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张继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被欧阳修质疑,原来唐朝寺庙有个习俗很奇怪

2021-06-09

凭着一首诗,就能流芳千古的诗人,并不多,但唐代诗人张继,就是其中之一,鼎鼎大名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就出自张继之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只有二十八个字的诗,成为尽人皆知的名篇佳作。但是,到了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却对张继的这首诗,提出了质疑。

为什么呢?据《苕溪渔隐丛话》中的《王直方诗话》记载,“欧公言唐人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说者云,‘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也就是说,欧阳修认为,张继的这首诗,固然是好诗,但是,寺庙之中,怎么可能在半夜三更撞钟呢?

可是,当其他文人根据欧阳修的质疑,再次考证唐人的诗句,发现关于描写唐代的寺庙,半夜撞钟的诗句,还有很多。白居易的《宿蓝溪对月》中,也有一句“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唐代诗人于鹄的《送官人入道归山》中也提到,“定知别后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可见,在唐代的寺庙中,确实有这么一个奇怪的规矩,就是半夜敲钟。《庚溪诗话》、《学林新编》、《续墨客挥犀》等文献中,都提供了唐代寺庙确实有夜半敲钟的明证。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姑苏,在其他地方也存在。陆游也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有专门的说明,“恐唐时僧寺,自有半夜钟也。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况僧寺夜半钟乎?”

那么,唐代的寺庙,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一个习俗,要在半夜敲钟呢?同样是宋代的文人范正敏(也有人认为是陈正敏)在他的《遁斋闲览》中,写出了原因:“尝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夜钟,何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始知夜半钟声,唯姑苏有之。”

原来,唐朝的寺庙在半夜敲钟,还有一个专用的名字,叫“分夜钟”,是在提醒寺庙和附近的居民,一夜已经过了一半。到了宋代,寺庙半夜敲钟的习俗,就只有姑苏这一带,才保留了下来。

所以,也难怪欧阳修会对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提出质疑。虽然这一次,欧阳修的质疑不应该,但也表现出来古人做学问时的严谨认真,发现问题,就要提出问题。也正是因为欧阳修的质疑,才让后人认真地考证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穿越历史的迷雾,探寻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真相,探寻到当时一些很有趣的习俗。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