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昆曲百年传承奇迹,为什么与上海这座现代都市息息相关?

Image 2021-07-22

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建立,传字辈开启20世纪昆曲艺术的新篇章,传字辈的学生成为20世纪后期至今昆曲舞台的中流砥柱。2021年是传字辈从艺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7月16日—18日在沪举办。京沪等地学者共商推进昆剧艺术在新时代的守正与发展,传承与传播。

“昆曲百年传承的奇迹,与上海这座中国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息息相关,昆剧传习所虽然办在苏州,但它主要由上海的实业家和昆曲票友们发起并通过持续的资助完成传字辈的培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表示,1951年成立的华东戏曲研究院极具前瞻性地将当时星散在各地的十多位传字辈艺人集中在一起,虽然上海戏曲学校成立时间比浙江培养世字辈和江苏培养继字辈稍迟,却最出人才。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臻认为,演艺环境的改变推动了昆剧表演的转型和发展,当下,昆剧表演艺术出现了向100年前的传统积极回归的趋向,昆剧表演艺术的守正与创新,正是在变与不变的循环往复中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传字辈艺术家是中国昆剧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批艺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戏曲的一代传奇,是艺术行当最齐全、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昆曲演出团体”。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总结传字辈艺术家的历史经验与成就,在复旦大学教授江巨荣看来,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家始终以深厚的功底为基础,在新时代条件下,汲取新的有益的思想理论成果,在新的审美需求中,遵循程式而不拘泥于已有程式,必要时演绎出新的程式,以完善曲唱和表演形式,更好地塑造人物,深刻反映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了从旧艺人到昆曲表演艺术家的时代转型。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沈鸿鑫表示,传习所和传字辈直接发挥了扶危继绝,抢救昆曲艺术的作用,认真研究、总结他们的成就和经验很有益处。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李良子认为,昆剧传字辈经历了昆剧现代化转型的两个关键时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第一个时期是传字辈“诞生”并参与舞台实践的重要阶段,第二个时期经历国家“改造”的传字辈演员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理念,可以“全”“化”“守”“变”四个方面概括,这四个方面的戏曲理念对今天的昆剧发展仍有积极的意义。

昆剧作为“非遗”保护的最重要原则就是“活态传承”。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强调,“非遗”原本具有生命力,是“活态”的存在;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艺术就不是“非遗”,无从谈“传承”。原计划于7月19日闭幕的上海大世界《水磨传韵·源远流长——昆剧传字辈百年纪念展》将延展半个月,只需要扫二维码就能进入同名网上数字展厅。沈月泉亲抄《狐思》曲谱折子,朱传茗、华传浩用过的笛子,《新乐府》曲词,全本《贩马记》仙霓曲谱,倪传钺《也谈“四功五法”》手稿,1929年顾传玠、朱传茗的唱片实物及录音,十七位传字辈艺术家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及80年代的教学和示范表演影像资料都将展出,以传字辈从艺、演出、授艺为历史脉络展开昆剧发展百年画卷。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