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博文:为什么听到评弹,就想起江南?

2021-06-16

“为什么说评弹是心目中的江南?因为评弹与江南关系非常密切,它发源在明末清初的苏州。上世纪初,评弹中心又由苏州向上海转移。”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近日做客育民中学,讲述《评弹——心目中的江南》。他提醒同学们,讲普通话同时不要忘记地方方言,“这是城市文化血脉重要的组成环节。”

“有些江南人把评弹融入生活方式,听长篇评弹,要天天继续,每天两小时,可以持续一个月。听评弹成为生活习惯,聊一聊家长里短,吃吃小零食。”三十年前,高博文在浦东高桥演出,他记得,当时表演评弹的场所,成为当地新闻信息集散地、文化传播地,“江南河道纵横,上海周边有好多古镇,当时没有公路,评弹演员要坐船进古镇,把当下看什么电影、有什么流行文化,都带到台上去。”

评弹以苏州话为主,是吴方言的重要一种。日本学者曾专门来上海评弹团研究吴方言。“普通话有四声,苏州话则是八声,所以评弹翻成普通话来唱,味道差一点。”高博文表示,苏州到上海大约仅一百公里,上世纪初评弹中心由苏州向上海转移,经过上海这座大城市的熏陶,成为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评弹演出常常在茶楼,上午一场、晚上一场。到了上海中心城区,十几家评弹演出专业场所聚集于南京路,一个演员每天演出数量翻倍。当时上海私营电台盛行,不用录音带,全由评弹演员现场直播。大户人家做寿、办喜事,也会听一场评弹。大唱片公司都在上海,频频邀请评弹演员们录制唱片。”高博文认为,评弹在上海的繁荣,离不开雄厚观众基础,“上海有许多来自江苏、浙江的居民。小时候在弄堂里长大,我们周围邻居有苏北、绍兴、宁波、杭州人,能听得懂吴方言、听得懂评弹,更何况评弹很方便,一桌二椅即可演出。”

“评弹基本音韵、唱腔舒缓,曲调像在体内打太极拳,与呼吸气运吻合,老听客从家里步行到书场,喝茶、聊天、听完评弹之后走回家,过着非常有规律的生活。”不久前,上海评弹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高博文分析,“因为北京观众心目中有江南,评弹把江南韵味体现到极致,观众觉得舒服,值得花这个钱。”

在江南地区,评弹拥有旺盛生命力。“上海有许多评弹老观众,演出在基层遍地开花。到苏州去旅游,茶一泡,听评弹,不管听得懂还是听不懂,感觉很好。”不过高博文坦言,评弹发展任重道远,“当下社会到了观众细分的阶段。评弹一定要根据时代需要,走在前面,让观众有想来现场感受的愿望。上海有评弹剧、爵士评弹等跨界尝试,还有《高博文说繁花》受到各地邀请,说明得到了观众认可。另一方面,海派文化特别需要本地学校把它传承下去。”

本次《名家戏堂——大家谈艺·品味国粹》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等主办,上海古凡交响乐团承办,通过B站向全国直播。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