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总设计师邢同和揭秘亮点:力争经得起未来100年考验

Image 2021-06-03

6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馆。它位于上海太平湖畔,与中共一大会址仅一街之隔。漫步新天地的人们会发现:新建展馆从外观上看,传承了中共一大会址的石库门样式,经典的拱形石雕门和青红色砖瓦尤其醒目。其实,新建展馆还“藏着”众多创新的理念与亮点,细节满满。

在施工过程中,82岁的项目总设计师——华建集团资深总建筑师、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邢同和,曾多次爬到脚手架上,查看建筑设计的施工质量和完成情况……在他看来,“一大纪念馆要体现上海的设计水准,设计精细品质更要经得起未来100年历史考验”。

历经3年设计的一大纪念馆有哪些亮点?听听邢同和怎么说。

邢同和正在讲解设计理念 王清彬 摄

传承与创新——

“不舍弃石库门,也不仿制石库门”

上观新闻:作为新建筑,中共一大纪念馆为何要采用传统石库门风格?

邢同和:这和纪念馆选址相关。中共一大会址是一处石库门建筑,也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原真性、唯一性的历史保护建筑,建筑外观、高度和体量不能随意改动。由于参观人流量日益增长,原来的展陈面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决定新建展馆,为人们提供更丰富、更完备、更充足的展陈空间。

考虑到要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呈现中共一大举办的地点,相关人物、展品和故事,新馆不能和会址相隔太远,但也不能为了造新馆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经过多方比选,我们选择了位于太平湖畔的可利用区域,和会址只隔了一条黄陂南路。

关于展馆风格,我们做过很多轮方案,有新中式、现代风格,也有石库门式的,但最终选择融入石库门元素,提炼再创造,这是为了和周边石库门肌理和建筑风貌保持协调,和中共一大会址保持统一,体现一种时代的呼应和对话。

上观新闻:您说是融入石库门元素、提炼精粹,这意味着新建展馆也有创新的一面?

邢同和:延续和提升石库门建筑是我们的定位。新展馆青红砖瓦的尺寸要比中共一大会址的偏大。普通人在视觉上很难分辨,但这分毫之“增”,便能营造出纪念馆的庄重大气之感。

这只是其中一个创新细节。石库门是民宅建筑,难以满足现代纪念馆作为公共建筑的形象和功能需求,若人流集散量大增,对消防规范和动线也是考验。因此,新展馆既不舍弃石库门,但也不仿制石库门。我们没有完全照搬石库门的内容形式,而是把“一大会址”经典的建筑元素提炼出来,如天际线、轮廓线、细部图饰,有序列地加以应用。

比如,纪念馆屋顶的半圆拱,形态虽然和中共一大会址类似,但是颜色和图饰不同:中共一大会址采用砖红色描边,而纪念馆则全部采用砖红色,这是为了体现“旭日东升”理念,把太阳元素抽象化体现。

再比如,传统石库门是单开间和双开间,纪念馆正大门为了体现公共性,将门面放大放宽,将石库门的五个开间进行排列组合,用红砖镶嵌在周边,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布局,一方面是确保大客流进入通畅,正中的三个开间用于进出口分流,位于两侧的开间为装饰墙面,创作主题故事,供人们拍照观赏;另一方面又体现中心对称布局,红字的馆名位列正中最高位置,彰显庄重大气,是新展馆最具特色的建筑立面。

邢同和设计草图 受访者供图

总的来看,主入口是提炼石库门元素的集中展现。其实,它是两个入口,人们会先经过传统石库门洞,才会看到五开间大门,以展现上海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时间跨越感。

创新之余,更有传承。纪念馆砖墙在色彩、技法和手工艺上,都沿用了传统方法,聘请拥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法师”带领砌砖,即便是砖缝也有精工细作的要求,勾缝要挺拔、利落。作为面向未来100年的建筑,我们没有刻意使用旧砖,而是专门烧制了新砖,确保平整牢固。

上观新闻:新展馆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邢同和:新展馆要体现一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伟大开端,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设计师们要把思想性和设计融合在一起,需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领悟、再领悟。早在设计之初,我们就研读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还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意识到,新展馆要诠释的是“初心”二字,回顾建党百年的历史,展望未来百年新篇章。通过深入学习,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设计思想、明确设计重点,体现设计亮点。举一个细节,一大广场的旗杆高19.21米,这个数字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年。

融合与提升——

“超三分之二的建筑面积位于地下”

上观新闻:新馆看起来不大,走进去“别有天地”,空间非常开阔,设计秘诀是什么?

邢同和:新展馆设计面临过很大挑战。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新天地以里弄建筑为主,所在区位有历史风貌控制要求,建筑高度最高为12.5米,长度和宽度也有限制。如果突破这个限制,建筑就会显得突兀、不和谐。新展馆为了满足展陈需求和城市关系,选择“向地下发展”,近七成建筑面积位于地下。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较此前老展厅近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有了大幅提升。

中共一大纪念馆内部空间非常开阔,主要展陈空间深度为地下8米

为保证充分的展陈物理空间,新馆地下空间深度达到8米,给设计施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梅雨季长,为了防止珍贵文物潮湿发霉,必须保证24小时空气流通。暖通、水电等各个工种的技术人员一起“头脑风暴”,采用智能化技术攻克难关。如,展馆的空调会根据馆内人流量、外部气候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人流疏散方面,我们在新展馆和湖滨路、太平桥绿地的衔接处各设置一个疏散口,在黄陂南路沿街设置了两个疏散口,确保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可以有效疏散到不同的地方。

正是因为大量空间在地下,所以太平湖原有的湖面被保留下来。在施工过程中,太平湖的景观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有所提升——我们打造了更加牢固的湖底,让太平湖实现水循环。如今湖水更加干净,一部分水生生物能在这里生长。从太平湖另一侧看,新展馆全貌可以倒映在水中,成为别具特色的新景点。

上观新闻:新天地内的功能多元,有商业、公园、文物单位和市政道路,如何处理新展馆和周边界面的关系?

邢同和:从全国来看,在这么繁华密集的商业街区,“挤出”空间来造一座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纪念馆,还是第一次。

第一个挑战是街坊肌理和公共建筑功能的衔接。新展馆建筑是南北向排列,这符合整个新天地的建筑肌理布局。“第五立面”——屋顶也不能忽视,新展馆屋顶上的所有设备都被“藏起来”了,从无人机视角来看,整个区域的肌理是流畅的。

新展馆设置了大量开放空间——比如一大广场——和周边绿地、市政道路串联,过往行人可畅通无阻。同时,中共一大会址和新展馆相距不远,观众参观区域相对集中,对交通影响较小。这些观众在参观结束后,可以自然而然地流入周边的商业区,形成人气的相互带动,配套服务功能的联动。这些体现了上海的包容性。

邢同和设计草图 受访者供图

新展馆在建造之时,也提升了周边环境。太平桥绿地景观优化,同步引入60棵珍贵树种,有罗汉松、红豆杉、金贵红枫等,同时增加了夏花和秋色叶比例,以及冬景效果。兴业路的路面砖与石库门风格统一,部分路面铺装换成黑色亚光,体现历史沉积的厚重感。

精细与留白——

“红色建筑不是红在表面,而在内涵”

上观新闻:新展馆主入口正对的罗汉松引人瞩目,这类场景设置,有哪些讲究?

邢同和:人民建筑师的职责是为人民打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新展馆的每一处设计都力求精细,更要体现上海设计的水平。百年罗汉松和汉白玉旗台,是两个典型案例。

中式建筑讲究“对景”。我们认为,红色建筑不是红在表面,而在内涵。设计选用一棵正中屹立的松树,既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状态,也能表达中式建筑的含蓄美。

画设计图纸时,我们选用了百年劲松,象征建党百年、根深叶茂、基业长青。松树的选择也有考究:要慢生树,形态还要挺拔、自然、丰满、常绿,更要带有一定的艺术造型和植物的自然美感……为此,设计施工团队前后考察了近百棵松树。

另一处重要“对景”便是国旗。一大广场的旗杆是两处对景的交汇点,一处是兴业路中轴线的对景,另一处是新展馆两处建筑中央轴线的对景。作为旗杆的旗台,原计划采用汉白玉材料,但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设计施工团队费尽功夫,今年4月终于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当时,我和青年建筑师、项目现场设计负责人肖申君激动不已,立马奔赴现场查看,就在工厂办公室连夜画图纸。为了测量尺寸、查看材质,肖申君当场爬上了有一层楼高的汉白玉材料堆,要说设计师是“上天入地”,一点不为过。

邢同和与肖申君在施工现场查看青砖

“上天入地”的设计师

上观新闻:您设计的诸多红色建筑,都体现了“规划留白、文化留文”理念,这次是如何呈现的?

邢同和:新展馆在地面预留了大量开放空间,并与周边绿地衔接,解决了交通疏散问题,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活动、休憩空间,这便是规划留白的体现。

在团队的帮助下,我有幸主持纪念馆的设计,为上海红色建筑添砖加瓦。在设计过程中,磨炼出一支青年设计师团队,去传承红色建筑的设计,也是文化留文的体现。

上观新闻:新展馆仅设计时间长达3年,您作为总设计师有何收获?

邢同和: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参与并主持一大纪念馆设计,作为一位老党员,我深感光荣。我也竭尽所能,以挚诚和专注,投入这项设计工作,差不多所有节假日都集中心思专心创作,经常在夜深人静中“加班”,在设计、构思、画草图中沉迷……激情时常会使人彻夜难眠!我们也期盼新展馆能成为经典之作。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