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冯小刚与易中天的唇枪舌剑:要不要复用繁体字来弘扬传统文化?

Image 2021-07-06

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不断增加对文化领域的重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口号也应运而生。

作为一位普通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与自身行动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文化传承有着足够的自信。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却有着一部分的“跳梁小丑”大肆宣扬自身“才华”。

娱乐圈的著名导演冯小刚,虽然在电影界有着较大的名气,但是其自身商人本质却无法改变。他在一档网络节目中提出,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将简体字放弃,重新采用繁体字。冯小刚导演的建议在提出后引起了非常大的波澜,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则反驳道:亂竈龜鬱你写写看。易中天的观点汉字简化是在朝着更容易书写的方向发展,是有利的。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我国必须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但是繁体字作为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着数千年传承的山水画、书法、传统音乐等艺术更具代表性。不仅如此,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并非蕴含在文字之中,而是由承载了数千年的文明结晶的历史长河显现出的精华。

虽然文字对于一个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繁体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它的作用仅仅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是当时的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繁体字主要是由汉朝的隶书不断演变而来。在明清时期结合书法艺术,确定了当时繁体字的整体框架,随着清朝灭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繁体字仍然是官方认可的文字。但是繁体字笔画繁多,需要有良好的受教育程度才能够理解,而简体字则不同。

将繁体字与简体中文作比较,繁体字的原始象形文字基础更加明显,虽然原始象形文字据说由古埃及人创造,但已经通过象形文字衍生出了自己的文字,并且向着更加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例如繁体字中的“簡”与简体字中的“简”相比,可以明显的看出,易于书写的竹字头保留了下来,而笔画较为繁琐的“間”则简化成为了“间”。

虽然通过数千年的演变,汉字已经从曾经的原始象形文字演变为如今的表意文字,但是繁体字中所蕴含的原始象形文字的意味是更大于简体字的。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字改革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才能够进行,如果一味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就要进行文字改革,那么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受到战争摧残严重,使得各行各业都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不仅如此,残酷的战争使得本来受教育率就十分低下的新中国雪上加霜。

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国家开始推行字体简化政策,放弃繁琐困难的繁体字,由更加简单的字体替代。

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民众的识字率以及受教育程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字的简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还是历史的要求,文字的演变永远都会朝着更加简单的方向发展。

简体字的推行与使用,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在今天,笔画稠密的繁体字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时代潮流。几乎没有人会琢磨茴香豆的“茴”字究竟有几种写法,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主流。

不同的时代,文字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简体字正是现代文明所需要的。虽然繁体字能够代表新中国成立前,或者说明清时期的文化,但是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分清精华与糟粕更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中也出现了“缩写体”等文字表达形式,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而书写繁琐,用法生僻的繁体字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茴香豆的“茴”到底有几种写法在生活中也几乎不会有人去研究和了解,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通过复用繁体字来弘扬传统文化。

虽然复用繁体字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来说事倍功半,但是繁体字也并非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学习繁体字在研究中华传统书法艺术时却有着一定的作用,它更应当成为一种文化的见证者被历史牢牢记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