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河南不再“土” ,国潮滚滚来

2021-06-18

编者按:

端午节爆火的河南,用一支2分钟的《洛神水赋舞》,初步实现了"乡土中原"到"文化大省”的区域形象重塑。这意味着:传统文化+优质表达=新流量密码。尊重经典,追求极致美感,创新技术水平,或许就能创造下一个2分钟奇迹。

今年端午,热搜霸屏、外交天团齐推的河南,成为新晋“顶流”。

经历了春晚唐宫夜宴的爆火、元宵河南博物院奇游和清明纸扇书生的刷屏,2021年的第4个传统节日,河南用“端午奇妙游”再次证明自己:文化大省的绚烂,并非昙花一现。

而2009年开始主推的“文化河南”旅游口号,在12年后,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家喻户晓。4个视频,总时长不到300分钟,就初步实现区域形象传播的重塑,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奥秘?

文化河南“上头了”

安迪·沃霍尔提出的“十五分钟成名定律”,不止适用于人,一城一物也同理,且在互联网大数据加持下,时间弹性进一步压缩。此次爆火的《洛神水赋》(原名《祈》)不足2分钟,端午节目总时长也不过41分钟,却收获了亿万关注。多平台霸屏背后,离不开观众的摇旗呐喊。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搜集网络评论,通过做关键词频与情绪分析,仔细聆听掌声背后的网友声音。

城市研究中心爬取知乎热点“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下2个热门问题、491个回答(河南卫视2021年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如何评价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开场《祈》),对所得内容清理之后,得到77414个有效数据。

参考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库,我们将评论内容的情感分为7大类:怒、恶、悲、惧、惊、好、乐。结果显示,80%以上观众以积极情绪参与讨论。其中,表示赞扬、喜爱、尊敬态度的“好”占主流,其后为“乐”,怀疑、贬责等“恶”类情绪也偶有出现。

从关键词频来看,节目对“文化河南”区域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评论内容主要围绕“河南”与“文化”展开,节目内容评价以“舞蹈”“绝美”“好看”“洛神”等词语为主;作为节目总设计师与主阵地,河南卫视同样备受关注,其创新精神与审美水平得到众多网友认可。“唐”“唐宫”的多次出现,表明自牛年春晚“唐宫夜宴”开创的唐宫小妹IP,对河南唐朝盛世的宣传功不可没。

总而言之,底蕴深厚、文明成果灿烂的传统文化大省形象被大众接受并认可。

看得到的炸圈,看不见的努力

80%以上正面情绪评价,外交天团齐力推荐……自春晚开始响起的掌声未有停歇之意。炸圈背后,宝藏河南为何唱响“文化盛歌”?

首先,坐拥数千年文化的河南自带buff,多年以来踏踏实实坚守,认认真真传承。

作为区域文化输出的重要平台,省级卫视一定程度代表当地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妨管中窥豹,从河南卫视的十一年改革路,看看他们到底有多“轴”。

20世纪初,省级卫视打响“品牌战”。湖南、江苏、浙江等6省提前战略布局。

其中,主打“快乐中国”的湖南卫视凭借《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选秀等综艺娱乐节目,成为品牌先锋队;江苏卫视打出一张“情感牌”,通过《非诚勿扰》强化其“情感中国 幸福中国”的定位;2008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蓝”口号,通过《中国达人秀》等节目站稳脚跟……

处于第二梯队的河南卫视2010年改版发轫,打出“文化立台”的口号,相继推出或改版《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华豫之门》等文化节目。再加上老将《梨园春》《武林风》,戏曲、武术、鉴宝、文字、成语……河南卫视,应该是文化节目最多样的电视台了。

这里的90后,哪个没有陪爷爷奶奶周末雷打不动收看《梨园春》的经历,谁不会哼几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呢?

作为《成语英雄》的嘉宾之一,国漫大师蔡志忠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无论是前一阶段的《汉字英雄》,还是现在的《成语英雄》,河南电视台在传播文化方面都有独特的渠道和方式,我表示欣赏和赞赏。”

坚守固然难得,但倘若一直闷声做事,滞后于时代步伐,那影响范围也只能限于内部,无法真正获得更大的情感认同。

从春晚破圈到端午炸圈,真正为河南带来目光停留的,是其崭露头角的文化创新能力,包括文化生产单位的体制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创新等。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执行策划、《端午奇妙游》执行策划徐娜对南方周末坦言,中国节日系列的“炸圈”并不是偶然,很大程度得益于2020年电视台开始实施的体制改革,包括更新部门管理体系,设立纪录片工作室、导演工作室等;采用项目经理制,大型活动需通过内部竞聘和招标形式决定主导权归属。

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媒体管理体系,其实并不新鲜。湖南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部黄弘彦就曾指出:湖南卫视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人才激励、团队运作等人力资源手段,形成了有利于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动态化管理机制。

但是,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在大量人力被解放、被激励之后,各种灵感的火焰就迸发出来了。

《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节目首创“网综+网剧”的编排形式,7个短视频各自展现一种文化风情,方便单独传播;不同作品之间又有剧情的连接,提升人的沉浸体验感。

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受访者供图)

创新是会上瘾的。接下来的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都被安排好了。徐娜还透露,河南广电后续将深入开发“唐宫小妹”IP,除去已经试水的盲盒、周边等产品,“我们还会尝试网剧、网络大电影,用小姐姐的不同人设贯穿剧情,希望大家期待这样的作品出现”。

其实,“创新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算是“公开的秘诀”,人人都会说、座座城市都在做,为什么河南成功了,还连续出圈,无一失手?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开放创新的同时,河南保留着数千年文明的庄重与大气,让观众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肃穆,一种震撼。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祈》(受访者供图)

这与过去大部分国潮产品不同。

德国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尼采在论述古希腊戏剧时指出,艺术存在着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和谐。阿波罗是太阳神,倡导庄严的、肃穆的理性之美;狄奥尼索斯为酒神,主张追求愉悦的、自由的狂欢之乐。

为了与充满朝气、向往自由的年轻灵魂同频共振,部分国潮产品主打趣味、好玩以引起更多关注——从这样的意义而言,国潮时下的复兴很大程度是中国式狄奥尼索斯精神的成功。

但在传承与创新的界限中,偶尔会不小心失了度,忽视数千年文化的厚重与内涵,古典美成了包装风格,流于表面的“国潮文创”最终走向消费主义的狂欢。

而源自河南的“中国节日”系列,则像“潮玩”娱乐浪潮中的一股静穆的清流,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种庄严之力。这种庄严感在纪念革命烈士在学校的教育中存在着,如今成为喷薄而出的潮流。

河南的经验是,并非泛娱乐化地消解文化,选择尊重传统,运用现代科技再现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水下拍摄十几个小时的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中,表演者的服化与敦煌洛神形象一致,通过较高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审美,再现了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神女形象。《丽人行》再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绝色之美,演员用优美的舞姿演绎大唐盛景……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丽人行》(受访者供图)

其中令人肃穆而震撼的,究竟是这些视频艺术作品,还是数千年传统文化,抑或是真诚用心的传承态度,早已分不清了。

最后,再好的作品也需要合适的观众。传统文化=新流量密码,这个等式之所以能成立,离不开大众审美的回归,文化自信的崛起。

“幸运的是,坚持做文化的我们,遇到了正在寻找文化的受众。”这是采访时,徐娜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中国文博文创消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1990年后出生的消费者占比超过了53%,其中95后占比更是达到了30%。

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的提高,团结抗疫激发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种种原因使年轻人心态与审美发生转向,更欣赏传统文化的深邃与肃穆,探究传统艺术的精美与灵巧。

如河南省政协文史委主任毛德富教授所言,“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藏着每个中国人都会产生共鸣的文化基因。传统的最时尚,这是我们上下五千年该有的文化自信。”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祈》(受访者供图)

节日之外,我们期待尘封的文化活起来

除中国节日系列策划之外,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河南在文化传播上做了多种尝试。

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中,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单独成篇。淌过中华民族半部文明史的黄河,首次在生态、水域领域以外的章节重点出现。还计划与大运河互连互通,2025年实现郑汴洛等旅游通航,重现“清明上河图”。

4年后的大运河我们暂且不讨论,“活”起来的文物资源就在眼前。河南省文物局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传统文物融入科技、时尚的表达之中,让更多人线上领略传统之美。

线上河南博物院的文物盲盒备受关注,线下一个大型戏剧盲盒悄然建成。

6月初,戏剧主题景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正式开城,21个剧场演绎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转身即是沧海桑田。

景区还将乡土河南与文化河南融为一体,走过100亩麦田、穿过15米高的夯土大墙,方可揭开数千年文明的面纱。

“《只有河南》就是要通过你肉眼可见的真实,通过一悲一喜的情感震撼,让那些沉淀下来的中原文化全景展现,给你带来冲击心灵的情感共鸣。”导演王潮歌说。

优秀文化作品出圈后,观众从用“手”鼓掌到用“钱包”鼓掌,转化宛如牛奶一般丝滑。

去哪儿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清明假期坐飞机去洛阳的旅客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两成。而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端午假期旅行大数据报告》,郑州首次入围近年黄金周热门前十目的地。

但我们仍要意识到,吸睛带来的文旅增长潜力多大、后劲多久、评价如何,与线下旅游景点的管理服务水平、交通住宿等公共设施完备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河南的文旅产业能否因此崛起,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文化强省”的flag?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专访河南卫视:立足实际继续“破局”谋发展,2020年完成频道改版升级与经营新突围;张颖;电视指南

2.省级卫视及河南卫视品牌发展历程研究述评;吴静;今传媒

3.河南卫视以文化立台的探析;宋玉杰;新闻爱好者

4.地域形象与文化符号传播研究;李天姣;复旦大学2013级硕士毕业论文

5.从传播学角度浅析区域形象塑造问题——以“河南形象”为例;作者:侯建建、张荣;新闻世界

南方周末研究员 郭倩倩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