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书店对谈|日常之谜的诞生

2021-07-12

王皎娇: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天津桑丘书店做活动。这本书是上海的三位推理作家,时晨、陆烨华和孙沁文一起主办的,叫“QED长篇推理小说奖”。征稿周期为一年,2019年6月左右开始收稿,到2020年6月底截稿。这本《放学后的小巷》是“QED”的首奖作品。当时我们约定如果有得奖作品,那么就能够放在九久读书人黑猫文库出版。这本书刚刚出版,就把作者钟声礼老师请过来了。

钟声礼:大家好,我是钟声礼,《放学后的小巷》的作者,非常感谢大家抽空来参加活动。

王皎娇:《放学后的小巷》是“日常之谜”对吧?可以稍微说一下日常推理吗?

钟声礼:我们国内的日常推理还是比较少。黑猫文库之前也有出过陆烨华老师的《春日之书》,还有鸡丁老师的《写字楼的奇想日志》,这两本都可以归为日常推理。之前华斯比老师也主编过一本短篇集,从不同的作者那边征稿带来的短篇集,叫做《给孩子的推理故事》。大家看这本《放学后的小巷》的封面,我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个封面的时候,非常有青春色彩和有漫画的感觉。如果提到漫画或者提到《给孩子的推理故事》,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种谜题不那么有趣,很孩童化,没有什么解答的必要。这个问题延伸一下就是,日常推理到底有趣在哪里?我觉得要谈这个问题的话,还是要先说一下日常推理和普通推理小说的不同点。在普通的推理小说里,一般情况下会有杀人案发生,有时候也会有绑架案发生,不管是什么案子发生,它一般有一个犯法的事。

王皎娇:有一个刑事案件。

钟声礼:对,当这个谜题出现之后,我们是不需要去思考为什么要去解决这个谜题的。因为杀人案发生之后,于情于理、于道德、于法律,这都是必须要解决的事情。读者也会不自觉地进入故事,想要找出真凶。这也是我们所说,为什么推理小说具有很强的悬疑感,或者它有故事性的原因。我觉得那个故事性也都来源于它的悬疑性,来源于他一定要解开杀人的谜题。但对于日常推理小说,作为读者我们会去想,这个问题真的有解谜的必要性吗?

王皎娇:对于读者而言,或者对于一般并没有特定写作习惯的人,他不会去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去解决吗?”但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写文章、写故事?”

钟声礼:对,是这样。悬疑性和故事性是推理小说的一个长处。我们在社会派里面,可以通过杀人事件去探讨社会、探讨人性。在新本格,就是大家一起在一个岛上发生杀人事件,我们就可以以这个来加剧人物之间的矛盾,使剧情发展下去。但日常推理就没有这种东西,因为日常推理我们第一个舍弃掉的就是悬疑性,也因此难以让读者觉得有趣。我觉得这也是“日常之谜”缺少竞争力的地方。

之前和陆秋槎老师在交流中,他提到现在的日常推理大致是可以分为三类的。一类是米泽穗信、北村薰他们描述日常为主的。第二类是以冷知识来破案,比如三上延的《古书堂事件手贴》,通过出版背后的冷知识来破解一个谜题。还有一类是青崎有吾写的《风之丘五十元硬币之谜》,东川笃哉的《推理要在放学后》,这一类更多是以偏向本格的谜题为主的。

在第一类小说中,“为什么要解谜”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我一开始在写的时候,会想看一下前辈们是怎么处理的。首先是北村薰和米泽穗信,我在想他们两个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我觉得他们两个是把询问的对象改变了,他们为了不让读者去询问“为什么要解谜?”他们主动去询问书中的人物“为什么要解谜?”并且他们让书中的人物得到了同样的解答——需要,是因为他们书中的人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们才需要去解谜。那我就会去想,好奇心是什么样的人拥有的最多?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平时工作生活已经很累了,已经难有新意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无聊的小事。更多有能力、有想法去关注这些事情的还是青少年,青少年会有一个好奇心,去成为推理小说谜题成立的动机。所以我觉得好奇心是日常推理和青春的第一个交点。

北村薰的“圆紫大师与我”系列,大概讲述的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女大学生和一个落语大师破解日常谜题的故事。里面有一篇叫做《砂糖合战》。大师和女主两个人在这一篇当中是坐在一个咖啡厅里边喝咖啡,一开始在不断地闲聊,聊着聊着,春樱亭圆紫突然讲了一句话,他说你就那么在意那三个女孩吗?

在这一篇当中处理比较好的是,这一系列都是以少女的主视角来叙述的,也就是“我”。在前面她们对话的过程中,也有间断地提到后面坐了一个人、后面来了一个女孩。这个叙述是非常琐碎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伏笔,才会有后面那些案子。在这些叙述中,你甚至都不能感觉到这个女孩真的很在意。

王皎娇:她或许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意。

钟声礼:但当圆紫说出“你为什么很在意那三个女孩”之后,读者也不会奇怪,不会怀疑她真的很在意那三个女孩吗?因为在此前的《空中飞马》,就是《春樱亭圆紫》系列的前面几篇之中,甚至是在这一篇当中,这个女孩的形象已经被呈现得非常好了,她已经被写得非常丰满了。北村薰文笔特别厉害,他塑造人物特别强,他已经把这个人物塑造出来了,她是一个具有好奇心的人物,她自然而然会去在意,所以我们读到这儿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有任何违和感的。

另一方面,米泽穗信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我觉得米泽穗信是一个非常偷懒的人,他直接把好奇心和女主绑定了,大家大概都有读过《冰菓》这个系列。每当有那些微不足道、细小的谜题出现的时候,女主角都会直接说一句“我很好奇。”接着把解谜都让给男主角。这个方式是一个轻小说的创作方式,它并不是靠前面的塑造,把好奇心和女主联系起来,它是直接绑定这个人设,把人设丢到读者的脸上。读者看到以后如果有感受到萌点就成功了,如果没有感受到萌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皎娇:但大家还是很喜欢《冰菓》的。这种青春小说跟轻小说结合的方式还是蛮好的。

钟声礼:是。而我觉得他比较厉害的一点,并不在于他把好奇心和女主角绑定起来。他更厉害的是,虽然之前说北村薰已经解决“为什么要去解谜”这个问题。北村薰的答案是好奇心,米泽穗信虽然把这个好奇心继续延用了下来,但他依然在思考“为什么要去解谜”这个问题,他把这个问题从女主角身上转移到男主角身上。大家都知道男主角折木奉太郎也有一个非常中二的信条,他是“节能主义“。”“节能主义”的信条是:不需要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需要做的事情就一切从简。所以折木奉太郎有一个挣扎,他不想去解决这个案子,但各种原因之下,他还是会去解谜。

当时米泽穗信有在一个针对“节能主义”的访谈中提到:“折木是侦探角色。侦探有时候会窥探他人的内心,对吧?从事那种职业的人就算了,一个高中生可不喜欢那样做。如果喜欢那样做,他很可能是一个不懂人心的孩子。我希望他可以对此有所犹豫。”他会主动地让奉太郎去思考“为什么要去解谜”,奉太郎得出的答案,一般是和人物有关系,也许是跟女主的关系、也许是跟其他朋友们的关系,他主动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解谜”。几乎在米泽穗信的每一篇作品中,折木奉太郎都有一个自己解谜的理由。米泽穗信虽然同样以好奇心为起点,但后面又把折木奉太郎作为一个新的落点。这份“犹豫”也是青春小说和日常之谜的第二个交点。

因为在我们青春期的时候,大家内心都是很敏感的,不单是对自己内心的敏感,害怕被别人伤害,其实我们对他人也会很敏感,我们怕去伤害到别人,害怕自己说的某一句话触碰到别人一个痛点。好奇心是作为日常之谜动机而存在,犹豫是作为日常之谜的落点而存在。

而犹豫的关键是“why”,也就是动机——“那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本身也可以作为日常之谜一个谜题。在这样的提问下,我们会得到人们的动机,这个动机并不一定完全逻辑合理。

米泽的《再见妖精》里有提到“戏剧性”三个字,我觉得“戏剧性”就是青春小说和日常推理的第三个交点了,也是“人物动机不严密合乎逻辑”的原因。什么叫戏剧性呢?我之前看米泽在写完一篇叫《瓶颈》的小说之后,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尽管青春小说从来是在描写主人公将自身行为正当化的过程,但也仅仅意味着他试图认识自己,而并非能真正面对自己”前段时间出版的伊坂幸太郎的随笔集也有提到青春小说——“青春文学讲的应该是一些毫无根据地认为‘我注定是拥有特殊人生的年轻人’的故事吧。”这份戏剧性。所谓戏剧性,从他们这两段话中能得到解答,其实就是自我意识过剩。

王皎娇:你是说自己吗?

钟声礼:我是说青春。

王皎娇:青春小说,对吧?

钟声礼:我是说青春小说里面那些主人公,青春小说里面的那些主人公,经常会有一些自我意识过剩的行为。这份自我意识过剩,导致他们想要追逐戏剧性,也就导致了自身逻辑在自己看来合理,但是他人看来有点怪异的情况。我觉得青春小说,是那些自己给自己表演舞台剧的小说。

王皎娇:这本《放学后的小巷》怎么样?

钟声礼:这本书当然也有很多戏剧化,也有追逐戏剧化的过程。主人公包括一些其他的人物,都是有很多自我意识过剩在里面。我为了去写这种自我意识过剩,刻意用自我感觉非常跳脱的语言,用一些很奇怪的语言,去描述他们心里的状态,以达到这份戏剧化,这个戏剧化就是第三个落点。

王皎娇:还有几个落点?

钟声礼:目前能总结出来大概就这三个。我最后还想说一下日常之谜的趣味性,因为到最后也没有回答之前最早提出来的问题。也就是日常之谜为什么会有趣,日常之谜到底有趣在哪里?我们之前所说的好奇心是动机,犹豫是落点。你们喜欢日常推理小说的人,都会觉得日常推理有余味在其中,这个余味可能是最终有趣的地方。

北村薰在“圆紫系列”第三作《秋花》里面写道,“之前的解谜,其实只是小孩子的游戏,今后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困难的问题。”这个真正困难的事,才是推理小说的余味所在,也是最后有趣的地方所在。因为对于普通阅读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读者会因为他们的某一段诡计,某一个解答觉得“原来如此,原来有趣的地方在这里”。读日常推理小说的读者,更多会因为“这个人物怀着这么一份感情在和别人交往”,而感到“原来如此”,这就是我觉得日常推理的趣味性所在。

王皎娇:在得到解答之后,侦探这个人物到底会怎么做?落实到这本书,钟声礼这个角色,他到底会做一个怎样的处理方式,比如说他知道了朋友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或者是欺骗了自己,或者是做了点怪事,他到底会揭穿朋友呢,还是选择不揭穿去帮他圆这个谎,圆这个事情。

钟声礼:是。

王皎娇:这一点我觉得也是这本书,相对而言和其他一些作品不太一样的一些地方。最后会回归到一个人性的问题上面,一个自我感情的问题上面。

钟声礼:嗯。最后我有些想说的话。米泽在不同短篇里都在思考“为什么要解谜”,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我想出了一个答案,我把它作为解答写在了这本《放学后的小巷》的最后。我很希望拿到这本书的读者,能把这本书读到最后,也能理解我所得到那个答案,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