个房子的确是你家的,但是沿街的景色是大家的。当时徐汇区的房管局长是一个非常热心保护老建筑的人,他和我商谈可不可以做些事情,然后,就跑到他们家去,跟他说你要把墙降低,因为景观是大家的,所以后来台湾人就把墙降低了。

我相信现在对着武康大楼拍照片的人都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这个城市到底有什么让大家那么喜欢的?我跟我先生两个人做武康大楼的口述史,去访问了一个建筑师,建筑师说这个房子不是全世界仅有的,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为什么对上海重要?因为它早在20年代就向上海展示了一个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

所以和平饭店、淮海大楼、武康大楼,对上海的意义不在于多豪华,也不是全世界唯一的,而是它们对我们这个城市带来的现代性,这个现代性是上海一直追求的,因为上海人都是非常热爱世界的人,但是我们热爱的世界是一个向前走的、乐观的现代性的世界。我想它的意义是在这里。

问:您在写上海系列的时候在国外做了很长时间的旅行,是不是您觉得国外旅行的经验反观我们的老上海会有更为清晰的概念。

陈丹燕:是的,的确是这样,街区有很多建筑的种类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我可以举一个例子,修道院公寓,在复兴路和永福路拐角的地方,我从小看修道院公寓窗户的样子,从来不知道它有什么,我觉得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样的。后来我有一年去了洛杉矶,在洛杉矶待了很长时间,就发现洛杉矶的窗户跟我们修道院公寓的窗户长的很像,我就想为什么?

找一个洛杉矶大学的老师来问,他就说上世纪40年代整个世界都风行西班牙式,你在上海看到的一定是那个时代做的,洛杉矶建造了更多这类建筑。

还有一次是在法国的一个城市,去的时候就发现他们街道的尺度跟五原路很像。所以就看到很多相同的地方,这些相同的地方对我认识上海带来了很大的指导。我可以认识这些街区的这些窗,这些房子,它的历史跟世界的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我们不会有这样的东西。就是因为这种不一样,整个国家才好看。

问:我想了解一下您有什么样进一步的计划,把上海带到国外作为一个旅游的品牌?

陈丹燕:我有一个朋友是瑞士旅游局的中国代表,他就买了这个包,就跟我讲这个包背到欧洲去旅行是最好的,因为人人知道这是一个移动的上海。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让别人喜欢这座城市,而且上海市民最有意思的是其实非常保护自己的城市,愿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你。

问:刚刚您说上海的现代性体现的比较早,在19世纪早期,感觉舶来的历史造就了都市化。您经历过这么多城市,再来看上海,现在的上海还能代表这个现代性在世界上的位置吗?怎么来看如今上海在世界上的位置?

陈丹燕:这个真的是很好的问题,我站起来说,现在上海到底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我不是能够很好的准确回答,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上海的确是这样一个地方,你看“007”的电影要跑到上海取一段景。

在《陈丹燕的上海》里面我采访过一些年轻人,他们对高楼有兴趣,爬到上海最高的楼上去,里面有一个在加拿大长大来上海的一个南京小姑娘,她说年轻人不是在地上看上海,是在天上看,充满了未来,就像一个科幻小说的城市一样。她就把她拍的照片拿出来,那些照片让我感觉非常震惊,因为我自己很喜欢玩,我觉得我从来不恐高,但我真的没有从她的角度看上海,她拍的上海比“007”选的景要好,“在天上看上海”,在此起彼伏的角度看,上海是一个非常疯狂地走向未来的城市。

这位年轻人启发我的“教育”就是,我们有的时候要到天上去看上海,在楼顶上看一看上海,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这个城市充满着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充满着生机。这座城市我认为它始终是一个乐观的、天真的、充满生机的、充满冒险的、有很多失败和成功组成的城市。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主办方供图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