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顺义区图书馆和文化馆全面升级

Image 2021-05-10

在“十四五”新时期,顺义区不断发展,顺义区文化中心自今年3月3日开放后,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全面升级。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优惠政策支持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展出一系列中外艺术品。

顺义区图书馆康复阅览室。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王景曦

关注1

新图书馆超两万平方米 面积是老馆的4倍多

顺义区图书馆内,一块深蓝色屏幕映入眼帘,实时显示着今日到馆人次、书籍借阅排行榜、天气状况等数据。“这是馆内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在上面能够看到,从开馆到现在累计到馆人数是九万三千多。”顺义区图书馆馆长史红艳介绍。

在图书馆里,智能元素随处可见。智能大屏幕、智能机器人、朗读亭、自助借还设备……这些智能设备方便读者及时了解信息、灵活掌握借还时间。

顺义区图书馆老馆位于光明南街20号,面积4520.4平方米,新馆迁到顺义新城第五街区,面积扩大至20106平方米,是老馆的4倍多。“新馆在体量、面积、工作职能上,都有了大幅提升。今年三月份试运行,目前尚未完全开放,只开放了一楼至三楼。”史红艳说。

“我们尽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馆内有党建书房,有为残疾读者准备的康复阅览室,也有24小时开放的潮白书苑。图书馆是公益一类单位,老百姓进来全是免费的,只有办证的时候交押金,退证的时候再把押金退还。”史红艳说。

“馆内有一个康复阅览室,是为特殊群体服务的,比如身体残疾、视力障碍的读者们。”据史红艳介绍,康复阅览室内配有可自动升降的桌椅,方便身体残疾的读者调试座椅高度。阅览室内还配有盲文书籍,记者注意到,书架上摆放着用盲文书写的“哈利·波特”系列、《宋词之旅》、《唐诗三百首》、《人生不设限》等书籍。

潮白书苑位于顺义区图书馆一楼,是一个24小时免费开放的阅读区域。“原先在老馆,潮白书苑就特别受欢迎,所以在新馆也建了一个。大约七八十平方米,经常夜间一两点钟还有人在这里学习。”没有借读证的读者可以在潮白书苑门口办证后进入,有证的读者刷卡、刷脸、刷身份证后,自动门就会打开允许进入,可以满足读者在各个时间段的阅读需要。

“无论是在公益服务上还是在接待工作细节上,我们都尽力多考虑老百姓的读书需求,未来还要给退伍转业的军人建立专架。”史红艳说。

关注2

典藏钢琴艺术中心打造城市音乐空间

走上顺义区文化馆二楼,一段优美的钢琴声从房间里传出。这里是典藏钢琴艺术中心,由归国华侨加盟运营,平静是这里的负责人。她之前在欧洲生活二十年,这里的大部分钢琴是她在欧洲生活时的私人收藏。

“创建典藏钢琴艺术中心的目的,是把我们在欧洲居住20多年收藏的古董钢琴拿出来,让百姓近距离地走近它们。我们一直在做公益展出,让大家了解钢琴背后的文化、历史渊源。”平静介绍说,这里展出的都是历史超过百年的古董钢琴,并且都可以演奏。

围绕展厅走过一圈,可以欣赏到不同年代的古董钢琴,了解钢琴诞生300年的前世今生。“眼前这架是方钢琴,曾经在历史上特别有名,后来被立式钢琴所取代。旁边这架是展馆最古老的钢琴,有190多年的历史。这个钢琴是我们在意大利的私人古董钢琴博物馆里磨了三趟才得到的,非常珍贵。”平静向记者介绍。

据她介绍,最受居民欢迎的是一架施坦威的自动演奏钢琴。“乍一看就是一个立式钢琴,但是仔细看会发现,钢琴底下有两个踏板,收起来时,就可以和普通钢琴一样演奏。如果您不会演奏,把带孔的曲谱放入钢琴内,把踏板放下来,坐在椅子上踩踏板,钢琴就自动演奏出音乐了。”

自动弹奏钢琴内部有一个“演奏器”,可以通过打孔纸卷操纵。纸卷打孔的位置与钢琴谱相符,用脚踏风箱鼓风,纸卷上位孔缓缓转动,驱动机械联动的“木手指”敲击琴键,钢琴就自动奏出音乐。

在这里,不同主题的欧洲古典钢琴展和演出沙龙定期上演,为市民群众品味古典音乐打造好去处。“五一”期间,典藏钢琴艺术中心组织了两次活动,先后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陶黎明、青年教师耿睿晗等人,举办了音乐沙龙讲座和歌唱表演。

出乎平静的意料,这些活动特别受居民欢迎,“我们在公众号上发出活动预约的推文,俩小时左右名额就全被预约了。开馆两个月来,我们已经组织十期活动了,大家反映都很不错。”

曾经因为工作原因,平静奔波于欧洲各个国家。在途中她经常可以遇到街头表演、音乐会,令她印象深刻。“我们到古董钢琴博物馆参观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展馆,而是城市的音乐空间。像我们目前所做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到大剧院去听古典音乐,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百姓身边的城市音乐空间,只要周末、放假,就可以随时来这里欣赏音乐。”

关注3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可办保税展览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是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合作共建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位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内,毗邻首都国际机场,规划占地约235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

基地位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内,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张凯介绍,园区类似于在公海上,从国外进来的所有艺术品、设备、物料,都可以进行保税展览,“如果在园区之外展览,需要交增值税、关税,在园区内则可以免税。”

这样的优势使得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为将文化产品分拨往国内外的窗口。“这些文化产品、艺术品可以在园区里预展。国内的企业有需要进口一些文化产品的,就在这挑选。挑选之后,国外展商根据客户的需要准备展品,需要多少就交多少关税,不至于所有的东西全交税。”

园区内展览的文化产品会流向国内外企业、博物馆等地。基地下沉广场中正在进行美国克里斯自然艺术馆举办的国际自然艺术展,张凯介绍说,下沉广场周边全是展厅,展出国内外的文化产品。“我们这里算是国际上展览的预展,目前这些作品已经被不少国内外的企业预订,像这个自然艺术展中的作品,也被北京市自然博物馆预定展出了。”

在另外一个展厅中,展出了景德镇企业制作的瓷器作品。“很多企业,包括一些文创企业,需要用到展品的IP元素来开发产品,所以这里就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交流场所。”

张凯介绍,管委会给了基地大量的支持,“比方说公交车进出园区等事项都是管委会帮助落地的,政策允许我们在这里做文化贸易,所以才能让公交车直通园区。必须要有人来,才能做文化宣传,否则我们这个保税区会像传统的保税区一样,只做货品的保税、仓储,艺术品只能在库房里放着,做不成展览,文化宣传的效果就打折了。”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王景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