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表演型”学术研讨会,该引起重视了
陈洪捷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网 资料图
不久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发表文章《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文章说,现在学术研讨会多且主题泛,学者们常常疲于奔会,而且会议之后,很少有人关心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有哪些争而未决的问题,相反更关注什么级别的领导出席、会议是否够气派、多少家媒体到场、报道在微信圈转发的情况……总之,学术研讨功能减退,“表演”功能不断增强。
陈洪捷的观点,得到了相当多学者的赞同。即便非学界中人,社会公众也能直观感受到此类现象确实不少。我的一些学术界朋友,常常穿梭于各大会场,自家单位每年也都得办几场会,四处找媒体“发通稿”,都成了常规操作。
客观来讲,学术研讨会本身是学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学术研讨会,本身也是现代学术的表征之一,是学术繁荣的表现之一。
不过从学术界的反馈和吐槽来看,似乎学术研讨会也有沦为“政绩工程”的趋势。这也不难理解,很多学术研讨会其实是一种机械式的任务。比如课题经费花不完,为突击花钱,只好选择办会这种“烧钱快”的方式。而这种情况多了,主办方没时间精心组织,学者也没时间认真准备,会议质量就会越来越“水”,越来越像浅尝辄止的表演。
造成“表演型”研讨会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学术评价的因素。比如有的高校,教师年底业绩考核时,会计算其参加了多少会议,包括有多少次被特邀参加会议并做报告。为了业绩“好看”,或者是学术圈人情往来的需要,一些学者只能在各个会场奔波。
当然,也不乏有学者因为评审费、专家费,甚至“公费旅游”的诱惑,还有人想通过“赶场子”增加曝光度、知名度,而对研讨会乐此不疲。这同样助推着低质量研讨会的泛滥。
“表演型”学术研讨会的复杂之处在于,治理目标很难简单厘清:既不能要求每次研讨会必须“有用”——和科学实验和论文发表不同,研讨会往往没有明确的学术产出,并不是学术成果的刚需,不欢而散的研讨会也不在少数;也很难规定一个数量上限,研讨会的数量与需求,也就很难有个计划性的预估。这或许也是学界对注水研讨会意见颇大,却又无可奈何的原因。
不过,这不意味着对“表演型”研讨会就该无所作为。从学术大国迈向学术强国,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共识,提升学术质量、治理研讨会泛滥,自然是必经之路。我们依然需要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研讨会的整体水准。
在这方面,学界其实也给出了不少建议,比如改革会议经费的审批、管理制度,做到宽严相济,在经费使用方式上既保有一定宽松,也要避免突击花钱的情况;注重核查经费的使用方式,避免学术研讨摇身一变成了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再比如学术共同体应该培养研讨意识,注重研讨质量,而不是把研讨会的数量本身作为学术评价的标准等。
总之,“表演型”研讨会应该引起重视了。学术研讨会理当成为学术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不能变成空谈,更不能变成财政经费的虚耗浪费和一些人博取名利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