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叛逆者》豆瓣开分8.4,追剧可别忘了看原著小说!

Image 2021-06-17

2020年7月,作家畀愚应《作家文摘》访谈之邀,从《叛逆者》的创作由来、过程、背后的故事等方面接受了访谈。近日,根据《叛逆者》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CCTV8、爱奇艺同步播出。《叛逆者》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过程中,中共地下工作者潜伏敌后的革命故事。电视连续剧由朱一龙、童瑶、王志文领衔主演。小说的人物关系复杂,林楠笙、顾慎言、老潘、朱怡贞、纪中原等这些情报人员在复杂的斗争中,真真假假、分分合合、生离死别,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惊险曲折,扑朔迷离。

访 谈 · 畀 愚

记者:请你谈谈《叛逆者》(以下简称“叛”)的创作由来和过程。书中的人物在现实中有无原型。较之以往的作品,“叛”有什么新的探索和突破?

畀愚:就创作而言,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过程,就是一个职业写作者的日常。好像每个小说都是这样的,每天写一点,然后不断地调整与重塑,直到觉得把要说的话全部表达出来。至于创作由来,还是跟自己的写作规划有关。

1999年我开始文学创作,在2008年之前,一直是写当下的现实题材,后来那些小说也被归类到了底层文学。2008年开始尝试以民国为背景的小说创作,也是想换换思路。《叛逆者》应该是第三个这类题材的小说,它里面至少有一个人物是有原型的,就是顾先生。他的原型是余乐醒。

这个小说,说到底我认为就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在茫茫的黑夜里,追寻着那点光亮是要有牺牲精神的。我们有多少先辈为了这个信念甚至付出了生命。我想,这是最值得纪念的。

《叛逆者》作者:畀愚

记者:相对于读者和观众,除了阅读小说和观看连续剧之外,他们更关心小说出版、改编剧本背后的故事,请你分享一下?

畀愚:《叛逆者》这次是第一次出版。因为当初跟方励有约,要等他拍成电影后同时发行与出版。这也是为了便利双方的宣传。我还是说一点这个小说创作期间的题外插曲。

当时,小说刚写了一半,有一天方励忽然从北京来看我。他说他是名科学家,就是喜欢拍电影。我记得他从机场开车赶到我这边已经快下午两点了,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饭店吃中饭。他一边看我喝酒,一边听我聊这个小说,我的故事还没讲完,他就有打算把它拍成电影了。我还真是第一次遇见这么性情的制片人。后来,我们曾很多次在北京与上海彻夜长聊,漫谈那些人生里的奇迹与磨难,这些我们都经历过,而且仍在持续经历着。

这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也是这样,曹华益约我去北京见位大导演,偶然说起正在创作中的《叛逆者》,他当场就要派人来我工作的地方蹲守了。所以说,一个小说是有属于它的命运与归宿的,跟我们的人生一样。

朱一龙饰林楠笙

记者:看了你很多以民国为背景的小说,感觉你有很深的民国情结,为什么对民国题材情有独钟,是否可以把民国这个时期理解为你精神上的伊甸园?

畀愚:民国情结谈不上,只是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来看,我更希望多了解一点民国与战国这两个时代。因为他们至少有两个相似之处,一是战乱与割据,二是思想与文化上空前的荟萃。但民国绝不是、也不会成为我精神上的伊甸园。对我而言,那仅仅只是一个历史的时期,一种曾经的存在。

记者:“叛”在社会引起的反响超过了你以往任何一部小说,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畀愚:还是那句话,每个小说都有它自己的命运。我想,这也许就是《叛逆者》应该有的命运。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很享受这种结果的,存在即合理。这已经是个事实存在。如果有机会让我自己从个人创作里做个挑选,我还是更喜欢那部《丽人行》。因为,它在更大程度上包含了我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记忆与情感。我说的是心里话。

剧照:王志文饰顾慎言

记者:海飞也是目前很活跃的“谍战分子”,你们同是江南人,都生在同一时代,你们又是好朋友,你怎么评价他的作品。你们的“民国”有何相同不同之处。

畀愚:我跟海飞不光是朋友,这些年里也不光同样都写民国为背景的小说,我们的人生境遇里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说白了,都是那种一不小心就成了作家的人。我想他应该不会否认这种说法。我从内心里是非常敬佩他的,他是那么的勤勉与执著,几乎每年都有小说与剧本问世。这是我怎么也做不到的。另外,还有他身上那种专注与坚韧的精神。我跟你八卦一下,有一年,我跟他在宁夏,住在一个房间里。夜里,我入睡前见他坐在电脑前敲键盘,早上醒来,他仍然坐在电脑前敲键盘。

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无处不在。

至于我跟他的“民国”有什么不同?我想,民国应该还是那个民国,而不同的是我们植入到这个“民国”里的人物。有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创作“哈姆雷特”的作家也是一样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

剧照:童瑶饰朱怡贞

记者:接下来你有什么创作计划。这部作品会给以后创作带来什么压力吗?

畀愚:在比现在年轻很多的时候我曾说过,到了五十岁就不写了,以后就只做两件事——读书与画画。因为写作实在是太熬人,太累。现在发现,那时真的是太年轻了,年轻到对自己都不够完全认识。刚开始那会,我常说写作改变了我的生活,后来变成了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如今,只怕我会说,写作已经融入了我大部分的人生。

今天是个好机会,借这个访谈,我也梳理一下我的写作。最初那十年,我专注于现实题材的创作,那些都是我对生活与现实世界切身的感悟与体会,后来有点开始厌倦了,就一头扎进民国的历史里。十年就那么快地过去了,现在回头再看,还是留有很多遗憾的,没能在更大的格局里表达自我的观感。不过,这些都过去了,也就这样了。

接下去的十年我打算尝试一些悬疑与推理方面的写作,争取以一种新一点的面貌面对读者,而且是以创作长篇为主。

记者:你这部书的粉丝很多都是八零后、九零后,作为一个过来人,有什么想和他们说的?

畀愚:这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个意外收获,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跟他们一样年轻。这些书粉不光热情洋溢,而且充满善意,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他们就是希望,不仅仅对写作而言。借这个机会,我要真诚地向他们表达谢意——你们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写作的意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