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写作是站在你的身体里,用你的声音说话丨此刻夜读

2021-06-09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writing / begins with the breath

也许很多人曾这样想,写作很难,只有作家才能够挥洒自如、随意写作,自己往往冥思苦想,瞻前顾后,仍是一片迷茫,无从下笔。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看待写作这件事,如同呼吸一样,将它当成一种本能,只需要让它自然发生就好。

创意写作家拉雷恩·赫林在《呼吸写作:体现内心真实的声音》 一书中,试图引导读者利用身体和呼吸来消除写作瓶颈,她认为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现身”,去探索自我、身体、思想和精神的每个层面,找到自己的深度写作。

01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驻留的时间必须足够久,才可以发掘出自己的“深度写作”(Deep Writing)实践。躺在羽绒被下倾听着窗户下方奔流的冰冷溪水,我认识到深度真实的写作与一般人所预期的不同,它并非来自智性。深度写作来自我们的身体,来自我们的呼吸,来自我们稳稳驻留在恐惧之处的能力。它来自与我们书写的东西交融在一起——来自融解我们的自我,这样真正的作品就可以不受我们追求成功的条件所限制,并且能够通过我们浮现。

找到你自己的深度写作,部分的功夫源于对身体的觉知。我们很容易在写作过程中忘记身体的重要性,因为文字和语言是由心智所建构的,我们常常只把写作过程与智性联系起来。语言确实来自心智,但是,从独属于我们的真正声音里所浮现的故事,却来自身体。我们的细胞拥有记忆,身体储存了所有经验——包括曾表达以及未曾表达出来,甚至早已遗忘的那些。它们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随身带着这些故事时,将它们表达出来自然就成了下一步。

我们有些人背负着悲痛或背叛的故事,有些人背负着浪漫爱情或希望憧憬的故事。我们有些人拥有战争故事——无论是军事战斗,还是人际关系的缠斗。有些人有出生的故事,有些人有着濒死的故事。不管我们有什么故事,那些故事在本质上都与我们的肉身躯体以有机的方式连接着。培养那样的连接——就是我们脑袋与身体之间的路径——就能创造出深度写作。深度写作可能很吓人,部分原因在于,它迫使我们潜入自己存在的那些领域,而那些领域是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不让自己去碰触的。它要求我们走向更深层的内在,面对我们原本不想正视的东西。

身为写作者,我们一定要学习怎么管理自己的心智、自己的故事,以及自己身体的情绪触媒。我们必须学习静定不动,当我们可以在四周创造静定的空间,就可以开始接触故事里的深层核心,在书写故事的当下学习怎么体现它们。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必须“现身”(be present)在自己的身体里,我们必须学习让心智安静下来,好让那样的写作顺利运作,如此一来,内在的故事就可以被听见。

观察自己的呼吸可以给我们(写作者)一个机会,让我们在细胞里真正体现这个写作过程。我们见证自己的呼吸,意识到它的涨退流动,就可能进而注意到写作实践也有自然的涨退和流动。写作实践有时强度很高,有时几乎难以察觉其动静,但是,当你开始意识到写作时时伴着你,随着每次吞吐呼吸,你就能潜入那个未知的中介空间,也就是真实声音的栖居之所。

02

真实的书写和生活,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真实的生活和写作涵盖了好多层面,可是两者的症结点就在于能够“站在自己的身体里”。我知道这话听起来可能挺荒谬的,如果你不站在自己的身体里,又站在谁的身体里了?但是,站立并不等于站在里面。我们来试试看。

站稳姿势。首先,把双脚牢牢压进地面。抬起脚趾,往外撑开,稳妥地贴住地面。让自己的体重平均分配在双脚的四个点上。放软膝盖,放松肢体。感觉双脚、膝盖与臀骨一致,双脚平行直指向前方。活动大腿内侧肌肉,让尾骨滑向地面。这会释放你的下腰。耸起肩膀再放下。放松,放软下颚,缓缓地深呼吸。在瑜伽里,这叫山式。

现在,只要站在原地。你有什么感觉?起初你可能觉得有点别扭。我们有很长时间都让一只脚承担较多的重量。我们有很多时间都弯腰驼背。我们有很多时间为了让自己显得瘦而缩起小腹。你在自己的身体里注意到什么?山式这种简单的练习,你在哪里都可以做,在杂货店里排队、替车子加油、在办公室做简报。

你对自己的站姿越有意识,对其他事物的觉察力就更高。比方说,哇!我没站直。我比较往右斜,或比较往左倾。我的下腰会痛。我的肩膀永远高高耸在耳边,而不是顺着背部往下放松。我的双脚总是斜了个角度,从未直直指向前方。

知道这些事情有什么价值?觉知。我们一定要开始在真实自我跟躯体之间制造连结。写作者常常倾向于活在脑袋里,身体只是便于运输脑袋的工具。如果我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脑袋里,不只必须应付那些不停打转的混乱思绪,而且不久就会发现,我们只会通过一种工具——心智——替所有问题寻求解答,在人生中摸索前进。心智不应该承担那么多工作的。心智是个巨型数据处理器,只能用里面现有的数据来运转,所以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法必须来自心智以外的地方。

我们透过皮肤来体验认知的转变。我们感受到新的觉知,然后储存在心智里作为对未来处境的参考,这是无法颠倒顺序的运作,因为在我们“感觉”到以前是无法思考的。

不少写作者谈到自己在散步、淋浴或做梦时找到新构想或解决情节设定的问题,当他们不把心智机器集中在问题上,答案自会通过其他管道浮现。深度写作要求你接触所有的管道,而非局限于某一个。

站在身体里能帮你打开喉咙,用自己的声音发言,也可以帮你移出思考中心,进入感受跟感官的地方。你在场的,就是感受之地,而思绪只会将你留在过去或是未来。我们也可以把山当成是写作的隐喻。山是扎实、稳固、在场的,它是各种生命的土地基础,而你写作的基础就是你的实践、你始终现身于纸页上,以及你能觉察自己与文字及语言的关系,这种基础越坚强,就越能支撑更多的生命形态。

我们往往被训练不要写出真实的心声,被教导写出我们认为老师想读的东西,或当权者想听的话。我们受到模仿跟学舌的指引,也见识到那些突破既定规则书写或发言的人是如何承受苦果。我们也在多方面被告诫要隐藏真正的声音,因为害怕(常常害怕得有理)自己显得太过脆弱。我们害怕暴露自己而______(请自行填空)。我们害怕如果写小说,我们的母亲/父亲/女儿会认为,我们就是做出那些卑劣行为的主人公,于是我们自我审查,最终破坏了自己的作品。

你要怎么知道,你在什么时候,嗯,得表现出自己?最明显的答案也是最模糊的答案——时候到了你自然知道!可是你要如何知道?练习写作就是允许自己往作品核心越走越深,随着往内越探越深,你要站在自己旁边,超然但在场。当你从自己的内在带出一首又一首的诗,一则又一则的故事,就是在试练自己。你诚实评估自己的作品,问问自己:

这是真相吗?(不是字面上的真相,而是那份作品的真相。)

我省略了什么?

我为什么有那样的省略?

要是我把省略的东西加回去,会发生什么事?

我在哪里回避了故事?

故事的问题是什么?

我是否处理了故事的问题?还是回避了它?

你会开始看出自己的模式。你不只会在作品的更大问题中看出模式,也会在闪避议题的手段里看出模式。你会注意到自己是不是太快收尾,注意到自己是否在书里偏好快笔带过,而跳过最重要(带有风险)的场景,你会注意到自己的角色是否持续留在卡关的同一个地方。不要妄加评断自己注意到的事,只要去留意就好,这条往深层提问的路线会带领你找到真实的声音。

有些学生告诉我,他们不想阅读,因为害怕会“盗用”读过的东西。其实,除了直接的剽窃外,这种事情不太可能避免得了。世上有成千上万“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每个作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叙说,只是这样的差别。

身为写作新手的你,正在寻觅专属于自己的声音,起步之初,模仿是常有的事。你读了很多阿娜伊丝·宁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在写长篇日记。读了很多海明威,就会发现自己在用简短、省略的风格写作。那并不打紧,你正在学习。你不可能当阿娜伊丝·宁或海明威,你只能当你自己,而在竞相争鸣的喧哗人声(老师、伴侣、朋友、同事或其他作者)底下,可以找到那个“你”——你就在里面。对于倾听,我们大多数人只是疏于练习。

站在你的身体里,用你的声音说话。站得好好的,完完全全站在大地上。起初,你可能会觉得很别扭;起初,你可能只能透过笔或喉咙沙哑地说出几个字或词,展现真正的自己。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挣扎着寻找焦点,挣扎着找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是写作者成长过程的关键部分。你们不是生来就是托妮·莫里森。第二,你终其一生都要耕耘自己的声音,就像耕耘平衡生活中的其他层面。你自己就是你所有创意的来源,当你跟自己的关系更加深化,就会认识到自己最需要说出来的是什么。

我们有很多人在喉咙那里挡住了能量流动。我们得学会将感受塞进内心深处,我们得学会实话实说不见得安全,我们得学会审查自己的想法。既然你已经接受了写作的挑战,头几个任务之一,就是要打开这个能量中心。头几个任务之一就是要足够信任自己,甘冒一切风险,就为了接触自己的声音。

对自己要有耐心,这是一段非常神圣的时间,你正要开始与自己培养一种真实的关系。你和你的写作值得这样的对待。

练习.

1 让我们从身体开始。做的时候可以或坐或站。如果坐着,要确定双脚确实压在地面,稳住自己。吸进一口气,脑袋缓缓向后仰。头想往后伸多远就多远,不要勉强。只要享受一次温柔的伸展。继续缓缓地深呼吸。注意自己的感受。你的脖子和喉咙是暴露出来的,这是种脆弱、敞开心胸的姿态。等你准备好了,在吐气的同时把头往前移回中心。尽可能多多实验这个动作,小心不要过度勉强脖子。结束的时候拿起笔来,自由书写十五分钟。

2 在你的日志里回答这个问题:坐下来写作时,我到底想做什么?现在,反过来,我坐下来书写时,写作到底想做什么?

3 自由书写:如果真正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我会……我最难解的心结是……

内容选自

拉雷恩 赫林 / 著

谢静雯 / 译

九久读书人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摄图网、unsplash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