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丝绸之路周|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学术成果发布
6月18日,2021年丝绸之路周开幕式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发布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学术成果。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学术成果仍旧琳琅满目。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不仅国人在关注丝绸之路,全世界学术界对于丝绸之路探讨的热情也在高涨。经过《2020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学术成果团队专家们的筛选,最终确定2020十大学术成果榜单。
杨建华、邵会秋、潘玲《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英语版)
本书是一部系统探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文化互动的著作,主要关注匈奴联盟和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结合分区和阶段性分析,作者采取了广阔的视角,将北部地区视为欧亚大草原的一部分,通过考察青铜器的传播,将历史与文化结合起来。作者认为欧亚内陆的社会发展动力主要来自南部与农业地区接壤的大前沿地带,将欧亚草原的东部分出一个“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区”,这个冶金区在公元前2千纪初处于萌芽状态,到公元前2千纪后半叶正式形成,包括了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外贝加尔,并向西到达米努辛斯克盆地,形成东部文化向西推进的形势。到铁器时代早期,短剑、战斧等武器以及马具在欧亚草原迅速地大范围的传播,这是由于各地畜牧专业化的发展不得不采取了游动的放牧方式,各部族之间也因此为草场的争夺不断发生战争,这些新式的武器和马具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本书图文并茂,包含三百多张彩色照片,为读者提供了中国北部地区和欧亚大草原两千多年文化交流的独特全景。
德罗曼《印度—罗马胡椒贸易与穆吉里斯草纸文书》(英语版)
本书探讨了公元前后几个世纪的印度洋贸易。作者对罗马帝国法律和经济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的穆吉里斯草纸文书(Muziris papyrus)进行了全新的系统研究。这件文书一方面揭示了罗马商业家族在远洋贸易中的借贷协议格式,另一方面提供了一艘名为赫尔墨阿波罗的商船上进口的印度南部货物的总价值。作者广泛搜集地中海世界和印度的文献、文物材料,分析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南印度胡椒贸易的历史,阐明了早期罗马帝国与南印度的贸易的几个方面,包括罗马帝国与南印度贸易的物流挑战,商业企业提供资金的贷款协议中的运输物流,财务和法律要素,罗马帝国对印度商品的评估和关税征收等相关技术问题,重新界定了商人、税吏和罗马帝国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还考察了罗马与南印度贸易关系的整体演变,南印度贸易利益相关者的结构、组织以及私人税收征管者的作用。
彭晓燕、乔纳森·布拉克、弗朗西斯卡·菲亚切蒂《蒙古时代欧亚丝绸之路上的将军、商人和文人》(英语版)
13至14世纪时,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的空前庞大的帝国,包括元朝和四大汗国,疆域从朝鲜到匈牙利,从伊拉克、西藏、缅甸到西伯利亚。蒙古帝国统治了当时已知世界大约三分之二的地区,在欧亚大陆上创造了非凡的流动性,使人民、思想和物品跨越了广阔的地理和文化边界。本书展现了活跃在欧亚大陆的三个主要群体,即军事指挥官、商人和知识分子各自的故事。各位作者利用汉语、蒙古语、波斯语、亚美尼亚语等多语种史料,描绘了令人信服的蒙古帝国东西交通画面,为这个发生快速而深远变化的独特时期提供了重要的见解。本书为讨论蒙古帝国对中国、穆斯林世界和西方的影响提供了完美的起点,阐述了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交流的规模、多样性和创造性。
葛承雍《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汉语版)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同域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汉唐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力强大,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文化发达,胡汉交往频繁。这一时期,一批批胡人沿丝绸之路将异域的器物、动植物、艺术、宗教、文化、习俗带到中原地区。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国的宫廷、城市,潜移默化中将他们的文化植入了中原文化,逐渐使得中华文明中有了外来文明的因素。本书作者长期坚持从历史学、考古学的角度开展对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互动问题研究。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是一部中国学术界有关外来文明入华研究的高水平著作。在这部五卷本文集中,作者纵论胡汉文化如何在汉唐时期进行深入交流互动,具体考察了入华胡人的生活状况,探讨外来文明对中原建筑、书法、绘画、雕塑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挖掘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作者关注的地域空间大多与汉唐以来丝路沿线的族群、政权相关联,对于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的基础性研究,对于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构想有着积极作用。
王小甫《香丝之路:阿曼与中国的早期交流—兼答对“丝绸之路”的质疑》(汉语版)
文章指出,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端的阿曼是西亚最接近东方的地点,这就使它在技术有限(主要是缺乏机械动力)的古代,在传统东西方海路交通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使它成为古代丝绸之路海陆两道联通路网的交通枢纽。作者提出“香丝之路”,分别以乳香和丝绸这两种特产指代阿曼与中国两种文明和文化,阐述了古代两国之间的物质与文化交流。随着公元前后欧亚早期交流的发展,引发了公元1世纪末"甘英使大秦"事件,最终促成阿曼(蒙奇、兜勒)遣使中国建立国家关系。和罗马金币一样,阿曼乳香、中国丝绸都曾担任古代世界经贸交流的等价物,一起支撑了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运作。正是古代西方世界这种广泛而强大的商品需求,支撑了中国丝绸在居间地带具有并维持其等价物的地位,称为“丝绸之路”可谓名正言顺。
森安孝夫《丝绸之路世界史》(日语版)
在前现代世界中,欧亚中部民族的运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骑马游牧民族是如何出现的,他们的流动性和经济实力如何渗透到邻国?丝绸之路网络的“前现代世界系统理论”是什么?本书作者是著名的回鹘语专家,本书立足于欧亚大陆各地发现的古代文献和碑铭,阐述了粟特人和回鹘人的商队贸易和摩尼教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到,一切都是历史产物,从文化、语言、思想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一切都是以变化和混合的方式创造的。单纯的民族文化和普世民族并不存在。本书前半部分对什么是世界史、世界历史的周期性、欧亚游牧民族的流动性等宏观问题作出了新的诠释,提出了丝绸之路世界体系理论。本书后半部分专注于粟特人、回鹘人的宗教信仰转变和贸易活动,最后还探讨了近年来在日本发现并受到全世界关注的摩尼教派绘画,从史料中揭示出丝绸之路的真实形象。
上海博物馆《大唐宝船—“黑石号”沉船所见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与艺术》(汉语版)
近年来,从我国南海及东南亚海域打捞出水的多艘古代沉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打捞的“黑石号”就是这样一艘重要的9世纪沉船。其出水文物种类极为丰富,包括各窑系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堪称一个巨大的宝藏。本书为上海博物馆配合“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展览,邀请16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从航海、贸易和艺术三个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黑石号”出水文物的历史价值,以及其所处的中晚唐时期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学者们对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路线、早期航海技术、船体复原、船员生活等的考证研究,也有对沉船出水的陶瓷器、金银器、玻璃器、铜镜等各类文物的思索分析。从而让观者在领略大唐盛世精致物质生活的同时,感悟其开放包容的文化精髓,了解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真实历史面貌。
李军《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汉语版)
本书是一部专注于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著作。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本书提出“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观念,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书还探讨了“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的可能性,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微妙的历史学”和“有限的总体史”,也是一部以展览形式出现的“可视的艺术史”。
梅天穆、艾骛德、巴雅尔赛罕、白岩一彦、邱轶皓等《伊利汗国史新探》(英语版)
本书提供了探讨伊利汗国历史的新研究方法和途径。本书的作者们,包括梅天穆、艾骛德、巴雅尔赛罕、白岩一彦、邱轶皓等,是当今欧美、日本、中国等地研究蒙元时期历史的专家和新锐,其中有不少人的研究方向不在伊利汗国史,而在元史、拜占庭史、基督教史等邻近领域,因此他们观察伊利汗国历史的角度和方法与过去的研究有所不同。尽管伊利汗国大部分位于今天的伊朗,但本书将关注的重点从核心地区和伊利汗国宫廷移开,将目光投向了汗国的其他地区。本书对波斯文、蒙古文、汉文、拉丁文、亚美尼亚文中有关伊利汗国历史的原始材料进行了全新考察,诠释了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材料能为伊利汗国各省提供何种信息。本书对伊利汗国的语言、文字、基督教、物质文化交流,以及伊利汗国在中亚、西亚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考索。
赵莉、荣新江《龟兹石窟题记》(汉语版)
新疆龟兹研究院保存有丰富的吐火罗语材料,是目前国内最为集中的收藏单位。这些材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出土的木简和文书残片,这部分文字除了用来书写吐火罗语与梵语的婆罗谜文字之外,还有少数书写梵语与印度俗语的佉卢文字残简;另一部分就是洞窟现存的题记,主要是壁画榜题以及由石窟居住者、参观访问者在墙壁上留下的墨书或刻写漫题。壁画榜题主要是吐火罗B语(即龟兹语)与梵语之婆罗谜文题记,漫题则泛见各种语言文字。
本书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对古代龟兹国范围内现存所有吐火罗语资料,尤其对之前较少被关注的石窟题记予以系统梳理,进行详细释读及研究,是一部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新疆现存吐火罗语文献研究的学术专著,包含文物图版、出土讯息、字样摹写、内容转写、翻译注释、综合研究、词汇索引及文物编号索引等。本书的出版,不仅将呈现中国学界在吐火罗语文献研究上的最新成果,更充分反映了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的文明交汇之地。
END
转载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公众号
编辑:陈舒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