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05后”小诗人杨旻怡:不管以后做什么工作,诗歌都将陪伴我

2021-06-22

日前,由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棠湖中学主办的“05后”小诗人杨旻怡首部诗集《背着星星飞翔》诗歌研讨会,在棠湖中学举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龚学敏、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四川省诗歌学会会长曹继祖等30余位诗人出席。

“写诗是件很纯粹的事。”棠湖中学初三学生杨旻怡在研讨会上表示,她跟诗歌的缘分,来自于十年前看到的一场雪景,纷纷飘落的雪花,让她不自觉念出人生第一首诗歌。十年后,她出版了人生第一本诗集:“我现在只是个孩子,未来一切如何还不知,但不管以后我做什么工作,我都希望诗歌能够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陪伴。”杨旻怡说。

杨旻怡

谈及诗集《背着星星飞翔》,杨旻怡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大部分作品在她初中时创作:“步入初中,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平时看见的事物与我的思考进行结合成为一首首诗歌,这应该是我对生活的一种热爱,愿世界更加美好的期望,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吧。”同时,她还表示,对诗歌写作的热爱,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氛围,杨旻怡表示,父母常在家中探讨诗歌,他们在创作之后也会与她分享,“有时会跟我一起推敲字眼,顺势教我如何写诗如何读诗,耳濡目染下爱上写诗。”此外,在平日里的踏青出行中,也让她与大自然有充分接触,在自然中寻找诗意。

杨旻怡从小时候就开启了诗歌创作,是出于灵感还是思考后的写作呢?对此,杨旻怡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属于两者结合:“有了思考看万物才有灵感,有了灵感看万物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作诗,有了灵感才能写诗,两者缺一不可,即是灵感性又是思考性。”

据悉,生于成都的杨旻怡先后在《四川文学》《青年作家》《少年时代》等报刊发表诗歌,诗集《背着星星飞翔》获成都市文联“我爱成都”诗歌大赛少年组“十佳小诗人”称号。

龚学敏

会上,龚学敏回忆了对杨旻怡的印象。他说,大概八、九年前,杨旻怡随母亲在丰都笔会时,就引起了他的注意:“我觉得她有写诗的天分。现在我之所以认可杨旻怡,就是读她的诗,发现她的诗中最可贵的是有‘我’,这代表着一种自己的自然观,即世界观。”龚学敏认为,对于孩子而言,无论将来写不写诗,都需要保持这种生活中有“我”的世界观。

伍立杨则评价杨旻怡的诗歌“不落俗套,超越的想象力,陌生化的写作,经得起时间的咀嚼”。曹继祖在会上表示:杨旻怡的诗,有情怀、有思想、有意象,“我完全同意龚学敏、邱易东、牛放几位先生在《背着星星飞翔》序言中的观点。她的诗歌积极向上,具有原初的美好情绪,美感丰盈。”

杨旻怡诗歌

《微光》

萤火虫背着星星飞翔

夜色就多了光亮

黑暗无边

一群小虫与黑暗叫板

只需要一点微光

便能看出黑暗的破绽

《雨的命运》

雨水的使命

便是坠落

最后的那一声滴答

是对命运的绽放

它用尽所有的力气

使自己的迸裂更加响亮

它不甘心

坠落得悄无声息

它不在乎

闪电或炸雷的傲慢

它坠落

同样的

石破天惊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曾琦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