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带着技艺走上荧屏的非遗“破圈”人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好时节》海报
端午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很多端午民俗活动如赛龙舟、制作龙头、绣香囊、编绳结等都被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渴望“破圈”的非遗传承人带着他们的端午非遗技艺走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舞台,以丰富的节目形式增进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1
龙舟不只是竞技,更展示文化
采访对象
张伟潮(广东广州黄埔区龙舟龙头龙尾技艺制作非遗传承人)
在广州,龙船竞渡传统已有千年历史。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保护和传承的主角,让独特的龙舟文化不断延绵传承下去,“80后”张伟潮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黄埔区下沙村,“80后”张伟潮是一名龙舟文化的痴迷者,作为黄埔区龙舟龙头龙尾技艺制作非遗传承人,他所制作的龙舟模型和龙头龙尾已在当地声名远播。
“在我们村,龙舟文化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每逢端午节,村子里都要举办赛龙舟,一条小船、一支队伍、一股齐心协力的干劲深深地感染了我。父亲曾经是一名龙头的制作工匠,我也喜欢动手制作,把自己对龙舟的理解和研究融入到我的手艺里。”张伟潮说。
制作龙头龙尾是一个细致活,要经过选料、设计、开样、雕刻、打磨、上漆等多道繁琐工序。制作一个龙头所需时间短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不过,对于张伟潮而言,每个龙头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龙头的形状都在我的脑海中,每个部分如何刻画都在心中。”张伟潮说。
作为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不断精进工艺的同时,张伟潮对于如何传承龙舟文化也有自己的思考。“很多人都认为龙舟文化代表的是竞技和力争上游的精神,但在我的家乡,当地人更多通过赛龙舟在村落间走亲戚、联络感情,所以我认为赛龙舟不光只是比赛,更是人情味的体现,其中凝聚着当地的传统文化。”
在张伟潮看来,龙头龙尾是龙舟的灵魂,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不同村落的风俗习惯。“比如,我家乡龙舟的龙头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鸡公头’。因为家乡的河小船大,容易发生碰撞,所以龙头就不能做太大,因此叫‘鸡公头’很形象。”
每制作一个龙头,张伟潮都要去了解这个村子的文化和地域特点,然后将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当他将龙头交付给村民时,村民能够将龙头中所蕴含的故事和文化介绍给别人,口口相传下去。“赛龙舟是一项群体性很强的活动,所有参与者就是这项文化的传承人。”张伟潮认为,想要传承和传播龙舟文化,就要带动身边每一个人去参与。
早在2006年,张伟潮通过网络集合了一批龙舟文化爱好者,建立聊天群交流。2010年,他和一群龙舟爱好者成立了龙舟文化保护的相关组织。后来,随着人数增多,该组织在民政局正式注册,更名为“广州市龙舟传统文化促进会”,致力于推广龙舟文化。
现在,张伟潮除了制作龙头,还有一项工作是收集老龙头,发掘老龙头背后的故事。“我慢慢发现,以前龙头的制作有要表达的精神和故事在里面。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故事、不同村落的历史,想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每一个龙头里,让龙头成为一个村的代表。这样村民会非常珍惜它,好好保存它。这是很好的传承手段。”
“我们村里保存着一个60多年的龙头,它是老一辈工匠制作的。虽然这个老龙头的制作技艺称不上很精湛,但是我觉得它代表着我们一代一代传承的精神。”拿起一个老龙头,张伟潮对其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
“最近我要带着我们家乡的这个技艺参加央视的端午晚会,让全国观众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它。”张伟潮说。
2
背着香包闯市场,双手绣出好生活
采访对象
刘兰芳(甘肃庆阳香包绣制非遗传承人)
“五月五,正端阳。艾草生,菖蒲长。未食端午粽,岂把棉衣藏。五丝系香囊,福寿且安康。”古人重视端午节,为了趋吉避凶,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佩香囊”等习俗。香,一直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沐浴兰汤、佩戴香囊、悬插艾草……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铜盘蕙草起青烟,斗帐香囊四角悬。”在甘肃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传承了几千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技艺传承人,刘兰芳在20多年中,不仅建起了庆阳香包绣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领多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生活困难的留守妇女走出贫困,让更多人了解了庆阳香包、传承了香包文化,还探索出一条庆阳香包市场化的发展之路。
自幼,刘兰芳就对香包刺绣情有独钟,对于配色、针法、描摹花样等绣制技艺有着独到的领悟力。“在庆阳村庄里,女子出嫁时如果有精美的绣品作为陪嫁,会被认为很贤惠。我从小就在妈妈和奶奶的影响下,看着她们坐在油灯下,一边聊着天一边绣着香包,一根针一丝线就能绣出树叶、小鸟、蝴蝶等生活中美好的图案,我觉得很神奇。等到我八九岁时,就跟其他女孩一样,开始拾针刺绣,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我对香包都充满着热爱。”刘兰芳说。
庆阳香包富含东方哲学和智慧,每个香包都包含着女性内心的情感、双手的温度和对生活的感悟。然而,近年来因为有刺绣功底的妇女逐渐年迈,年轻人又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庆阳香包面临着传承和发展困境。“要让庆阳香包传承下去,不仅要让年轻人学习制作香包,更要让她们有钱赚。”刘兰芳认为。
刘兰芳从2002年开始就背着香包闯市场,参加国内各地的民博会、非遗展销会、文化博览会等活动,她还应邀赴美国参加非遗巡展,向美国当地市民、学生展示香包绣制技艺,讲述中医药的神奇。慢慢的,刘兰芳的庆阳香包打开了市场,她还在专家建议下,重新设计香包的样式,将秦腔脸谱的样式融入其中,受到了国外市场的欢迎。
市场打开了,会刺绣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手工刺绣没有销路不值钱,很多人都放下了这门手艺。刘兰芳却坚持走传统手工之路,打造庆阳香包品牌,带动身边人就业。
“我的大多数员工是在家里不能出外的,他们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有的是残疾人。他们出不了门,我就去他们家里教。包括一个先天高位截瘫的小孩,我也带着她,一边教文化课,一边教手艺。坚持20多年,我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团队。” 刘兰芳说。
截止到目前,刘兰芳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工坊+互联网模式”,带动8000多农户脱贫致富,为200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公司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大家靠双手绣出了自己的美好新生活。刘兰芳还自筹资金,在家乡流转土地,建成全国首家香包绣制民营博物馆,并打造集香包生产、休闲旅游、特色农业于一体,文化旅游和农业相融合的“义渠村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
“酒香也怕巷子深。新时代已到来,我们的香包不仅要上线还要多多到大众媒体上展示,这里是年轻人的圈子。我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项目,体验老祖先留下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并传承它。”刘兰芳对非遗“破圈”充满信心。
3
拴五色丝线 结文化情缘
采访对象
李家钰(河北张家口绳结匠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白、青、黑、红、黄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寄托祛病强身、祈福纳吉的愿望。
五色丝线编织方法也叫绳结艺术,它以五彩丝线为材料,通过数十种技法,编织成各种结式和艺术造型。“结”与“吉”谐音,因此绳结艺术多包含美好的祝福。
河北省劳模、张家口市人大代表、张家口绳结匠人李家钰对绳结情有独钟,靠自学掌握了绳结技艺。“绳结编织的秘诀是三分编七分调,编的是心境,要专注、要认真、要有耐心,还要有毅力。当绳结完成编结的步骤后,其结构仍然是松散的,接下来还要抽型调整,才可以决定结体的成形、松紧、耳翼的长短,以及线条的流畅与工整。这道工序最考验人的耐心,马虎一点,绳结最终都不能成形。”李家钰说。
在继承中华绳结艺术的传统编作规律、色彩特征的基础上,李家钰一直在创新样式组合和色彩搭配。“技艺传承必须创新,要有时代感,要贴近生活,还要便于携带。此外,每一件作品都要有故事、有情怀,而不是一件死板的商品。消费者买了以后,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化内涵。”李家钰说。
如何让这项传统技艺走进大家生活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李家钰有自己的看法:“传承绳结技艺必须要深入了解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变化和生活需求。所以我们在设计作品时,理念从过去的大而美,向小而精的方向进行了转变。比如,我们会设计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包包挂、车挂、手机链等,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体会到这种绳结文化的魅力。”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张家口人,李家钰最近制作了一幅关于崇礼区太子城雪如意场景的绳结作品。“我对冬奥会充满憧憬,向冬奥健儿送上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李家钰说。
2021年6月8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端午节,带着技艺走上荧屏的非遗“破圈”人》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