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夏至丨大树底下听蝉鸣,忽觉夏日长

Image 2021-06-21

夏至,一年中最灿烂的日子

夏至,北半球的白昼到达全年最长,

这天以后阳光灿烂的时光便越来越短,

太阳将踏上“回头路”,一路向南。

生活没有回头路,多少美好可一不可再。

仲夏便是谈梦想的大好时光,

夏至努力曝光生长,

下一个季节才会结出耀眼的果实。

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

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从此过后,万物繁茂生长,对雨水的需求也达到极致。故夏至的午后,或傍晚,常会有一阵雷雨,骤来疾去。诗人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别有一番意趣。

伴随着上天的滋养,盛夏的热浪也随着越发嘶鸣的蝉叫声扑面而来,池塘里早已“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绿树阴浓里“蝉鸣声声响,忽觉夏日长”......同时,夏至的夜空也会逐渐变成浪漫星空,那繁星闪烁的夜,将照着我们安然入梦。

夏至已至,万物都在蓬勃生长,那耀眼的瞬间,像极了天边刹那的火焰。夏至,一年中最灿烂的一天,虽然这耀眼的瞬间,终究会过去,可这最光明灿烂的日子,是经历了秋冬春的超长等待,犹如人生,在经历了无尽的等候与努力,总会迎来美好。夏至,活在当下,生活也当如夏花一样绚烂绽放。

夏至 · 物候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夏至时节第一个五日,鹿角开始脱落。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阴气生,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蜩始鸣”指的是知了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另外人们所知的“螗”是一种较小的蝉,小而绿,叫声尖锐而急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为区别“知了”,俗称“都了”。

夏至最后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已过半。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疗伤寒寒热、喉咙肿痛等。

夏季充满了美与诗意。酷夏,暴雨常常不期而至,带着泥土的气息,人们还来不及张开伞,转而却又烈日晴空。骤雨让夏天的云比其他季节的要大要白,沉甸甸的,靠眼睛很近,圆滑的肌理显得立体性感,带给人们无限的惊与喜。

除了突然到来的雨,夏天还有歇斯底里不停叫唤的知了,也许有人觉得聒噪,但正是因为白天越躁动,柔软的夏夜才更让人期待。夏夜,知了消停,一丝丝流萤滑入夜幕,这是揉碎了散落人间的星光,让人喜出望外。

夏至长,不过一日,盛夏热,不过一季。夏日,骤雨骤晴,知了流萤,物候总能巧妙地做到动静皆宜,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其实只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就会处处充满惊喜。

夏至 · 花开

夏天的每一朵花,都开得猛烈。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凌霄花就迫不及待了开了,诗人说:“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愿大家都如这花般,有凌霄之志,绝伦逸群。

此时节的荷塘里,弥望那田田的叶子,那明珠般的花朵,如刚出浴的美人。诗人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夏日观荷,愿大家都能守得初心,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

夏天的群花中,茉莉盈盈轻绽,世人说它的花语是“清纯、贞洁”,它的谐音“莫离”却更让人欢喜:“送君茉莉,请君莫离”。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小茉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夏至,正是木槿花繁叶茂之时。木槿,迎晨而荣、日中则衰、至夕而零,朝花而可夕拾。虽然每朵木槿花只能绽放一日,被李时珍命名为“朝开暮落花”,但木槿全树的花期却很长,似乎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就像太阳不断地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来四季轮转,却是生生不息。于是木槿又有着“无穷花”的美称。不禁令人想起木槿的花语“温柔的坚持”。愿大家对于喜欢的事情都能默默长久的坚持,汇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有些花,生来是要争俏的。诸如春日里,一树树梨白与桃粉,宣示着“花开即春天”的真理。而有些花,生来是不争的,它们低低的,以谦卑之姿容纳大世界。人们常说,生如夏花之绚烂,一阵一阵夏日花香,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却早已深入我们内心,撩起原初的感觉,唤醒从前的记忆,我们情不自禁,无从设防。

夏至已至,在这盛夏,这些小小的花事,不与万物竞相生长,而是保持谦卑,以香气与人们相遇。当每一朵颤动的花散发芬芳,芳香与音响缠绕在温柔的黄昏里,唤起一阵阵回忆与晕眩,才明了花事不会了却无痕。盛夏多热闹,就随着这一缕缕花香的痕迹,跳一段优雅的华尔兹吧!

夏至 · 仪式

“夏至”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炎热时刻的到来。

古人认为,夏至日阳气至极,阴气始至,所以把这一天看得很重,并举行祭神祀祖活动。《周礼 春官 神仕》说:“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意思是夏至这天,祭祀地神,以消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史记 封禅书》又记曰:“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这时的祭祀活动,已伴以“乐舞”,规模渐盛。汉以后,“夏祭”渐成规矩,且历代沿袭,只是内容逐渐发生变化,由单纯的“祈福”,进而成为“感恩求报”。

在北方,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所以,祭祀活动的内容就变成了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嘉靖河北《威县志》载:“夏至,村落各率长幼以祭,名曰麦报秋。”至今,有的地方还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在古代,夏至日,妇女们还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件。《辽史 礼志》中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酉阳杂俎 礼异》也记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香囊可除汗臭。“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互赠一把“凉友”(凉友是古人赠予扇子的美名),展开后馨香四溢,招来清风,风雅十足。

夏至 · 吃食

夏至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吃馄饨等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

夏至面条不可缺,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许多地方的重要习俗,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北方夏至吃面食,而南方有些地方则在夏至这天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夏日里,最令人想念的还是井水镇西瓜,若能吃上一口,那才叫让人销魂。西瓜最妙的吃法,莫过于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满满都是凉意。

古人云:”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夏至时节,刚从树上摘落的荔枝最为新鲜,水分丰盈,粉嫩欲滴,令人垂涎欲滴。

除了人人爱的西瓜荔枝,红宝石般的杨梅也是当夏主角。吃货苏东坡云:“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一颗酸甜饱满的杨梅入口,五脏六腑为之一振。江南人喜欢以白酒浸泡杨梅酿酒,喝后令人胃口大开,还能防中暑。

夏至 · 感悟

阳极之至,自强不息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阳气最盛的一天。此时,六龙天行,属于《易经》的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阳能沛然,君子自当效法天道,奋斗不息。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曾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后来逐渐演变为清华的校训。天地之道,即是人生之道。孔子勉励弟子:“生无所息”。人生在世,要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孔子为推行理想,一生奔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生短暂,唯有珍惜时光,才能不负此生。

阴气始生,阴阳平衡

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白昼变短。

在夏至之前,太阳高度角持续攀升,气温越来越高,白昼越来越长,这便是独阳。夏至,便是独阳到了极限,马上就要终止,阴气开始出现,呈现出阴阳中和的态势。《易经》里讲“亢龙有悔”,孤高再上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这时就要开始收敛。

《道德经》里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阴一阳,此消彼长,万物循环往复,是以生生不息。这启示人们,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道理。世界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得意莫嚣张,失意莫沮丧。

结夏安居,心清杂念

老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夏至时节,因为天气太热,所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差。此时人很容易脾胃虚弱,没有食欲,也就是所谓的苦夏。要注意饮食的补养,多吃蔬菜水果。夏属火,火乱心,此时人心浮动,容易心烦意乱。心烦之后,燥热更增,所以要注意正定。

古人说:安禅制毒龙。夏天的时候,外面毒虫较多,天气又热,不妨结夏安居。调养自己的身体,安顿自己的心灵,尽量不要动气上火。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夏至之后,就是三伏。漫漫长夏,心清杂念,身清暑热,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夏至,最热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但足够炎热,夏天也才足够可爱。

因为热,西瓜才变得清甜;

因为热,才让人无比怀念清凉。

因为生活中有缺憾、有希冀,

所以更要学会发现生活的美与珍贵。

把煎熬过成享受,对未来充满期待,

以快乐、喜悦之心迎接所有,

这样我们的周围便处处都是幸福所在。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