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批评家研讨“万簇生成:闫平的世界”
活动现场
5月22日,“万簇生成:闫平的世界”青年批评家专场研讨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孙磊、山东美术馆编辑部主任郑岗、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胡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礼宾、《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中国书画》杂志编辑孙欣、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围绕“闫平的世界与现代艺术史图景”“闫平与中国现代艺术、油画民族化”“闫平绘画中的女性意识”等论题进行研讨交流。
孙磊认为,闫平非常自然地建构了平视的创作方法,这在她那一代艺术家当中十分难得。她始终保持天真状态,并没有把个人小家庭的表达变成一个小结构,而是放大成一个大结构。所以,“万簇生成”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事物都能够纳入她的绘画当中,包括她的生活方式、情感力量等,她的造型方式是意象化的,但这个意象化是重新附着到事物上的情感结构。
郑岗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积淀的国度,很多事情往前迈一步都十分不易。闫平在她的领域是一个敢于迈出探索步伐的人。看她的绘画、研究她的作品,应该得出一个全新命题,即人人并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起码要有艺术精神。闫平的艺术与我们靠的那么近,又和历史契合的那么深,这是她成为杰出女性艺术家的重要原因。
活动现场
胡斌说,面对闫平作品时,会发现她的空间关系不是单一透视视角,而是折叠交错的多维度空间。她画面中有的人物形象与内容属于公共空间,有的属于私密空间,公共与私密通过折叠空间交织在一起。她的画面中常常出现“画中画”,画面本身营造一个新的空间,这在艺术史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
刘礼宾说,在看闫平作品时,植物万簇生成,把人们笼罩进去,这与20世纪波洛克、德库宁的作品中传达的命题一样,表达的是绘画的抗争,对抗的是影像的世界。闫平的绘画不断表现、传递自己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像藤蔓一样延展,绘画的直接性通过大脑、手和画笔传递出来,这种可控性和艺术家的连接超越了机器的简洁性,有手的温度和力量。
活动现场
“看闫平老师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图像,是物质,接受到一种视觉,还有一种触觉。” 盛葳认为,闫平的作品画出了自己的人生和情感,构成了一个具体的人生。在其小戏班子系列作品中,她与别人画舞台前光鲜形象的倾向不一样,虽然题材有花木兰、穆桂英、曹操、许仙,但观众看到的不是扮演的角色,而是具体的演员、具体的人。在她的作品中,思考性与技法同时在场,非常动人。
孙欣认为,当今环境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转化和建构能力,这种至关重要的能力有助于抵抗同质化、平庸化倾向,找到自身的个性化特质。闫平的一些作品回归中国传统精神,她在绘画中极力挖掘与传统血脉的关联,画面中经常会用到非常有力度的线,极具力量感。
魏祥奇说,闫平作品不光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还可以回到更久远的系统,即20世纪初期西方兴起的现代艺术。从其作品中,可以找到很亲切的形式,比如,毕加索的绘画结构、形式的张力、色彩的表现力,马蒂斯飞舞的线条所产生的运动美感等。闫平绘画中还有关于即兴、抒情、潜意识的表达,从中可以关联到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兴起时追问“艺术本质是什么”的时刻。
活动现场
据悉,“闫平·万簇生成”艺术展正在山东美术馆展出,展览分为“闪烁如歌”“答案在风中飘扬”“恋爱中的样子”和“我不是美人鱼”四个单元,将持续至5月31日。
闫平,1956年生于山东济南,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83年毕业并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学习,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