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上海之春|音乐究竟好不好?别光听热闹,还得听点门道

2021-05-03

音乐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就像看完电影很多观众都会看看影评一样,听完一场音乐会,乐评同样重要。

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正在进行,众多音乐会接连上演。为了扩大演出的社会影响力,引领观众的音乐审美,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上海之春”乐评大赛同步进行。

“上海之春”竹笛艺术节开幕演出

在全球范围内,严肃乐评正在大众媒体中缩减,许多被音乐行家视为举足轻重的活动,难以引发社会讨论。为了让新作品得到更多解读和更好传播,从2013年至今,“上海之春”乐评大赛每年都会征集乐评。

7年来,1000篇乐评为音乐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本届“上海之春”,乐评大赛继续举行,并将邀请国内音乐学术界知名理论家和批评家作为评委,获奖乐评也将在媒体平台发布。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王丹丹说:“乐评撰写可以有效记录音乐事件、分析音乐形式、解读音乐内涵、研究音乐文化、评判音乐价值。希望音乐学系的师生们能够运用专业音乐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使理论专业走出‘象牙塔’,奔向广阔的民众艺术领域,增加与社会生活的接触与沟通。”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从创办之初,就特别注重音乐理论的修养——音乐理论学科从1927年建院伊始奠基。以萧友梅、黄自为代表的前辈理论家、作曲家,奠定了上海音乐学院重视基础理论的优良学风。

自1960年首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开幕,老一辈音乐学家钱仁康、谭冰若和叶纯之就积极投身于音乐会评论文的撰写。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燕迪、孙国忠、赵维平、韩锺恩、王勇、王瑞等如今很多乐迷耳熟能详的音乐学家,都在这块园地耕耘,以音乐学家的视角来观察评判音乐界的这一盛会,引领严肃音乐的审美。

上音艺术处处长史明阳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下设的乐评大赛为音乐学系学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有助于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我们坚信,这样一批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音乐学写作能力的音乐理论人才参加的乐评大赛,将让本届‘上海之春’锦上添花。”

“上海之春”音乐会评论文写作征集评选活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