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汉字研究呈现全面发展的新气象

2021-06-11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先民曾创造出多种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上古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汉字是唯一未曾中断、沿用至今的文字系统。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汉字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就汉字研究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

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在很多场合提出,“汉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一把管钥”。在理解中华文明方面,汉字所扮演的“管钥”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黄德宽:在一种文化中,文字符号的出现和成熟是这种文化发展到文明阶段的标志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字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汉字本身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用汉字书写的历代典籍文献,记载了数千年来中华文明演进发展的历史,为中华文明的积累、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世界文字史上来看,汉字具有哪些特征?饶宗颐先生曾提出“汉字图形化持续使用之‘谜’”,您对此有何看法?

黄德宽:西方学者将世界上的文字分成表意和表音两大类型,汉字被作为古典的表意文字的代表。虽然一些学者并不赞同“表意文字”这个概念,但汉字被称作“表意文字”的说法仍有相当广泛的影响。

与世界上其他表意文字不同,汉字从产生至今一直保持着自身特征。从起源来看,汉字是孕育于中华文化沃土的自源文字体系;从发展来看,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且未曾中断;从文字功能来看,作为符号系统的汉字,其形体既包含了字义信息也有读音信息,不仅记录了古今汉语,也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著名学者饶宗颐曾提出“汉字图形化持续使用之‘谜’”。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这个“谜”,并从不同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确实是中华文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看来,“汉字图形化持续使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汉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沿袭了其形成阶段建构符号系统的路径选择,汉字构成记录汉语符号系统的基础是以形表意,这一基础从未动摇;其二,汉字符号构造在保持传统的同时,选择了形声构形作为主要方式,这一选择使得汉字符号生成与记录汉语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始终相适应,从而排除了实施根本性变革的必要性;其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这使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的汉字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殷商甲骨文到近代文字,汉字在沿革和演变中,经历了哪几个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

黄德宽:汉字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是文字发展史研究的重大课题。简言之,汉字系统经历了起源和形成、发展和完善、变革和同一等不同的发展时期。史前时期是汉字的起源和形成阶段,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晚期刻画符号,为探索汉字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汉字的起源至今还是汉字发展史研究中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

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西周时期的汉字系统沿袭了殷商甲骨文,并日趋完善。战国时期,汉字经历了剧烈的发展变革,直到秦统一六国,实施“书同文字”,秦篆最终成为规范六国文字的样本,古文字的发展历史才走向终结,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秦汉之际,最常使用的汉字形体是隶书。隶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秦国。秦的“书同文字”虽然以小篆为标准,但日常使用的是隶书。这种早期流行于秦的隶书,经历秦汉时期的发展,到西汉已逐步成为主体,小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汉字形体完成了从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换,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随着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古老的中华文明和汉字系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汉字改革成为近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吸收汉字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新中国的学者们确立了现代汉字简化字系统,简体汉字也成为我国法定的规范文字,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

中国文字学研究前景光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您自身从事文字学工作的体会来看,当代文字学研究应该注重哪些方法论原则?

黄德宽:文字学在我国是一门“早熟”的学问。东汉学者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传统文字学形成的标志。文字学旧称“小学”,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要研究内容,是为解读经典服务的。直到近代,“小学”附庸于经学的传统才得以改变,“小学”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语言学的不同门类。百余年来,由于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大量发现,我国的文字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影响了文字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文字学研究如果要创新发展并适应当代的需要,从材料到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还有待改进。

我认为,当代文字学的研究,应更加重视将发扬文字学传统与推进学术创新结合好,将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材料的运用结合好,将个体汉字考释与汉字理论建设结合好。这三个结合,是推进当代文字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所应坚持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我国对以古文字研究为代表的冷门“绝学”尤为重视。在此背景下,文字学研究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和新的研究热点?未来,中国文字学研究在哪些方面仍有拓展的空间?

黄德宽:近几年来,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字学研究获得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工作,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个部门共同设立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也在2020年正式启动,这些举措为汉字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家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关注,极大地调动了从事汉字研究的学者们的积极性,汉字研究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新气象。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汉字发展史研究、汉字与汉语关系研究、汉字的传承传播研究、汉字的文化阐释研究、汉字应用和信息化技术研究等,都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

我相信,随着各项举措的实施和学术界的持续努力,中国文字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进展,获得更大成就。未来,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整理和研究、汉字发展史研究、汉字理论研究、汉字的文化阐释研究、汉字尤其是古文字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等,都有可能取得重要突破。总之,汉字研究虽然困难重重,但其前景值得期待,我国汉字研究的新成果必将为世界语言学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一下加强汉字研究的意义。

黄德宽:在我看来,加强汉字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三点。首先,汉字是我国的通用文字,开展好汉字研究对汉字教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规范使用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次,汉字作为一种古典文字,内涵极为丰富和复杂,开展好汉字研究,深入认识和揭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对于回答好汉字如何适应信息化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语文生活这一时代命题,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加强汉字研究,深入阐释汉字文化的深邃内涵,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原标题:汉字研究呈现全面发展的新气象——访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

编辑:何迪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