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鲁迅的另一面:自幼爱好美术,被称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

Image 2021-07-26

【编者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

百年以来,上海不断地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2021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追溯百年时光,探访革命旧址,巡礼红色场馆,寻踪秘密电台,钩沉革命刊物,解密红色特工,重读左联人物……即日起,重磅推出“红色上海·初心之路”系列报道。

1931年8月17日,十三名美术青年来到上海北四川路底长春路北的日语学校。他们不是来补习日语,而是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木刻创作法。

据《鲁迅与三十年代的木刻运动》记载,当天9时整,鲁迅走进教室,身着白色夏布长衫,这是他在庄重场合穿的衣服。他的身后紧随着一名身着白色西服的日本讲师,拎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三套木刻刀和一只马楝(印制版画的圆形刷子),还有一些拓印木刻的日本纸。

这位讲师名叫内山嘉吉,是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弟弟。据内山嘉吉回忆:“鲁迅对日本版画的见解显然要比我所掌握的丰富得多。他态度沉静,说话真切有力,充满着热情,每句话都一丝不苟地翻译给学生们听。”

鲁迅传授木刻技艺模型图 鲁迅纪念馆供图

木刻讲习会尽管只有6天,参加的学员也只有13名,但像一粒火种,燃起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熊熊烈火,不仅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由此发轫,中国的革命美术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2021年7月,炎炎夏日,澎湃新闻记者探访位于长春路319号的木刻讲习所旧址,如今这里是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余庆坊党总支办公点,党员干部们在这里传承红色精神,服务基层居民。

“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

木刻讲习班学员有13人,其中包括一八艺社成员陈广、陈铁耕、江丰、黄山定、李岫石、顾洪干,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钟步青、邓启凡,白鹅画会成员胡仲民、倪焕之、郑川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的苗勃然、乐以钧。

讲习所会址设在北四川路一所日语学校的教室里,从1931年8月17日开始,每日上午授课,由内山嘉吉讲授,鲁迅担任翻译。学习期间,内山嘉吉将木刻的起稿、用刀、刻法、拓印、套版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员。另外,鲁迅还以自己收藏的各国版画作品为示范,向学员讲授了创作版画的艺术特点及发展历程。

“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鲁迅自幼爱好美术,爱描画,中年研究搜集汉画像,晚年提倡版画运动,因版画制作简便易于流传,遂大力倡导。

木刻讲习所旧址。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实习生 邵佳琪 图

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不同于古代版画的复制,而是“以刀代笔”,画、刻、印皆由木刻师自己完成,以其创作而成为纯正的艺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版画艺术起到了革命艺术的先锋作用。

据上海鲁迅纪念馆介绍,为促进青年的技艺交流和观摩,鲁迅亲自动手编印了《木刻纪程》,在约30篇木刻集序跋、专论以及写给木刻青年的200多封信件中,显现着他木刻理论的真知灼见和完整体系。

新兴木刻从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与中华民族共同着生命,悲现实之悲,喜现实之喜”。

此后,木刻版画在革命文艺运动中发挥了“轻骑兵”的战斗作用,有效地打击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新兴版画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艺术的提升。由此,鲁迅被人们推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

从上海到延安

十三名学员中,江丰作为鲁迅的得意门生,更是一生铁血丹心为版画。讲习会结束后, 他和一些学员又聚在鲁迅家中,观摩鲁迅珍藏的各国版画并聆听鲁迅的讲解。从此,江丰在鲁迅指导下,成为中国第一批木刻活动家之一。

记者在查阅《江丰美术论集》了解到,1938年江丰随身携带200余幅木刻奔赴延安,将木刻的火种带到了延安,在延安城门的墙壁上到处可以见到抗战木刻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担负美术领导工作,为中国新兴版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2021年7月,记者来到长春路,立刻被路边矗立的一排有着红瓦顶的砖木结构房屋所吸引,木刻讲习所便坐落于这幢荷兰式建筑风格的小楼中。

木刻讲习所旧址内开设了居委会办公室

楼内的木质结构楼梯

进入小楼,踏上木质结构楼梯,就来到了余庆坊居委会的办公室。据居委会李阿姨说,这栋楼曾经为一所小学所有,之后改成了帮助智力障碍人士的阳光之家,现如今变成了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的办公场所。

从木刻讲习所旧址走不到十分钟穿过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来到鲁迅小道,路面上镶嵌着铜版画,纪念鲁迅挚爱的木刻艺术。

鲁迅小道上镶嵌的版画

(本文资料来源:《延安木刻艺术研究》、《鲁迅和中国版画与我》、《鲁迅与三十年代的木刻运动》、《木刻讲习会学员十三人生平考略》、《序》、《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