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透视“粉丝”的社会文化心理

2021-07-30

“粉丝”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亚文化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集纳了民间丰沛的养料,往往能四面开花,大面积收获公众注意力。

“粉丝”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乌合之众”

“粉丝”围聚其心仪的“星”的周围,如同飞蛾追逐着灯光。“粉”与“星”良性互动,各取所需,形成众星捧月的氛围。

“粉丝”集结在“星”的周围,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群消弭了理性和个性的“乌合之众”。这个群体一旦形成,对于其中的个体而言,其清澈的理性就可能会短路,个人就不成为个人,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粉丝”群体。诚如古斯塔夫·勒庞所言:聚集成群的“乌合之众”,即会形成一个“心理群体”。

“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像因为结合成一种新的存在而构成一个生命体一样。隶属这个群体的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一旦形成这种群体,便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

“粉丝”的媒介化生存,已成为“粉丝”文化的突出景观

“粉丝”的媒介化生存,已成为当下“粉丝”文化的一种突出景观。

在很多时候,“粉丝”是没有机缘与他们心目中的“偶像”零距离接触的,他们对“偶像”的感知更多要凭借媒介渠道,但媒体对“星”的报道往往是有选择性的,媒体不会完完整整地再现“偶像”,即是说,“偶像”形象是被媒体建构了的;另一方面,“偶像”也总喜欢把自己阳光、炫目的形象展示给媒体,致使“偶像”的媒体呈现总是那么光彩照人。事实上,媒体之外的“偶像”并不像媒体所展示的那样有魅力。

此外,“偶像”的美好形象也是“粉丝”们心理作用的产物,“粉丝”的单恋所产生的移情作用,会在他们心目中编织出完美的幻影。这种高度主观化的幻影附着在“偶像”的周围,形成美丽的光环,遮蔽了“偶像”的真实缺憾,垫高了偶像的形象。

事实上,“偶像”的魅力就是在“偶像”、媒体以及“粉丝”的“合谋”中形成的,这种“合谋”也满足了三者各自的需要,至于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其实已不重要了。

新媒体的繁荣,为“粉丝”在虚拟空间中的集结创造了天赐良机。在新媒体营造的虚拟世界,“粉丝”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与他们心仪的“偶像”相遇,大多数“粉丝”是没有机缘与“偶像”面对面交流的,但虚拟空间为他们创造了邂逅的“拟态环境”,借此,“粉丝”似乎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为自己真的与朝思暮想的“偶像”在一起。

再者,具有无边疆域的虚拟空间为“粉丝”的海量涌现提供了莫大便利,甚至为“粉丝”的病毒式扩张提供了辽阔的土壤。借助博客、微博、微信,天南地北的“粉丝”可以集结在“偶像”的麾下,形成一个排他性的同人圈子。虚拟空间被一个个圈子分割,形成星罗棋布的网上“春秋列国”。

“粉丝”的从众心理造成“羊群效应”

在当下中国,“粉丝阅读”成了一种时尚。“粉丝”们看书,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是看周围的人在看什么书,自己心中的偶像作者出了什么书。围绕一个个明星作者,形成了一拨一拨的“粉丝”受众。“粉丝”的从众心理造成阅读的“羊群效应”。我们常见到某畅销书作家签名售书时“粉丝”爆棚的场景。从市场角度看,这种现场直销的方式着实有效果,利用名家的“现场直播”,可以将“粉丝”们零距离地与偶像拉在一起。

“粉丝阅读”是一种狭隘的阅读。“粉丝”的心里,不可能海纳百川、兼容多元。在某时某刻,只会专注他心目中的偶像,献万般宠爱于一身。有人说,有这种强烈偏好的读者是可爱的、可贵的,但阅读不是搞情感派对,更不是精神结婚。阅读有情感的跟进,但当以理性为基础。常见到,“粉丝”们在网上“站队”,为捍卫他们心中的偶像,大打口水仗,很多争吵不是基于理性,而是意气之争,上演“贴标签”、“泼脏水”、“约架”等桥段,搞得沸沸扬扬。

“粉丝阅读”拉动了市场的繁荣,造就大批量的需求,也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但是,“粉丝阅读”造成一种虚假的消费繁荣,表面上热闹,其实内虚得厉害。它若演变为一种波澜壮阔的风潮,就不是一个健康的文化征候了。

本文原载于2014年9月15日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