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国学大师蒙曼:只因解说“锄禾日当午”跌下神坛,真实水平如何?

Image 2021-07-29

我们还未进入幼儿园之前,肯定就已经接触到了唐诗宋词;并且就算现已毕业多年,课本上的知识也早已忘得差不多了,但还是会记得几首古诗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这便是我国古诗词的魅力所在,经久不息。

国学大师蒙曼也有着非常傲人的履历,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历史学博士,自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向观众主讲了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国女性史,名气曾一度高过于丹老师,但蒙曼老师在《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上遭遇了滑铁卢,原因就出在“锄禾日当午”的解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几乎是我们从小背诵到大的诗,再熟悉不过,那蒙曼为什么还会遭到质疑呢?她说了什么?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二场中,有一道根据图画来选诗词的题目,“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其中的C选项,A选项是出自唐朝诗人崔道融所写的《过农家》中的诗词: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

B选项是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的《秋日田园杂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在三个选项中,C选项是大家最熟悉的。不过现今城市化发展迅速,而参加节目的选手基本也都是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学子,他们对于庄稼、土地并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担任点评嘉宾的蒙曼就需要解读一下诗词。

蒙曼则表示“锄禾日当午”是农民种庄稼的过程,很多人也是理解成烈日当头,农民伯伯还在辛辛苦苦播种庄稼,十分辛苦,所以我们才要珍惜粮食,初读似乎是没有什么毛病。

但庄稼播种是这么一个情况吗?并不是,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并不会选择在大中午捣鼓庄稼,因为这个时辰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如果播种庄稼,那秧苗遭到太阳的炙晒后,就很难存活,这叫种庄稼吗?

因此网友们纷纷质疑蒙曼的学术水平,认为她学术不精,才弄出了这样的笑话。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示锄禾的“禾”,并非是秧苗,而杂草,是一种泛指,毕竟在土地里,也不是只有庄稼,除草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另外就是,“锄禾”其实用到了省略加倒装,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文言文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如“悲哉”,也是用到了倒装,通常是为强调语气。如果是倒装的话,锄禾的“禾”也就是禾田的意思,“锄禾”便是意为:在禾田里除草。

这么一看,蒙曼的问题实际是出在大中午播种庄稼上面,而“除草”其实也算得上是种庄稼中的一个过程,谁家的庄稼地不除草呢?

蒙曼遭到质疑,可以说不冤,因为她确实出错,但也可以说“冤”,蒙曼不可能比农民伯伯更加熟悉庄稼地,而蒙曼这般解说,也是能区分三个选项。

转自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