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2期目录与主要栏目内容简介
《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2期封面
[诗学与词学]主持人:孙克强
本栏目所刊两篇论文皆为当下词学研究的热点。张炎是南宋格律派词人,在词学史上受到的追捧和批判同样引人注目。
《张炎在词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一文并非一般意义的接受研究,而是着眼于词学史上对张炎词的审美价值得失的讨论,同时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词学风尚。明清词学家结合唐宋词创作实践进行了填词择腔选调理论的研究,是词律史的重要内容。
《明清填词选调选韵理论申说》一文对此加以解读论析。两篇论文或立足新角度或关注新问题,皆体现了明确的问题意识。
张炎在词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孙克强、闫赵玉
明清填词选调选韵理论申说 刘少坤
[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 主持人: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摸索和研究实践,已经有了基本的方法理念和操作模式。但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这里的三篇文章主要就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中文献搜集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宁稼雨《叙事文化学文献搜集的覆盖范围与文化属性》一文在从学理角度阐述文献搜集地位价值的基础上,分别从文献文本属性和文化属性两个方面对叙事文化学文献搜集工作进行分析论述;
陈维昭《三大文化生态与中国叙事文化学》一文从研究文献“经史古文生态”、“书场文化生态”和“科举文化生态” 三种社会属性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文献区分和使用提出建议;
李春燕《〈磨尘鉴〉传奇对于唐明皇故事研究的新价值—兼谈中国叙事文化学文献搜集方法的实践意义》以个案为例,探讨叙事文化学研究文献搜集工作对于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新价值。
叙事文化学文献搜集的覆盖范围与文化属性 宁稼雨
三大文化生态与中国叙事文化学 陈维昭
《磨尘鉴》传奇对于唐明皇故事研究的新价值
——兼谈中国叙事文化学文献搜集方法的实践意义 李春燕
[文学与跨文化交流] 主持人:王志耕
后苏联时代的到来,为东欧各国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相应地,其文学生态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今,几十年过去,我们可以对这一时期的东欧文学做出阶段性评价了。
本期稿件中的《白俄罗斯当代文坛动态研究》是对苏联解体后的白俄罗斯文学整体动态的研究,其中既对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做出评价,也对白俄罗斯当代文坛的各种流派的产生、发展、倾向进行了宏观研究,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副当代白俄罗斯文坛全景图式。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叙事》一文则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创作进行了重新审视,对其在后现代主义叙事占领主流阵地的情势下的诗学形态加以考察,从而重建了当代俄罗斯文学与其经典传统之间的联系。
《个性的抹除——凯尔泰斯〈无命运的人生〉的奥斯维辛书写》一文是对匈牙利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代表作的深度解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东欧文学历史反思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白俄罗斯当代文坛动态研究 周立新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叙事 王志耕
个体性的抹除
——凯尔泰斯《无命运的人生》的奥斯维辛书写 郑艺玮
[文化研究] 主持人:周志强
国内学界对阿吉兹·阿罕默德(Aijaz Ahmad)的理解大多来自于他对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第三世界文学寓言论的批评。这位长于巴基斯坦、学于美加、成于印度的学者,以个人的家国经验领悟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压迫和反抗诸问题。
本期刊发的刘骏的论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阿罕默德的理论逻辑;而阿罕默德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阐释和批评的论文,可以呈现其激进理论之特点和诉求。如何回归马克思主义是一位东方学者提出来的问题,却更近乎于欧美的地缘话题。
对马克思的三次“回归”:德里达、齐泽克和巴迪欧 阿吉兹·阿罕默德(Aijaz Ahmad)著 刘骏译
正在崛起的东方马克思主义:阿罕默德的激进文化研究 刘 骏
[小说与小说批评]
笔端写尽平生
——汪藕裳的弹词小说《子虚记》 鲍震培
明清世情题材小说中师徒关系的伦理叙事 朱锐泉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鹤氅 周 岭
论虹影小说中的“想象飞地” 刘堃、翟翊含
[学术争鸣]
对《〈金瓶梅〉疑难词辨析》的回应 杨琳
[城市文化与“天津学”]
新时期天津红学巡礼 林海清
主办:南开大学文学院
主编:陈洪
执行主编:乔以钢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编辑部
邮编:30007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12X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415/I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