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黄信:用探铲的温度感受古人的人生

2021-07-12

我从北京出发,搭乘京张高铁,感受着中国速度。坐在高铁舒适的座椅上,看着车窗外转眼即逝的远山和树木,仅用1小时就到达了2022北京冬奥会崇礼赛区太子城站,来接站的是黄信,也是这次崇礼之行的采访对象。

黄信,1981年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市,200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现为副院长。

下了高铁,一阵寒气扑面而来。黄信看到我说:“还好是这时来,再晚一点就更冷了。”一切安顿就绪,坐下来开始采访时,黄信看我还没暖和过来的样子,笑了笑说:“记得自己刚来这里第一次参与考古发掘元中都遗址项目时,是2003年年末到2004年年初,那会儿坝上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真是滴水成冰。我和同事在工地做早饭,要先用锤子凿破水缸表面冰层,然后再洗咸菜、熬粥,热粥也不会怕烫,盛出来就快凉了。”看着笑意盈盈的黄信,我感受到的是基层文博人的不容易。他们的工作环境有时恶劣、有时艰辛,风餐露宿、早出晚归,他们都习以为常,不叫苦不叫累,依然坚守,默默奉献。是他们的发掘研究工作,让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开口”说话,让遥远的历史真实而生动起来;是他们的探查工作,让田野间微不足道的小点成为考古的焦点。

来到了崇礼就不能不提太子城遗址。“太子城遗址是金代(1115-1234年)行宫性质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50米,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双重城垣。遗址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东西南三面城墙存有地下基址,北墙基址被河流破坏无存,残存三面墙体外均有壕沟,门外均有瓮城,城内建筑基址28座,四面环山,南、北各有一河流,两河自东向西绕城而过后在城西汇合西流。遗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胎的筒板瓦、龙凤形脊饰、迦棱频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筒板瓦、脊饰等,对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有重要价值。2019年太子城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太子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信说起太子城遗址就如数家珍一般。作为太子城遗址项目考古负责人,他直接见证了从推测太子城遗址为辽金小城到确认为金代皇家行宫;从遗址范围纳入城市规划到建设太子城遗址公园被整体保护和展示的巨大变迁。黄信说:“我们做考古发掘的工作,虽然艰苦,却可以通过发掘数百数千年前的文物,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曾经拥有和创造过的辉煌与文明。”

今天的崇礼因2022年北京冬奥会被打造成梦幻般的冰雪小镇,散发着新的活力,太子城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成为新的交通枢纽,用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人来此驻足。

与黄信的对话愉快却又短暂,采访中,他接到了家人打来的视频电话,通话结束后,他说,现在通讯的便捷让他们这些需要长期野外工作的人能及时和亲人沟通,感到特别高兴:“我爱工作也爱家,工作上用探铲感受古人的人生,生活上用心关怀至亲的家人。”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张丽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