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在AI帮助下,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夜巡》什么样

2021-07-06

在伦勃朗的作品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要数收藏在荷兰国立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夜巡》了。其实,它的正式名称是“二区民兵连受命于班宁 柯克队长之下”。

它被公众称为《夜巡》,则来自于一个长期的误会:到了18世纪末,由于灰尘和清漆的堆积,这幅画的颜色变暗了很多,导致人们相信画中的场景发生在黄昏之后,才有了如今的名字。而更惊人的事实是,由于一次切割,300年来,公众其实从未见过完整的《夜巡》是什么样子。如今,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幅伦勃朗的传世之作才得以完整再现。

修复前的《夜巡》,伦勃朗的光线技法和时间沉积,让这幅画比绘画时暗淡了许多 本文图均由 荷兰国立美术馆 提供

1642年,伦勃朗完成了这幅名作,当时,他收到了班宁 柯克队长和民兵连中17位成员的委托,为他们阿姆斯特丹新建的会议厅的宴会厅而作。这幅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大家伙”,高379厘米,高453厘米。

但在75年后,当人们决定将它移到阿姆斯特丹市政厅时,市政厅官员希望将这幅画挂在两扇门之间,但画太大了,挂不下。于是这幅画被切成了小块——从画作的左侧剪去60厘米,从顶部剪去22厘米,从底部剪去12厘米,从右侧剪去7厘米。切下的画布至今不知所踪 。

2019年,荷兰国立美术馆开展了名为“守夜行动”的修复项目,以修复画作缺失的部分。该项目的基础是,一位伦勃朗同时代的荷兰画家格里特·隆登斯(Gerrit Lundens)画过一幅原作的副本(艺术史学家认为也是受到了柯克队长的委托),现在这幅画收藏在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它的尺寸虽然远小于原作,但完整记录了夜巡的画面内容,可以作为一个视觉参考副本。

隆登斯的复制品

但复制品的大小只有原作的五分之一,与原作在色彩、技法、比例、位置上也都有诸多差异。比如,专家判断他在复制伦勃朗的作品时坐在画的左边,导致透视出现了不同。

因此,修复工作无法直接放大补全遗失部分。而专家的对策是,用人工智能算法学习、训练出让能够模拟伦勃朗绘画技法的智能神经网络,然后将神经网络应用在 Lundens 画作上现存《夜巡》缺失的部分,模拟出伦勃朗最可能是如何绘画的,最后将输出结果激光打印出来,重新安装在夜巡四周。这也是整个修复得以完成的关键。

修复后的画面明亮了许多

在项目网站上,公众可以看到一系列视频,视频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项目如何最终完成。首先,修复团队细致地拍摄了两幅原作的高清照片,详细到图片文档的大小超过了51兆字节。接着,他们利用名为一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新技术,针对三个神经网络——面部和身体、颜色、绘画风格——开展了训练。训练时,隆登斯的作品是输入问题,而伦勃朗的现存原作则是输出答案,最终得到了专家们认可的结果。

荷兰国立美术馆馆长塔克·迪比茨对《卫报》进一步解释了这个过程:“我们做了三种类型的算法:一种是将透视变形单列出来,并对其修正;第二种是识别原作的色彩方案,并将其投射到缺少的部分中;第三种是学习伦勃朗的笔触。最后将得到的作品按比例打印出来。”

原尺寸的《夜巡》在荷兰国立美术馆展出

复原的作品并不仅仅增加了《夜巡》的尺寸,也改正了多年来裁剪造成的错误比例带来对画的错误观感。

迪比茨说,“修复前,柯克队长位于画面中央,但修复完成后,由于画面左边和底部的完善,在画面中新增了一部分空间,你可看到民兵连队员们其实正朝左边前进,这是伦勃朗的天才之处,他创造了一种画面的动态感。”

画面最左增补的部分

此外,桥上还新增了三个人物:两个民兵和一个小男孩,使伦勃朗的构图更为完整。“现在我们能够亲眼看到伦勃朗希望看到的《夜巡》,这真是太好了”,迪比茨表示。

目前,修复后的《夜巡》正在荷兰国立美术馆展出,展期为三个月,到9月为止。展览结束后,修复后的新增部分将不会展出。

迪比茨说,他并不想让公众误解修复后的画作是真正原作的全貌。他说,如果说隆登斯的复制品是艺术家对伦勃朗原作的解释的话,那这次修复后的作品则是“科学”的解释。而这两者都不能取代伦勃朗的现存《夜巡》原作,即便如此,他说,“这也是我们能拥有的最好的了解这幅画的方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