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世界哲学源流史》埃及和西亚哲学之四:安息及萨珊波斯哲学

2021-04-30

埃及和西亚哲学之四:安息及萨珊波斯哲学

公元前3世纪中叶,伊朗高原上爆发了反对塞琉古王朝统治的起义。帕提亚趁机宣布独立,建立了阿尔萨息王朝(公元前247-226年),国王即阿尔萨息本人。中国的史书中称之为"安息"。安息立国之初,受到塞琉古王国的威胁。公元前二世纪,塞琉古王国日趋衰落,安息逐渐强大起来。在密特拉达特一世时期(公元前170-138年),安息在西面占领了伊朗高原西部和两河流域,在东面又占领了中亚细亚南部,开始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安息帝国时期经济发达但不平衡,西面是富庶的两河流域,东部山地、沙漠边缘草地一带则比较落后。前2世纪后半期,张骞通西域,其副使曾到过安息,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促进了安息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安息继承了波斯帝国以来形成的"琐罗亚斯特"教。相传这个宗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特。这个宗教关于两个对立的宇宙本原(光明和黑暗)以及它们之间不断斗争的学说是该教的基础。这种宗教学说对哲学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论述的实质上是关于宇宙中对立力量的斗争的哲学问题。该教认为,到处都有对立本原的斗争,生活中充满善和恶,光明和黑暗的冲突。

在该教经典《阿维斯塔》的"祈祷"中就表达了这种对立力量斗争的思想:"我要谈谈两种最初就存在的精神实体;神圣的实体曾经对不纯洁的实体阿里曼说,我们的思想、学说、意图、信念、言语、行为、实质和精神全都是彼此对立的。"

琐罗亚斯特教世界观的基本特征是二元论的。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一切对立的本原就是"斯宾塔曼纽" (圣智)和"安赫腊曼纽" (也就是阿里曼,劣智)。后来的神学家们力图克服这种二元论,寻找一种统一的力量。但如何统一呢?这个问题有过长期的激烈争论。神学家把他们所信奉的玛士达神看作是超乎两个对立的本原之上的,两者统一于神的本质之中,认为斯宾诺塔曼纽是玛士达神的主要属性,阿里曼是由玛士达的怀疑产生的对立的本质,两者都溶合在统一的神的本质之中。

另一些相信统一本质的人则认为这种统一的本质就是"空间" (萨瓦沙)。还有一些人则主张这种统一的本质就是"光阴" (扎尔万)。后来,光阴派的观念为太阳神教和玛士达克教以及摩尼教所吸收。

"光阴派"认为,两种对立本原的斗争是在统一的原初实体即"无限的光阴"的怀抱中进行的。在这里"光阴"被解释为原初实体,也就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界"。这种表达含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因素,而关于对立面及其斗争的观点很明显是一种朴素辩证法思想。琐罗亚斯特教的教徒们批评"光阴派"否认神的存在,不遵守宗教仪式。

他们不相信天堂和地狱以及神的惩罚和奖赏,不相信不死的精神。他们断言这个世界以及世上发生的一切、各种物体的组合、各种矛盾的事物、各种混合的成分,都是无限的光阴(扎尔万、阿卡烈纳克)的各种表现的场所。世界上除了物质以外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光阴派没有留下直接的著作,他们的观点在其论敌的著作中却是常常被提到。从这种斗争哲学中可见他们的思想接近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继安息王朝以后是萨珊王朝的兴起。萨珊王朝的建立者阿尔达希尔原是安息属下的波斯地区的王公,公元224年起兵,226年推翻了安息统治,建立了新的波斯帝国,史称萨珊波斯(公元226-642年)。在阿尔达希尔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曾得到琐罗亚斯特教祭司的支持。因此,萨珊王朝将琐罗亚斯特教宣布为国教。

萨珊王朝时期是伊朗奴隶社会的后期。奴隶制经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时,一种新的剥削方式已经出现。有的奴隶得到部分解放,他们被允许占有1/4或1/10的劳动所得归自己支配。这说明,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在萨珊时期已经有所发展。

处在奴隶制后期的萨珊波斯,阶级矛盾相当尖锐。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异教运动,这就是摩尼教。

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约公元215-275年)是首都泰西封附近的人,出身于安息贵族。他指斥国教——琐罗亚斯特教的祭司们奢侈腐败,抨击社会上的贫富悬殊;认为这都是恶的表现。他吸收琐罗亚斯特教、基督教和佛教的一些因素,特别是吸收了善恶二神说,把他们加以揉合,创立摩尼教。摩尼教的学说仍具有二元论的性质,它接受并改造了琐罗亚斯特教关于光明与黑暗这两个对立本原相互斗争的思想。

他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光明被黑暗所幽禁。神圣的实体或者光明是一股包含在一切事物中的生活和创造之流,它在这种幽禁状态下饱受苦难。摩尼主张通过人们的善事抚危济困,并通过禁欲独身生活才能使光明摆脱黑暗的支配;从而征服黑暗,重现光明。

摩尼教的出现和传播引起了玛士达教的祭司、基督教的神甫和佛教的方丈的惊恐,于是这三种彼此敌对的宗教的僧侣们联起手来共同反对摩尼教。结果,国王处死了摩尼,剥下他的皮,装上草,悬于城门示众。

他们消灭了摩尼和摩尼教徒的肉体,但却无法消灭这种反映农民和城市平民阶层反抗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斗争的"异端"学说。摩尼教不仅在本国民间继续流行,而且传播到了国外。它那种光明与黑暗对立斗争,并且光明最终必定战胜黑暗的战斗学说,鼓舞着各国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常常成为他们组织起义斗争的旗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