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五星红旗投票人数才15人,第三号设计作品最高票185人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性旗帜。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国旗,色彩不同,图案各异。相同的是各个国家的国旗都是通过特有的色彩和图案表达着一个国家属于自己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特点。我国的五星红旗也是这样的。
新中国国旗设计公开征稿,尊重人民的选择。
七十一年前,新中国成立了。国家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创痛,百废待兴。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国民党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已经埋进历史,成为过去。
我们需要属于新中国特有的旗帜,那么,新中国的国旗会是怎样的呢?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决定争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新中国是人民的国家,国旗的样式当然也该听听人民的意见。
很快,在《人民日报》的头版显著位置上,刊登了向全国征集国旗设计图案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经刊出,国内外的华人华侨积极响应。谁不想自己的设计入选呢?这将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
很快各种各样的稿件从国内和海外雪片一样的飞来了。设计者里有海外侨胞,也有国内各界名流。有政治家、艺术家,也有普通工作者,甚至还有在读书的小学生。群情激昂,大家都想为新中国国旗设计贡献出一份力量。
精挑细选,国旗图案呼之欲出。
面对不计其数、各式各样的设计稿件,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马不停蹄的逐一审核,选拔归类,分别编号存档。他们认真对待每一幅作品,无关设计者的身份地位。哪怕作者只是年幼的小学生,也会认真审核。他们尊重每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审核分类工作结束后,优中选优,在选出部分备选方案后,工作人员准备了一场庄严盛大的选国旗仪式。在详细解读了每一幅作品的设计理念,以及图案所包含的意义之后,大家开始投票选择。
当时编号为第三号的作品得票最多,有185票。三号作品的图案简洁大气,采用红黄两色,红色打底,代表着为国捐躯的烈士鲜血的颜色,大五角星下面一道黄色的直线代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可以说这三号作品无论从色彩还是图案表达的本意来说,都是佳作上品。而这时的五星红旗得票只有15票。从票数来看,第三号作品似乎胜券在握,优势也是压倒性优势。
但是,细细品味,这三号作品也有不足之处,因为那一道横线虽然作者本意是代表黄河,但是也是这道线把国旗整体分割成两部分。在那时的情势下,存在歧义,很容易被恶意解读。就在这时,得票不多的五星红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审时度势,五星红旗脱颖而出。
这五星红旗的设计,同样以红色打底,代表着新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大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象征着人民。五角星设计成黄色,是代表作为黄种人的中国人民。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的一个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着人民团结围绕着党。
这个设计美观大方,意义深远,不容易产生歧义,不给别有用心者恶意解读的机会。在原有的设计中,大五角星里还有镰刀斧头的图案,后来筹备小组认为四颗小五角星已经代表人民了,那么再把工农标志加进来有些重复,而且当时世界各地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镰刀斧头的图案。所以最后一致决定去掉镰刀斧头的图案,就用五星做图案。
这样的话,整个国旗的图案简洁大方,独特又有意义。在五星红旗修订稿出炉后,在1949年9月27日,国旗图案选择再次进行投票,会议代表做出最后的举手表决,大家一致通过,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的国旗。而这面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同志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从一名普通工作者成为了“国旗之父”。这是他一生的骄傲。
一个灵感,让普通工作者载入史册。
曾联松同志本职工作是一名计划与财务工作者,他并没有学过与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设计也不是很懂。他投稿的初心只是希望自己能为新中国国旗设计出一份力而已。并没有想过自己的作品会入选。更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国旗的设计者。
为了设计国旗,曾联松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想到过很多方案,又被自己否定。总不是那么满意,不能表达自己对国旗的理解。毕竟曾联松不是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国旗只是靠着曾联松最朴素的爱国热情来思考探索。曾联松为了设计出满意的国旗图案,夜以继日地工作,一遍又一遍地画出图案,又一次次地扔进垃圾桶。重新来过!
终于,有一天曾联松在夜里还在思考着国旗的设计图案,偶然抬头望远,看见满天的繁星在闪烁着,霎那间曾联松灵光闪现茅塞顿开,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国旗设计稿有了!曾联松决定用一颗大的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间镶嵌镰刀斧头代表农民和工人,用小五角星象征着人民。小五角星围绕着大五角星,代表人民围绕着党中央,团结一致。设计完毕,曾联松将自己的稿件寄给了筹备组。此时此刻,这时的曾联松并不知道从此自己的名字将会载入史册。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伴随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天安门升起。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潸然泪下。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就是七十一年前,新中国国旗设计的故事。旗帜是方向,是信仰的象征,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五星红旗的升起,也意味着新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