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我们采访了一个49岁从国企裸辞的姐姐,她却说这都不算事儿

2021-07-18

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事,这是别人的约定俗成,我不打算遵从。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王卓娇

编辑 | 沈小山

或许在大众心中,广州是一个不怎么文艺的城市,反正广州美食一定要比广州文学更美名远播,更何况来广州的人也只会在一声声的靓仔中迷失自己,可不会说自己整条gai最文青。

但这种刻板印象是不对的。见过隐形富豪开豪车穿人字拖去西华路吃珍珍,却也见过小年轻背路易威登去逛方所。

关于这一点,作家麦小麦老师最有发言权,她曾经在世界读书日那天给《南都周刊》微信公众号写过一篇推文来谈广州那些文艺的书店。实际上,当时的麦小麦老师还有个正职身份——广州花城出版社的营销总监。

说起花城出版社,很多人(其实是我自己)的最初印象,恐怕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该社出版的一套琼瑶作品全集,这间来自广州的出版社如何与言情小说鼻祖琼瑶奶奶梦幻联动?考据起来恐怕又是一段悠久的历史,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单说从那时起,“花城出版社”就已经在很多书迷的记忆里留下了印记,用“老牌国企”来称呼它也不为过。

端着老国企铁饭碗,又整天和书打交道,麦小麦老师的工作令人羡慕,但是,6月初麦老师却在自己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宣布已从出版社离职!这才过了没多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八卦的小南赶紧去找她打听了一下,她辞职的前因后果。

麦小麦

我扔掉的不是铁饭碗,而是瓷饭碗

Q:最近你的公众号推文《我,49岁,为什么从国营出版社裸辞?》在朋友圈刷屏,不管读没读过文章的人现在都知道你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想问一下你是如何下决心裸辞的?期间经历了怎么样的心理活动?

A:其实真心没觉得做了一件什么大事儿,就是辞了个职而已,稍微特殊一点就是年龄不小啦,又从国营出版社辞职,需要一点勇气。写这篇文章也只是向亲朋好友们同步一下我的去向,告诉大家我不在花城出版社了,现在出来做个自由人,就是这么简单。突然刷屏了还真是蛮意外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现在内卷挺严重的,很多人对工作有种疲于奔命的感觉却不敢辞职,现在突然有一个愣头青干了大家觉得很爽的事,好像替大家出了一口气一样,这篇文章可能就撞上了这样的一个时机,撞上了大家的一个这样的心理吧。

我并没有不算是财务自由的人,其实裸辞后前路渺茫。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做了13年也说明我还是很热爱这份工作的,真要离开,肯定会有纠结,犹豫了很久,但是也确实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其实按照我这个双子座自由、多变的性格,在一个地方呆了十几年自己都觉得是件挺奇怪的事,如果早几年离开也正常,只是基于现实考虑,年龄摆在这儿、现实的挺残酷也摆在这儿,人又有惰性,才呆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更喜欢充满激情的状态,真心的想去做一件事,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新鲜感等着我,当然这是一种理想,辞了职也不一定就会天天都这样。但还是想在我有限的生命和能力范围内追求这种状态,每一天都想过得更加充实饱满。

具体说到这份工作,确实也是因为经济形势,内卷严重、出版业的现实也不乐观,压力越来越大。在一个大机构里,很多事情你并不喜欢但却不得不做,还得耐着性子把它做好,做完了也并没有太多的成就感。就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原因,让我产生了辞职的想法。

这或多或少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吧,很多人的解决方法就是说服自己放弃不现实的想法,但我一直活得挺任性的,想着反正也饿不死,就不管不顾地辞了又怎样呢。之前当然会有痛苦纠结,甚至这个过程还非常的长,严格的说来是长达数年,终于还是不想在所谓稳定的单位里平平安安呆到退休,觉得自己应该活得更带劲一点。

Q:世界读书日当天你给我刊写了篇文章《越来越“网红”的实体书店,还有必要逛吗?还真有》,其中提到你作为友情顾问参与的项目——广东出版集团的书店即将开幕,你文章中的兴奋和对出版事业的热爱完全跃然纸上,但为什么2个多月以后就裸辞了?既然那么热爱这份工作,为什么舍得离开呢?

A:我辞职离开水荫路的出版大楼,就遗憾的是就是那家楠枫书院开张了,但是我已经没有机会享受“楼下有家书店”的感觉了,不过仍然喜欢约朋友去那里坐,非常亲切。

我对图书对阅读的热情,辞了职也一样。但我一直不算是一个出色的出版人,我不具备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精神,我更喜欢站在台前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当一个编辑。

从那篇文章到现在我的心路历程丝毫没有变化,只不过大家可能觉得在出版社好像离书更近一点,显得更热爱一点,其实不是,读书在哪里都可以读,我真正热爱的是阅读,热爱的是书籍本身。

Q:在国营出版社工作了13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出版社是不是如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整天和书打交道十分文艺?这13年当中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A:出版社的工作当然很文艺,同时也是苦逼的,长年伏案工作让很多人都是一身的毛病。我在花城出版社干过三个岗位,第一个岗位是《花城》杂志的编辑,第二个是青春读物编辑室主任,第三个是营销总监。

做一个编辑,从拿到初稿开始,要反反复复看五六七八遍,到后面校对阶段,真的是要一字一字的校对,再喜欢你都会看到吐,其中的艰辛,行外人很难领略。

我卖的最好的一本书《小女生职场修行记》,重印了20次,已经发行20多万册了。我还做过韩东老师的三部曲、张翎老师的《唐山大地震》等作品。

我还根据自己的创意做了一套爱名画笔记书,有梵高、莫奈、塞尚以及中国的关山月等等,是把书和笔记本结合的这样的一套书,作为礼品也非常漂亮,也把我身边的作家和画家朋友如黄佟佟、黄爱东西、黄薇、袁倩的作品做成了这样的笔记书,我个人非常喜欢。

营销总监这个岗位的职责就是推广社里出的图书,前些年主要以地面活动和媒体宣传为主,那时一年可能要做100来场活动,我不一定每场都到,但是基本上都会参与策划、负责媒体报道,近年来更重要的工作转向线上多一点。

Q:家人和朋友们怎么看待你裸辞?

A:我先生刚开始是反对的,后来看我去意已决,他就转为支持了,还说了一句很煽情的话:大不了卖了房子支持你。我14岁的儿子很逗,他语重心长地说,妈妈你要慎重哦,你要考虑清楚哦。我觉得很好玩,怎么好像他才是家长似的。

最有意思的是,我公布了消息后,南方、尤其是广东的朋友大多是非常赞成的,但是北京、上海或东北的朋友对我离开体制却表现得非常担心,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要离开好好的国营单位呢?多没谱啊!我想,可能是南方和北方对于体制这个东西的感觉不一样吧?其实出版社是国企,并不是有些朋友以为的事业单位,更不是公务员,我主动扔掉的应该不是个铁饭碗,说是个瓷饭碗更合适,我觉得这个损失我能够承担。

熟悉我的朋友就知道,我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广义的阅读推广工作,活动面很广,也自带各种资源,在出版社的时候,双方可以互相助力,相辅相成,挺好的。离开了这个平台,我也还是我。

Q: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A:之前我一直在做自媒体,但都是玩票状态。现在开始就准备专心做了,写作、短视频、直播、社群、知识付费等等,需要一些商业化的思维。阅读推广仍然是以后重要的事,也仍然会向大家推荐好书,但是书不再是我的终点和目的。

我将我的自媒体更名为“小麦自在生活”,整个思路就是如何让我和像我一样的女性过上更好更自在的生活,物质上包括衣食住行的好物推荐,认知层面上包括荐书、课程、训练营,分享我的理念、观点和方法,甚至还会分享理财观等等。当我确定了这个方向之后自己非常开心,因为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得更好,这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中,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更自在,如何与自己与世界和解,这是一辈子的功课。

“大妈你40岁了吧?”“不,我49岁!”

Q:你如何定义“年龄”?或者说您怎么看待年龄焦虑,甚至是女性的年龄焦虑?

A:我在公号文章中把我的年龄写了出来,对这个年龄的女性来说胆子是有点大,好多人说天哪,你竟然这么直接就把年龄说出来了!这个社会对这个年龄的女性确实不太友善,但我觉得也没什么好怕的。我觉得我的后半生就是要不断打破这种执念,就从年龄执开始吧。

我之前老强调“无龄”,以为忘掉自己的年龄就是打破年龄执,后来发现其实这种强调正是因为害怕面对,真正的打破是不介意,不在乎别人的评价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谩骂。我辞职那天做了一条关于王思聪的视频,一不留神爆了,有130多万的播放量,也有几百条铺天盖地的谩骂。

刚看到的那一瞬是震惊的,不舒服的,但是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们骂来骂去也就那几句话,所以不舒服的感觉转瞬即逝。后来我梳理了一下,做了一条解读评论的视频,指出这些人主要指向年龄和女性的谩骂不过是一种“厌女症”。第一次在网上被人这样骂,这对我也是一个历练,一个观点温和的知识女性,当你面对潮水般的恶评的时候,你怎么承受。

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很可能不会想到直接公布年龄,这也是一种小小的逆反吧,你们骂我说“大妈你都40岁了吧?”我就告诉你们,其实我49岁了,那些恶评对我破除年龄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崇尚年轻的社会里,我公布了自己很不年轻的年龄,但是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仍然不会把年龄放在考虑问题的重要位置上,当我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只会去想当下我是不是真想做,能不能做好,而不会考虑这是不是我这个年龄该做的事。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事,这是别人的约定俗成,我不打算遵从。

倒是这一公布,有很多人说写写你49岁为什么看起来不大像49岁吧,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我一想好像还少呢,于是就愉快地开启了一个新的写作系列,从性格、认知到健身、护肤、养生,准备随性地写下去,写得还挺愉快的,还以一个前出版人的惯性思维想,说不定明年50岁可以出本书。

?

Q:除了裸辞,49岁还可以或者做过哪些很酷的事情?

A:在医学已经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这个年龄应该只是人生过半或略多吧,只要是身体条件允许的事都可以,说走就走、想爱就爱、登山冲浪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前两年我还准备去蹦极来着,但是站在上面犹豫了很久,胆小,还是没有蹦下去,不过这个应该和年龄无关,就是和天性有关,如果胆子大、身体好,这些事全都可以做,没有任何禁忌。

Q:读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我几年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此生我为好书而来”,还成为媒体专访我的大标题。不过几年时间过去了,我的想法又有了一些变化,我现在觉得读书不是我的目的,只是过好我一生的路径。怎样才叫过好一生,从内心来讲就是自在自足自由。从外在来讲,我还是希望能够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我说过一句话:此生总要在宇宙间留下我来过的痕迹。这话听起来很有野心,其实痕迹这东西可大可小对不对,它只是表明我的一种心境,并没有给自己限定一定要取得多大的成就。

“内卷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Q:你的个人视频号从一开始推荐书,到后来慢慢开始推荐好物、甚至有一些情感、人生规划的内容,而现在改名为:小麦自在生活,简介也更新为:女性自在生活方式研究者,想要传达给大家什么信息?

A:我之前在阅读推广领域深耕很多年,完全不理睬商业化这件事,很有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思。后来随着认识的变化,开始考虑商业化这件事,其实我真是后知后觉,我身边无数的朋友早就把这条路走通走顺,走到很高境界了,可我在49岁高龄、在这个很多自媒体已经到了停滞期的时候再来走这条路其实蛮难的,但是没有办法,人的路就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走。我比别人晚觉悟很多年,现在才意识到商业化是一种力量,会成为成就一件事的极大动力。就当我晚熟了十年吧,从现在才开始做这件事。那为什么不再专注的走自己最熟悉的阅读推广这条路呢?当然是因为太难了,这个领域除了一些头部大号,很多人都特别艰难,我自己在出版社做了这么多年,也知道图书市场有多难做。

我从此会面向女性生活这个领域,以短视频、直播、社群、课程这些方式持续输出内容,我希望路能够走得更宽一点,也希望把女性生活这个领域做深做透。

Q:我们的读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也就是所谓的“Z世代”,近年来关于这类人群的讨论也很多,包括内卷啊、韭菜啊等等,在人生道路上他们也会很迷茫,请问麦老师有什么寄语给现在的年轻人?

A:比起这一代年轻人,我们70后有我们的幸运,也有我们的难处。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不丰富,眼界起点不高,审美品味都要慢慢学习弥补。我们的幸运在于年轻时压力没有这么大,房价不高,工作包分配,有这两点,生存压力就跟现在的年轻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挺难的,内卷怎么办呢?我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尽量不要为了外界的标准和虚无缥缈的未来,去做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事,那样你每时每刻都不开心,你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说服自己,那对生命来说真是一种内耗。

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的时代,在做选择的时候,首先你要做的是看清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真正的喜好,然后再以这个基础去做选择,无论选择工作还是选择共同生活的人,其实都是这个原则。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