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直击|修缮后的“小红楼”即将对外开放,这里诞生广东首个党支部!

2021-07-2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图/通讯员 钟涌、胡强明 (除署名外 )

走近位于越秀区起义路素波巷内的广州市第十中学,伴着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一座红墙绿瓦的小红楼映入眼帘。殊不知低调藏身在这所中学内的小红楼,在一百年前曾诞生了广东首个党支部,开办了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

修缮后的小红楼露出清水红砖墙

今年初,小红楼迎来了新一轮的修缮。4月15日,小红楼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月16日,羊城晚报记者获悉修缮后的小红楼即将正式对外开放,记者提前来到小红楼,探营“新貌”,重温一百年前的“南粤曙光”。

修缮后的小红楼

一百年前:

广东首个党支部在此诞生

广东首个党支部在此诞生,并领导了党的第一份地方党组织机关报《广东群报》;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在此开办;这里是广东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阵地……一百年前的小红楼,广东革命从这里走出。

1931年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广州市第十中学供图

1920年12月,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应邀来广东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并指导广东的建党工作。

1921年3月,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最早建立的六个地方组织之一。这座小红楼便是广东早期党组织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

南粤曙光展览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8月,陈公博回到广州,向广东党组织传达会议精神,宣布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成立。

此外,广东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还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创办了省立宣讲员养成所。所长陈公博,教员有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杨章甫等。宗旨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造就将来开展工作的干部”。设语文、历史、地理、哲学、共产主义知识、三民主义、社会教育、宣传方式方法等课程。学员是来自广东各地的社会青年,许多学员毕业后成为了广东早期的党团骨干。

多媒体互动厅

1928年,广州市第十中学的前身兴华中学在宣讲员养成所的遗址上重建了现在的建筑本体。1995年,经原宣讲员养成所教师谭天度指认确定为遗址所在。

一百年后:

“南粤曙光”展陈对话百年时空

经过修缮后的小红楼,已经从以前一间课室小屋的陈设变成了如今两层的展厅。一层设置为情景复原厅和多媒体互动室。走进情景复原厅,墙面上的古董钟、讲台上的上课手摇铃、整齐陈列的课桌椅,都尽可能还原了当时养成所上课的情景。

养成所课室复原

在复原厅的一侧,两件长衫、一个古董灯、一张1920年的地图……当年陈独秀办公的场景似乎浮现在眼前。置身其中的游客,或许可以想象到一百年前,陈独秀先生刚刚洗完手,换上长衫,约上宣讲所所长谈论建党后整个宣讲所及教育走向的情景。

复原办公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原厅内的墙柱上,还悬挂着多幅当时养成所学员的素描照片,为什么用素描照片取而代之历史照片?负责策展的德博文化负责人李巍表示:“素描照片是严格按照历史照片还原的,素描照片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当时青年的英挺与先进。当现在的青年走进展厅,穿越百年与这些曾经远去的青年凝眸,或许可以产生更多的共情。”

展览厅

走上小红楼二楼,便是“南粤曙光“的展览厅,在这里通过图文资料、事物展品等可以了解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和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创立的故事。

“这是我们展厅的镇馆之宝,《新青年》第九卷第三号原件。”广州市第十中学教师宣讲员周奕娓娓道来,“1921年,陈独秀未能参加中共一大,但是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前,7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一篇名为《政治改造与政党改造》的文章,委婉地向世人释放出中国共产党即将诞生的信号。”

镇馆之宝新青年原件/讲解员周奕供图

在展览中,一本养成所的同学录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本同学录记载了养成所第一期学员160名以及22名教员的详细信息。”周奕介绍道,“养成所从1921年开办到1923年停办,期间培养的学员学成后致力于向广大工农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于社会革命实践。”

镇馆之宝新青年原件/讲解员周奕供图

文物修缮:

还原小红楼红砖本色

据了解,在本次小红楼文物修缮过程历时一年,还原外立面清水红砖墙面是难点之一。“我们接到项目后,初步勘察发现,十年前左右小红楼外立面为了装饰贴上了红色瓷片,但是历史上的小红楼是清水红砖墙,所以想要文物露出本色需要剥离这层红色瓷片。”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岭南所、宣讲员养成所项目设计负责人梁智坚介绍道。

修缮前的小红楼贴着红色瓷片/羊城晚报资料图

剥离红色瓷片是否会对本身的红砖墙体造成损害?露出原始的红砖墙是否可以长久保存?这是梁智坚团队紧接着思考的难题。在经过多轮专家和文物部门的论证后,梁智坚团队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首先在小红楼侧面的一小块砖进行了测试。测试后发现瓷片的剥离不会对原本的红砖墙造成太大的影响,于是才有了今天小红楼展露的红砖本色。

时间流逝,一转眼已是百年沧海桑田,但是小红楼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矗立于此。每当夜幕降临,黑色笼罩大地,从外面向小红楼二楼望去,亮起的曙光二字透过窗户印刻在沉寂的夜空中,似乎诉说着百年历史的交互,似乎向世人讲述着百年前革命先辈在迷茫中追溯属于中国的那抹曙光。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