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故事|宽音大嗓 热耳酸心——秦腔穿越时代释放生命呐喊

2021-06-02

“岁月轮回情不老,丹心映得长夜明……”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近日亮相陕西西安,回溯革命历史,展现陕北人民家国情怀。动人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不时落泪,掌声雷动。

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近期在西安举行。来自西北5省区的11部秦腔大戏和17个秦腔折子戏接连登场,集中展示近年来秦腔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

5月15日,演员在开幕演出上表演秦腔《王宝钏·金牌调来银牌宣》。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秦腔,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的梆子腔的鼻祖,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2006年,秦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阔苍凉的土地孕育了西北人豪爽质朴的性格,也赋予了秦腔宽音大嗓、疏阔豪迈、热耳酸心的特点。

5月29日,演员在现场表演《戏曲联唱》。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生旦净丑、苦音欢音、工架特技构成秦腔的独特表演程式,唱尽悲欢离合;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劳动人民在台上经历人生百态,演绎社会兴衰荣辱。百年传承中,秦腔始终与人民情感与火热生活紧密相连。

释放生命呐喊

降世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时至今日,在广袤的西北农村地区,红白喜事通常有一曲秦腔相伴。

秦腔,发源于陕甘一带,成熟于明清时期,因用“梆子”击节,也称“梆子腔”。在流传中,与各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衍生出庞大的梆子声腔剧种系统,对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有重要影响。

秦腔剧目《血泪仇》剧照。 受访者供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戏曲展一地风貌。”陕西百年秦腔剧社三意社社长侯红琴说,过去,陕甘一带战乱频发,自然条件恶劣。然而越是艰苦的地方,歌越多艺越多。人们用秦腔释放生命的呐喊。

这种呐喊,慷慨悲凉、韵味浓郁,悲剧多、苦音多,充满戏剧冲突与情绪感染力。看似直起直落、大开大合的秦腔,演好了却要靠细功夫。

秦腔的角色行当传统上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各有一套完整的唱腔和表演程式。生净行唱腔高亢激越,旦角唱腔委婉细腻。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犹如表演程式上的零部件,组成舞台上有血有肉的戏曲人物,背后是演员成千上万遍的磨炼雕琢。

出生在陕西“戏窝子”周至,听着秦腔长大,侯红琴12岁进入周至剧校开始专业训练,后来考上西安市艺术学校,专攻正小旦。

“过去排戏叫抠戏,几分钟的戏能抠好几天。”侯红琴说,练好基本套路,还要把自己放入剧中角色,仔细揣摩思想感情,通过唱腔变化、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细节把人物思想情感的轨迹展现给观众。

秦腔演员正在排练。 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点亮时代舞台

据不完全统计,秦腔现存的手抄本有3000多本,内容从历史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佳人,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显其美。人们常说“高台教化”,中国传统戏曲自古就兼具教化与娱乐的功能。

在抗日战争期间,秦腔成为发动群众、鼓舞战士的“活教材”。

5月27日晚,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亮相陕西西安。 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大批爱国知识青年和艺术家奔赴延安,拿起文艺的武器,为民族存亡而战。共产党领导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应运而生。

“民众剧团用秦腔艺术的‘旧瓶’,装了抗战生活的‘新酒’,创作出《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展现劳苦大众生活的剧目,引领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发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说,秦腔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在战争年代激活了人们的抗战热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新中国成立后,《游西湖》《赵氏孤儿》《游龟山》《三滴血》等一大改良传统剧目风靡大江南北。

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延续其前身民众剧团的创作理念,用古老秦腔歌唱火热生活。被称为“西京三部曲”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书写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真真切切来自生活,轰轰烈烈张扬小人物的生命力量,引发观众心灵共鸣。

在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中,共有来自西北5省区的11部秦腔大戏、17个秦腔折子,多数都是反映乡村振兴、致敬时代楷模、传承红色基因、赞美边疆建设的现实题材剧目。

创作新意迭出

近日,西安白鹿原景区里,一场秦腔主题快闪秀拉开了“一出好戏”秦腔嘉年华系列活动的序幕。“秦腔国潮”服装秀、秦腔惠民演出、戏迷游客互动等节目轮番上演。

5月29日,演员在现场表演秦腔《西游记》选场。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提起秦腔,第一印象是乡土气息浓郁,没想到秦腔元素可以和国潮服饰结合得这么美,一些小唱段也是婉转动听。”“95后”游客刘鑫很高兴看到秦腔“潮”起来的一面。

近年来,在乡间田野、艺术剧院的主舞台之外,秦腔以丰富的面貌出现在景区、校园、影视剧和网络平台上。

去年,电视剧《装台》因“接地气”“充满人间烟火”获得观众热捧。在这部展现西安城中装台工人酸甜苦辣的电视剧中,秦腔贯穿始终,巧妙地成为点睛之笔。那些不熟悉秦腔的观众,将《装台》称为“秦腔科普剧”。

秦腔剧目《再续红梅缘》中展现“吐火”绝技。 受访者供图

在传统剧目中,秦腔创作也是新意迭出。取材于明代作品《红梅记》的《再续红梅缘》,延续了传统剧目的结构框架,符合中国戏曲一以贯之的审美趣味,又将传统范式做了全新编排演绎,适应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

“秦腔传承百年,与各个时代同频共振。它改变自身适应时代发展,同时也在丰富着时代的文艺表达。”李梅说。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蔡馨逸、孙正好

视频:孙正好、蔡馨逸

编辑:闵捷、许佳(实习生)

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陕西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