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用20件革命文物展现百年党史,纪录片《闪亮的记忆》收官

Image 2021-07-2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7月1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20集系列纪录片《闪亮的记忆》,在CCTV-9纪录频道正式收官。

丰富的主题、年轻化的表达、多样的艺术形式,该纪录片打破时空界限,再现了共产党探寻民族复兴道路的历程,重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激励了新一代的中国人。

网友纷纷发出感慨,“最近一直在看这个纪录片,每一集都不错过”,“美好生活就是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了英雄前辈的无私奉献,才创造我们坚固的钢铁长城”,“感谢这些英雄无私奉献的付出,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和平的环境,要珍惜”。

从7月3日至18日,该纪录片用20件寄托革命先烈炙热情感和坚定信念的革命文物,传递出文物背后直击人心的革命往事,让观众在一个个具体的物件和个体故事中,感受历史温度,感悟先烈精神。

截至7月18日,在微博平台上,该纪录片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已经超过7726.4万,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其中针对《写满信念的锦幛》这一集主人公红军张世全发起的全网寻人活动,更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其微博话题#寻找红军张世全下落#登上微博热搜榜。

《闪亮的记忆》由革命文物展开的历史叙事,让观众跟随其背后的个体视角,与革命先辈们形成深切共鸣。网友们在网上留言,“看到这些革命文物,的确是非常难得,也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了曾经的革命者的牺牲和贡献”,“闪亮的记忆,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暗淡,只会历久弥新,很喜欢这样的纪录片”。

有评论认为,该纪录片以革命文物展示百年党史,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厚重质感与个体化视角的真挚情感之间,达到了平衡,做到了“小切口,大剖析”。

对革命文物背后故事的追溯,则跨越几十年的时间厚度,赋予了该片气象宏大的历史视野。鲜活生动的故事情节,则让革命历史成为可视、可感、可亲、可爱的人和物。

为激活那些闪亮的记忆,纪录片选取20件革命文物,通过挖掘文物使用者、捐献者、保护者的故事,让文物“活”过来,从它的视角,陈述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往事,挖掘革命历史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从中国开辟马克思主义道路至建国前夕,纪录片横跨三十多年的时间:1917年陈独秀的北大聘书、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唯一存留下来的中文文献、1932年地下党员写给母亲的家书、1949年渡江战役时托着三位战士横渡长江的木盆……这些文物朴实无华,却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的奋斗历史、不容遗忘的革命记忆。正是这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共产党人挺过磨难、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成就了今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该纪录片的另一大特色,是着眼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

如《献给祖国》中归国抗战的华侨孔迈,向母亲发出把自己献给祖国的呼声时,年仅18岁;《最后的嘱托》中的陈觉、赵云霄夫妇,写下临刑遗书,满怀留恋地和世界告别时,陈觉21岁,赵云霄23岁。

《死牢中的大雁》里的郭纲琳,身在死牢,却仍然想办法宣告自己的理想与尊严,被秘密杀害时年仅27岁;《我们的黄河》中,不眠不休六个昼夜,创作出传世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不过33岁。

纪录片通过对青年革命者的描绘,为当代年轻人树立了一道精神航标。这些血肉丰满的形象塑造,这些贴近年轻人的内容设计,让遥远的革命故事立刻鲜活起来,走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中。

微博网友@秋天凉了叶子黄了,在看过《致母亲书》后感慨:“我们真的感同身受,这件事情给了我们年轻人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希望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纪录片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记录历史事件,传递历史记忆。

《闪亮的记忆》特别采用手绘的艺术表现手法,重现革命中的关键场景。手绘动画通过直观的表现形式,将现实中不便复原的场景视觉化,既形成该纪录片的独特风格,也使观众直观地回望革命历史,感悟百年前的动人风华,向先辈致敬。

此外,该纪录片选择以朴实但伟大的革命文物为切入点,以革命文物背后的先辈个人故事为叙事切入,将宏大叙事浓缩至日常视角。

这种贴近观众生活经验的设计,使我们感受到身边之物、身边之人,皆可成为伟大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