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这幅《在党的“一大”会议上》,为何只有六位代表“登场”

2021-06-22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

「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

梧桐树下小洋房,里弄小巷石库门。日前,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开馆。新建展馆与一大会址隔街相望、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设有“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采用文物实物、图片图表、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

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树德里一间18平方米的石库门民居内举行。这是一幢漂亮的沿街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有序,门扇是黑漆实心厚木大门。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参加一大的代表,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28岁。他们怀揣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走到了一起。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起点。但这个起点有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一大开启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当时,出席一大的代表和相关人员围着一张大桌而坐。28岁的毛泽东眉清目秀,身着灰色长衫;何叔衡是年龄最大的代表,长方形脸膛上留着黑胡子,看上去像是习惯于读线装书的老学究;李达光头锃亮,戴着一副细圆眼镜,学者味浓;李汉俊身着白色长衫,留着背头,颇为儒雅。

董必武时年35岁,却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头戴西瓜帽,身着长衫,给人以憨实的长者印象;比董必武小10岁的陈潭秋浓眉大眼,西装领带,可谓“洋味十足”;刘仁静是最年轻的与会代表,才19岁,有着一张娃娃脸;王尽美长脸寸头,长着一对大耳;邓恩铭圆脸清秀,留着三七开分头。

关于会议是在望志路106号一楼还是二楼召开,一度有过争议。1956年2月,董必武到上海视察,在会址内外观察后肯定地说:“当年我们开会不是在楼上,而是在楼下,会议室应该布置在楼下。”由此,进一步明确了一大会址的现场及会场内部陈设等细节问题。

1977年创作的油画《在党的“一大”会议上》,是生动展现一大会场场景的代表作。创作者有选择地进行了局部表现,视觉焦点是红白交接墙前的青年毛泽东,其右手边为何叔衡、王尽美,左边是董必武、邓恩铭、陈潭秋。画中,毛泽东左手扶桌、右手挥动,可谓目光如炬;其余几人或坐或站,但目光方向都与毛泽东一致,寓意党的团结。

一大召开前后,全国共有58名共产党员。这些早期党员,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和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地,基本上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他们中有的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老会员,有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还有的是在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左翼青年学生,职业包括教师、编辑、记者或学生等。

应该说,很多人的家境都不差。他们投身革命、参与建党,并不是迫于生计,而都是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权威党史资料显示,这58人中,在革命中牺牲的有14人,病逝的有8人;坚持到革命胜利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4人,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的有12人。此外,还有因各种原因脱党退党的。

从这一情况来看,历经大浪淘沙,这58个人中的大多数是经受了考验,做到了矢志不渝。正所谓:坚持初心者,千古流芳;背离初心者,遗恨千古。坚持初心,才有革命的胜利,才有新中国,才有新时代。

「四道封锁线,奋起一扫光」

“西行秋风凉,月夜过湘江。四道封锁线,奋起一扫光。”湘江,见证过一场真实而悲壮的史诗。红军将士在这里用生命铸就了“铁血后卫”的铜墙铁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宁死不屈?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精神?

黄镇的《过湘江》是有关“血战湘江”一役的即兴漫画,作品最初见于《西行漫画》(风雨书屋1938年版)。黄镇,安徽桐城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新华艺术大学。长征期间,他同千千万万的战士一道万里跋涉,并“在战斗的行列中用画笔写下这些历史的动人的场面”。

上世纪20年代,闽西地区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红军的到来,进一步传播了“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思想。由此,先后有10万闽西工农子弟报名参加了红军和赤卫队。

后来,闽西各县独立团先后改编为红军地方主力,陈树湘任改编后的独立第七师师长。不久后,这支队伍与其他队伍一同整编,成为红34师。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进行战略大转移,踏上了长征之途。11月,红34师受领长征途中的断后重任,坚决阻击围追之敌。临别前,军团首长叮嘱陈树湘,一定要把干部组织好,要把战士们安全带回来。

湘江战役打响后,陈树湘率官兵死守阵地,与数十倍于己之敌殊死激战几天几夜,直至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但此时,红34师已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

战斗中,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他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以至当地百姓中流传开这样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七八十年后,三联水墨写意画《血战湘江》更为立体地呈现了这场血战的场景。第一幅以呈现战斗中人物的精神状态为主,把人物组合成丰碑式的群像效果;第二幅以表现行军态势为主,以“Z”字形构图凸显红军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气势;第三幅进一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作为长征途中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湘江战役正是理想信念强大力量的集中体现。新的长征路上,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保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潮水流向街头,旗帜招展星空」

百炼成钢,终成脊梁。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我们党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的一段峥嵘岁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晚,延安城里灯火辉煌,到处都在举行盛大的火炬游行,欢呼声此起彼伏。有人高唱:“前进!人民的解放军!解除敌人的武装,去恢复交通和城镇!”有人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朱德总司令还在八路军总部举行晚会,邀请盟国友人一起庆祝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延安狂欢夜》中写道:忽然山上山下,人声异常嘈杂,又听锣鼓喧天,有人甚至乱敲铜盆,有的用力吹喇叭。整个延安起了骚动,男女老少涌出窑洞,延河两岸岗山,野火漫天通红。

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感染了延安的作家、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深情描述:“人群,到处都是人群。感激传染着感激,欢喜传染着欢喜;个个都挺着胸脯,高高地举着火把,跟随锣鼓队,拥向街市……所有的门都打开,迎接欢乐,款待欢乐,欢乐是今天夜晚最高贵的客人。”

对于这一历史时刻,有过多视角的艺术呈现。其中,《延安火炬》形象描绘了“人似潮水流向街头,旗帜招展在星空”的情境。画面中,蜿蜒的欢庆队伍和连成长蛇般的火炬构成动感恢宏的气势,深刻体现了“脚踏实地走到人民中去”的创作原则和艺术风格。

“如果说整风之前的美术工作还大半是漂浮在实际生活的上面,而且活动并不广泛,那么整风之后,我们的美术工作者是深入到实际当中,和边区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而且更加把阵营给扩大了。”中国现代版画的开拓者力群,在延安《解放日报》上是这样总结的。

总之,百年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生动讲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演进史。通过回望早期共产党人以首创精神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回望长征途中的悲壮和英勇,回望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可以让后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为直观、明晰地了解我们党的奋斗轨迹、历史贡献以及革命先烈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