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你来我往刷存在感,学术研讨会沦为“表演”?

Image 2021-07-06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学术研讨会多且主题泛、学者疲于奔会,该怎么办?近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的《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指出:“所谓‘表演’,意味着绩效、活动和演示。随着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功能的减退,学术研讨会的‘表演’功能在不断增强。”

在澎湃新闻对陈洪捷的专访中,他坦陈自己是做高等教育研究的,教师、学人,学人的行为等,都是他在研究中关注的对象。他认为,文章发出来后,根据大家的反馈,自己的描述应该比较准确,不能说100%准确,但呈现了他观察到的现状。他感觉大概是10年或者20年以来就存在这类现象了。现在这种现象可能有加强的趋势。

学术界举办研讨会,对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有利,因为学术探究不止要有人坐冷板凳、啃文献,也需要人适当走出书斋、实验室,接受其他学者的眼光丈量,以及学术共同体的评判质疑。同时,展开学术争鸣,能增加不同学者间的互动,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更高台阶。当学术研讨出现沦为“表演”的趋势,变成一年下来某个机构举办多少场会议的统计绩效,甚至部分参会者故意放水、“刷存在感”,那研讨会的学术功能便被不断弱化。

一场学术研讨会,不管规格高低,举办方都要投入活动组织资源,背后涉及会场、住宿等会务开销,工作人员、志愿者要为此奔波准备。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学校的办学开支是有限的,如果没能被用在刀刃上、流向真正有利教学科研的地方,也是一种浪费。

为抬高研讨会的规格,有些主办方会注重出席学者的“咖位”,有的不惜通过各种关系请知名学者赴会。学者碍于请托,往往会在研讨会“闪现”或“露面”,但参与实质研讨不多。许多在场青年学者只能“一睹真容”,却无法聆听受教。有些大咖来临,在场学者或学生抱着仰视的心,结果发现还不如其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有“干货”。

过多的会议还可能分散学者的科研精力,耽搁其学术研究。这样浮躁的研讨会风气,对真正有志于学术交流的学者是一种困扰和干扰。许多学者频繁走场子,却很难拿出新锐的科研成果、研究心得,要么会场发言内容临时仓促准备,要么就是换个PPT,新瓶装旧酒。不乏有学者四处串场拿“出场费”,在多所院校重复演讲同个主题、同个科研成果。

正如陈洪捷所说,学术研讨会沦为“表演”问题的涉及面很广,很复杂。从学术制度到学术氛围、价值观念等等都有涉及。对此,主办方要把控好审批权限,必须压减讲排场、论规格、搞“表演”的会议。为提升研讨会学术质量,要制定好会议规则和议程,明确研讨主题,找准小切口,不要贪全贪大,尽量在学术圈内形成品牌口碑。至于与会学者,不是什么人想来都能来,也不是非邀请什么大咖不可。标准很简单:一切以学术探索和争鸣为出发点。无关不必要的学者,不邀请、不接受申请即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