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广东青塘军话:源于明代碣石卫部队通语,族亲遍布港台马来

Image 2021-07-21

编者按: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方言则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方言既是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交汇和输出也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走读岭南方言”系列报道,带你了解广东特色方言故事。

地处广东陆丰,面朝螺河中段,背靠九龙山脉,正中池水青碧,村庄得名“青塘”。明代设卫所后,始祖永兴公迁居,万名军户后裔在此繁衍生息,部队通语“军话”也得以在此代代相传。因承袭先祖尚武遗风,青塘人爱看正字“武戏”,惯习“青塘拳”,好舞“盖仔狮”。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走进陆丰青塘,探寻这群军户后裔们的特殊方言文化。

青塘村风貌。受访者供图

马来西亚族亲归乡还会讲军话

穿行在青塘村内,耳边皆是“军话”乡音,这门颇有历史渊源的方言,要追溯至明代碣石卫所。

南都记者了解到,《陆丰县乡土志》记载,陆丰种族“就语言上分之曰福佬,曰客家,曰军,皆汉种也”,其中“军则外人来屯军者”,因“明初设碣石卫行屯田法,邑所辖大安河田等处十六屯皆军人耕之,名曰军田”。

“碣石卫”所在地即陆丰东南碣石镇,当年为巩固海防抵御倭寇而设,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世袭官军,为方便交流,部队通语“军话”应运而生。

后又行军屯制寓兵于农,卫所官军“七分在城,三分留屯”,部分官军迁至屯田,有事则执戈征战,无事则耕田自给。“邑所辖大安河田等处十六屯”即包括陆丰西北的西南镇。

青塘村位于西南镇辖内,村民追认永兴公为先祖。《黄氏族谱》有言,“永兴公自番禺县随父在碣石卫军,迁居以来,在陆丰即立我青塘乡开基建业。”如今,万名军户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当年御敌所建的军寨兵岗遗迹尚存,从明代部队带来的“军话”也在此代代流传。

手抄永兴公《黄氏族谱》。

在贯穿村居的清澈塘水前,是为先祖所建的“黄氏宗祠”。

据新修族谱记载,永兴公、邝氏妈共生六子:长曰懋,次曰思,三曰恩,四曰惠,五曰惪,六曰忠。永兴公后裔除在陆丰青塘外,另有多房后嗣迁居香港、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地。

如今,海外族亲仍与家乡根脉相连,始祖祠堂香火旺盛不衰。1979年,旅港同胞曾着手重修遭损坏的祠堂,成立修缮宗祠理事会并于当年兴工,次年完工后全村连续四天隆重庆祝。

青塘村书记黄少湖向南都记者回忆,他记得十年前重修祠堂时,海外族亲也纷纷联络,慷慨解囊捐资。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从马来西亚归来的后代认宗祭祖,“很热情地接待,回来还会讲军话。”

或许源于先祖军旅漂泊的经历,永兴子孙不惧外出闯荡弄潮,不少人经商立业后回报家乡。

2011年春天,青塘永兴商会集资重修“黄氏宗祠”和族谱,并连带修建了供村民游玩休憩的文化广场。七月暑伏时节,村里老人在广场树下乘凉,依傍池塘的旧村换了新装。

青塘村文化广场。受访者供图。

军话歌谣“像童话一样”

恰因明朝军户历代世袭,要求官军家属同讲通语,军话得以流传使用至今。

黄少湖记得,村里老人曾提起,以往村规约定刚娶进门的媳妇,必须三个月内学会讲军话,“不然就要敲脑壳,很严的。”

如今,青塘村仍通行军话,这种本以北方方言为主的通语,或因始祖永兴公曾在番禺定居,在当地展现出更近粤语的面貌,为方便对外交流,村民通常也会福佬话、客家话。

青塘学校语文老师黄载育告诉南都记者,他自小住在村里旧祠堂附近,门外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晚上奶奶在外面教唱歌,是童年里温馨的记忆。

那时的老人会用军话唱民谣——“月光光,照四方。照倒娘仔会梳头。半斤水粉,半斤油,梳到后尾仔勾勾。月光光,照四方。照倒牛仔跌落坑,牛乸装呀装,牛仔捉来 。”

黄载育翻阅黄氏族谱。

黄载育最爱《鹩哥仔》歌谣——“鹩哥仔,嘴嘎嘎,上茄树,拗茄花。做双鞋仔分阿妹着,阿妹嫁哆顶?嫁哆石榴埔。鹅担水,鸭洗菜,鸡公磨米狗舂碓。蠄蟝吹火猫炒菜。”这些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富有想象力的劳动歌谣,在他眼里“很有趣,像童话一样。”

青塘村人最烂熟于心的,当属祠堂中的那副《五言辈序诗》,这是族裔间认亲的凭证。村民随口可用军话背诵——“永曰应懋东,周明钦伯宗,开贵世昌盛,荣华万载隆,守成康健业,光裕耀恒嵩,文武崇立品,法宪尚秉恭,力行宏韬远,克绍沐恩洪,敬真维圣德,敦睦振邦雄,修贤启祥庆,创新焕俊聪,玉宇清高广,金城泰运通。”

青塘村民黄荣增用军话念起身后的《五言辈序诗》。

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李焕哲,2013年曾前往青塘调查研究军话,系统收集了61首军话民谣,并进行标音、注明押韵、词语解释。他认为,青塘军话民谣“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类文化遗产”。大概可分为认亲诗、辈序歌、放牛歌(山歌)、情歌、风俗歌、生活歌、戏谑歌、劝诫歌、时政歌、谜语歌等10类。

只是,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已鲜少再传唱。

黄载育说,他们上学时课堂上讲的是军话,长辈们也会逗弄小孩教唱军话儿歌,而现在的孩子大多讲普通话,歌谣里的生活劳动场景不再,往日口口相传的歌声也被遗忘。

爱看“正字戏”好舞“盖仔狮”

承袭军户尚武文化遗风,青塘人爱看“正字戏”,惯习“青塘拳”,好舞“盖仔狮”。

每逢冬至和正月十五,祠堂前的舞台热闹起来,戏班轮番上演“正字戏”,狮班舞起盖仔狮,村里老少出动万人空巷。

青塘盖仔狮。受访者供图

据明嘉靖《碣石卫志·民俗》卷五载:“洪武初年……卫所戌兵军遭有万余人,均皖赣。即不懂我家乡话,当不谱我乡音,吾邑有白字之乡戏,亦未能引其聚观。卫所军曹总官有见及此,乃先后……聘来正音戏班”。

正字戏唱白与军话调同,被卫所引入作为“军戏”,深得军户喜爱历久不衰。

在黄载育的童年里,那些讲三国故事的经典剧目《三战吕布》《智伏姜维》令他印象最深,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布马的表演最引人入胜。黄少湖说,青塘人不好“文戏”,而爱看“武戏”,“正字戏”里正是先祖金戈铁马的生涯。

青塘村永兴馆。

青塘有海陆丰狮王“盖仔狮”,全村唯一的狮馆“永兴馆”,每天都有练舞狮的年轻人。狮馆一楼是各式各样的舞狮道具,从“十八般武艺”刀枪棍棒到海陆丰各派狮头,舞狮的技艺和传统大有来头。

青塘盖仔狮第十八世传人黄文泽向南都记者介绍,盖仔狮起源于明代军狮,狮头形似锅盖和盾牌,“为了防止士兵战斗能力减弱,通过民间表演舞狮来练武”。

青塘盖仔狮第十八世传人黄文泽。

盖仔狮头,“王”字立于眉宇,额间饰有八卦,佩以顶上鬃毛,姿态神武威猛,民间称“青面白额,狮班免掠”。青塘舞狮分为两部分,上半场行狮表演,下半场打青塘拳,锣鼓声一响,米盐抛撒空中,狮班站起叉腰,大声喊出一嗓,盖仔狮高昂出场,喧腾的舞狮便开始了。

青塘拳。受访者供图

一场下来,大汗淋漓,又陶醉其中。黄少泽说,看狮、舞狮都能入神,小时候过年,听到锣鼓声就要看舞狮,“年夜饭都可以不吃了。”

练习舞狮7年的他也已出师,暑假村里20多名中小学生成了新徒弟,以往传男不传女的舞狮逐渐开放,热爱舞狮的女孩也被家长送来习艺。

傍晚,永兴馆外锣鼓声阵阵,扎马步挥拳喝彩声不断,村里老少站成一圈围观,情景恰似舞狮时的盛况。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摄影:南都记者 张林菲(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