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原始社会蛋壳彩陶杯,你见过吗?

2021-07-07

湖北清江长阳地区,曾在考古发掘中出土过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陶质茶具,当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茶具,只是我们过去未作这方面的专题研究,目前还是个空白,这也应是一大遗憾。

本来,饮茶的“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才出现。据西汉词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湖北清江长阳西寺坪大溪文化遗址早期出土的蛋壳彩陶杯,距今6000年以上。图中:口径8厘米,高7.3厘米;图左:口径7.4厘米,高7.8厘米;图右:口径8.2厘米,高4.2厘米

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在陆羽的《茶经》里,对抹茶、煎茶或煮茶这样一些操作方式都已记载得很清楚,很全面了。到了宋、元、明等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见到。

其实,我们国家的饮茶历史非常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西部的巴、蜀地区,就已被誉为是茶文化的摇篮。再往前,一直可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时期的中国。可以说,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当时,炎帝神农提倡的种茶、制茶和饮茶,是作为药用而受到人们关注,以后才逐渐发展成为全民饮茶——这一有关人体保健和养生的茶文化。

原始社会蛋壳彩陶杯——我国最早的茶具,出土于湖北清江长阳

鄂西清江流域,正是处在当年炎帝神农频繁活动的中心地区之内,也就无疑应是优美的茶乡(香)之地。所以,清江长阳地区饮茶的历史无疑是很悠久的。当然,这需要历史证据来说明。有吗?回答是当然有。

例如,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城关附近,比神农炎帝时期还要早很多的我国最早的西寺坪大溪文化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就在这处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小型的蛋壳彩陶和细泥红褐陶的矮圈足杯,非常精致。起初,考古学界一般就把它看成是饮水器,在考古报告中就那么一笔带过了。其实,这应是考古学者们没有很好进一步地研究它们的真实特殊用途,小看了它,降低了它们的身份和功用。

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出土的褐陶尖底杯。图左:西周时期,口径14厘米,高16.6厘米;图右:早商时期,口径11厘米,高11.5厘米

试想,如果仅仅是作为一般的饮水器,还需要那么精细地选料、制作和装饰打扮吗?精细制作和装饰打扮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它使用的品味,使它达到对饮茶人能产生提神,振奋精神的高度,就像我们今天喝高级绿茶的要求一样,如果只喝白开水,就只用最一般的普通杯子就行,但如果要慢慢地饮茶并要品出茶的浓郁滋味来,那就要有所讲究,即要让人喝了能感到心旷神怡,就还需要精致优美的茶具相配,才能让人越饮越有滋味,越提神,让人获得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早期巴人墓地出土的陶尖底杯。图左:早商时期,口径12.8厘米,高16厘米;图右:早商时期,口径6.8厘米,高14.8厘米

因此,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蛋壳彩陶杯的出现,无疑就是为了“饮茶”这一较高级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否则,就不用追求制作那么精致和薄如蛋壳的彩陶杯了。

所以,我们今天应该给那样精致的彩陶杯正名了,即不仅仅是一般的饮水器,而应是古人专心制作的精美高级“茶具”才是。

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研究专家王善才

再如,长阳渔峡口镇附近的早期巴人古夷城香炉石文化遗址,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早商和西周时期的文化层中,也出土有比较精致的小型灰褐色尖底杯,说它是盛食器太小,也应既是饮水器,又是当时名副其实的高级“茶具”才对。

【作者简介】

王善才,男,1936年10生,湖北武汉人,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研究专家,国内第一位进入神农架进行野人考察的科学家。曾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总领队,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会长等职。先后主持发掘各时代古文化遗址和古生物化石产地数10处,古墓葬共计1000多座。从事考古工作和研究60多年,著书立说400余万字。主编并著有《清江考古》《清江考古掠影及出土文物图录》《中国早期巴文化——长阳香炉石遗址发掘与研究》《考古发现与早期巴人揭秘》《巴人始祖在长阳》《建始人、长阳人、巴人、土家人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山海经与中华文化》《考古知识漫谈》等。

(图片由湖北长阳民族文化研究会提供)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