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三国是这样的?其实是这样的

2021-05-18

这种酒器叫爵,当然它有多种造型,但不外乎三足加两边各竖起个小揪揪,很多人都很奇怪这两个小揪揪是干啥的?这里有很多说法但都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猜测,我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在远古时期酿的酒里面有杂质,这两个小揪揪是用来系过滤网的。

然而这种酒器只广泛用在商朝,到周朝几乎就不用了,准确说在西周时候还有少量,但到东周就没了,因为周朝禁酒。周朝的青铜器主要是鼎和食物的盛器。你可能会说不是有那种超级大的编钟吗?那是春秋时期发展出来的哈,因为那时贵族新增了娱乐的需要。

所以到了汉代、三国根本就不用爵这种酒器了,因为青铜器制作工艺成本太大,费工费时自然就会淘汰,这个代替品就是——陶器

陶器在奴隶社会时候已经有了,只是没广泛运用,但从战国时代陶器就开始逐渐取代青铜器,到东汉晚期开始有出现代替昂贵的漆器趋势。因为陶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又能广泛应用,另外东汉也有了私营作坊会在陶器上刻署名。

在汉代还有个运用很广的是银质器皿。

《三国演义》里有个镜头,曹丕和大臣们喝酒他自己拿玉杯,大臣都是银杯,这个镜头可以有。使用银质器皿,我们可以在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文物找到证据。

除了陶器之外江浙一带瓷器也得到广泛应用,到东汉中晚期已经达到完全瓷器的状态了,而青铜器已经往工艺品上发展,比如宫灯、铜炉、铜镜、铜印,马踏飞燕这类装饰品上,当然武器之类的各朝一直都有哈。

上图是小篆,篆体字可以粗略分为大篆和小篆,秦始皇统一之后就全国推行小篆,之前用的是大篆。篆体是从金文也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演变来的。

学过书法的同学肯定深有体会,写篆体和金文有多坑爹!咱先不说运笔,你看写篆体全篇横竖都得一个粗细,万一打个哈欠或下笔重了点好嘛笔画粗了,笔画一粗整个作品就不好了,重写吧。到西汉时候篆体就被隶书所代替了,并不是写篆体不能打哈欠开小差而是一片竹简上如果用篆体写写不了几个字。

看小篆比较瘦长,如果一片竹简上能写20个字的,用小篆就只能10个字出头,如果收藏一部用篆体写的《礼记》全文99000多字,那搬运的时候真的要累死头牛,想象下吧:

很多牛拉车是在搬家吗?不,它们只搬了一部《礼记》。

《曹全碑》上的隶书字体

如果用隶书写的话就能多写很多字,因为隶书是扁扁的如上图。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隶书简化了篆体,也就是说笔画少了。

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写字就不需要那么省空间了,因此汉末和三国时期从隶书又演变出了楷书。为什么叫楷书?《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从曹魏开始到唐代,楷书就一直是各朝代的“主流字体”了。

钟繇的作品

因此如果看三国题材电视剧,里面收到的情报是用篆体写的,那不是骂编剧问题你可以直接骂导演了!

琉璃就是最早的玻璃,古称“陆离”,光怪陆离这个成语就出自战国时候屈原的《离骚》,但我国使用琉璃可以到追溯到西周,如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就出土了很多白色琉璃珠,宝鸡西周墓也有也出土了上千颗,到屈原时代更有了各自深浅的蓝色、绿色、白色的琉璃珠,以及琉璃器皿(见长沙楚墓出土文物)

汉代琉璃颜色虽然还是以蓝色为主,但开始出现了红色、褐色、青色、淡清、乳白、黑色等多种颜色,真是“光怪陆离”。到了十六国时期,北燕有了吹制技术,在外形上就有了玻璃杯、玻璃碗、玻璃钵

南京博物馆中的东晋玻璃杯

《魏书》中记载大月氏商人来京师贩卖玻璃碗,因为采用他国山石同时可含有五种颜色。《抱扑子》:外国做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

但我国的玻璃工艺一直发展缓慢,主要是传统玻璃是铅钡玻璃,材料易碎不耐高温。这和后来西方传入的钠钙玻璃系统没有内在联系,因为这是两种不同工艺,并各自独立发展的系统。

本期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发行

历史文章链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