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混血”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首演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 孙丽萍)“我不能看见黑暗欺压星光,因为我心也要一直点亮;风暴随时会将我灭亡,但是善良从未荒凉……”
27日晚,由上海知名戏剧导演徐俊领衔、海峡两岸艺术家携手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在上海文化广场首展,为流传数百年的《赵氏孤儿》传奇增添了一个充满国际元素的创新版本。
5月27日,演员在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的演出中。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赵氏孤儿》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悲剧,由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讲述了晋国上卿赵盾家族惨遭屠戮,草泽医生程婴献出亲生孩子换得“赵氏孤儿”平安,抚养他长大并助其复仇的传奇。1731年,经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法文版本《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成为第一部传入西方的中国戏剧作品。在西方,人们也将这部不朽戏剧称为“中国孤儿”。
5月27日,演员在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的演出中。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而“上海出品”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可谓“中英混血”。该剧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原著《赵氏孤儿》,基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詹姆斯·芬顿同名话剧本改编。
曾执导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白蛇惊变》的导演徐俊,此次邀请香港翻译学会会长金圣华、台湾大学戏剧学系主任彭镜禧、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达、香港著名设计师张叔平等海峡两岸文艺界人士参与音乐剧《赵氏孤儿》创作,在抽象而充满哲学感的舞台上,重新演绎了这部中国传奇。
5月27日,演员在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的演出中。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在东西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音乐剧《赵氏孤儿》中残酷的复仇主题,被更为深沉动人的情感所替代:在剧中,个人和家族的仇恨,最终被家国大义所超越。献出自己孩子拯救赵氏孤儿的医生程婴,回到孩子的坟前自刎赎罪,而一直以灵魂状态游荡在故事中的孩子也选择了原谅与宽恕忍辱负重的父亲。
徐俊表示,希望人们在剧中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恒久珍贵的“舍生取义”精神,以及“爱终将消弭仇恨”。
“《赵氏孤儿》中有历史,有当下,有未来。我们希望未来带着它走向世界舞台,去传达人性深处的崇高和永恒。”徐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