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方志|夏邑:殷商故地,暗藏千古文明;圣贤宗祠,承载华夏文脉

Image 2021-05-20

殷商故地,暗藏千古文明的密码

夏邑位于苏鲁豫皖交界之地。隋代,大运河开通,往来的商旅在此停留,运河两岸逐步形成集镇。

通济渠济阳镇段出土了大量唐宋时期的瓷器,其数量之多、器型之丰富、窑口之全,十分罕见,足以证明济阳镇当年大运河运输的繁忙和兴盛。

崇儒尚教,清白传家

据记载,夏邑在春秋时期属宋国,是孔子曾祖孔防叔的故居所在地,为避战乱,孔子的曾祖父一家离开宋国投奔鲁国。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曾经来到过宋国,也为这里带来了儒家的文化思想。

为了纪念孔子,当地人修建了一座孔子还乡祠。每逢春秋两季,许多地方官员和当地师生都要来此祭拜,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胜迹。

李氏一族元末明初时来到夏邑之后,奉行了当地崇儒尚教的文化传统,义行乡里,仗义疏财,在灾荒之年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李氏后人李敏第和夫人韩氏,更留下了一段“清白传家”的佳话。

儒家先贤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跨越时空,已成为夏邑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

一代名将,身先士卒

1938年9月,在硝烟弥漫的淮北战场,彭雪枫将军创办了《拂晓报》,将新四军奋勇作战的消息发向全国。这份报纸一经面世,就受到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宣传品。

1939年3月,彭雪枫派部队第一次进入了夏邑县境。新四军的到来,让许多孤军作战的抗日武装找到了方向。

9月11日凌晨2时,八里庄战斗正式打响,面对顽敌,彭雪枫把指挥部设在了八里庄并亲自指挥战斗。此战取得了胜利,然而战斗接近尾声时,彭雪枫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夏邑人始终铭记着他的丰功伟绩,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共产党人品格,始终激励着夏邑人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豫东坠子,演绎寻常百姓的生活故事

流传于夏邑县的民间曲艺——豫东坠子,是河南坠子的一大分支,曾一度风靡豫、鲁、苏、皖四省,成为百姓们十分喜爱的大戏。

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何含华加快了豫东坠子的表演节奏,创作了《子罕辞宝》、《孔子还乡》等现代坠子戏,将夏邑县著名的历史人物,与新时代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传递出真善美的价值观。

节奏明快,婉转悠扬的豫东坠子,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从阡陌田野,走向了广阔的舞台,绽放出无限的艺术魅力。

火店宫灯,远近闻名

夏邑县火店镇被称为“宫灯小镇”,这里生产的宫灯远近闻名,甚至远销海外。

1984年,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上,夏邑县火店镇制作的旗穗和特大号宫灯,被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的工作人员看中,当时便签订了合同。当地的村民们受到很大的鼓舞,开始大规模地制作宫灯。传统的宫灯制作逐渐发展成为了夏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为了再现夏邑崇儒尚教的悠悠文脉,夏邑人开始在孔子还乡祠的遗址上进行重建。

2020年,百余名身穿汉服的学子,在国学老师的带领下,在这里举办了一场祭孔大典。儒家经典的诵读,庄严大气的舞蹈,犹如跨越千年的对话,久久回荡,直击人心。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夏邑篇

播出时间:5月21日 23:16

来源:央视科教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